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010年,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領銜主演的電影《謊言對決》(Body of Lies),劇情描述美國情報員在約旦找尋所謂「恐怖份子」的過程。這部作品的亮點除了李奧納多與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的精湛演技之外,還有伊朗女星的葛希夫特法拉哈尼(Golshifteh Farahani)在本片中登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有鬼才之譽的本片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確實是鬼才,他所執導的電影題材中,從古代到現代,從地球到外太空,從人類到異形,每一部作品都獨具特色,《謊言對決》也不例外。在本片及之前曾介紹過的相關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美國情報員無所不用其極地在世界各地執行各種不可告人的任務。這些任務行動不僅必須對外保密,就連情報員之間都無法得知自己進行秘密任務的同時,上級長官或者其他同事是不是也在同一地點伺機而動。所有的「不可告人」由一個個謊言包裝起來,而幹員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建立在互不信任的基礎上,既衝突緊張又必須相互依賴,一如劇中的李奧納多與羅素克洛。
在《謊言對決》中,由李奧納多飾演的費里斯(Roger Ferries)為了揪出目標中的「恐怖份子」,刻意在土耳其的美軍營地製造一起爆炸案,並早已計畫好將犯行全推給一個無辜的當地建築商。電影中的橋段在真實世界中不是不可能發生,各大媒體上的爆炸案報導,會不會是美國人為了自身利益所釀出的人禍?或者有些觀眾看了這樣的劇情鋪排可能恍然大悟:「原來媒體報導的恐怖行動就是美國人自己做的。」
這多少也透露出西亞多國為何恐怖攻擊層出不窮,甚至說真正的恐怖主義者是美國CIA也不為過!美國CIA就是世界最大的恐怖組織!然而,諷刺的是,多數人依然會認同CIA的所作所為,認為這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必要之惡。
2001年,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與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演出的《間諜遊戲》(Spy Game),也有類似的劇情。1985年,勞勃瑞福飾演的謬爾(Nathan Muir)在貝魯特(Beirut)買通了當地人,在他們認定的「恐怖份子」就醫時,開著裝了炸藥的車子衝進醫院引起爆炸。另一部電影《諜對諜》也有類似情節,美國軍方可以在不動聲色的情況下炸死有可能威脅美國利益的人。
上述事件發生後若有新聞報導,肯定被斷定是激進穆斯林的報復行動。這樣一來,美國人就能完全與事件切割脫鉤,而穆斯林的宗教信仰是恐怖攻擊亂源的刻板印象也因此深植閱聽人心中。
此外,《謊言對決》後續也引發了一些風波。伊朗女星法拉哈尼因演出這部電影,演藝事業受到影響,後來再加上她在法國的上空照事件,使得她目前只能以流亡的身份滯留法國。伊朗籍演員在境外的表演事業,多少有踩到伊朗國內既有規範紅線的風險。姑且不論伊朗這樣的底線好壞與否,國與國間的政治角力殃及娛樂產業的事件所在多有。川普上任後,禁止了伊朗等7個伊斯蘭國家人民入境美國,還持有伊朗護照的法拉哈尼,禍不單行,未來可能難再入境美國拍片。
儘管《謊言對決》算不上是部「政治不正確」電影,但劇情多少透露出一些政治不正確的面向。主流觀點總是有意無意地將恐怖行動的策劃導向伊斯蘭信仰、穆斯林與西亞國家,多數人在無法過濾分辨媒體報導所夾雜錯誤的訊息,也不會意識到是否已受到單一觀點「洗腦」。況且,以經驗法則觀之,現今許多城市所發生爆炸案,都有伊斯蘭國(Daesh)立即對號入座。回顧2001年的9-11事件,有奧薩瑪賓拉登坦承不諱。其實,無論是不是這些「恐怖份子」所為,也無論媒體是否誇大渲染,世人都已存有既定印象,只要一有恐怖攻擊事件,都是「穆斯林恐怖份子」的「傑作」。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所謂的恐怖組織為什麼這麼喜歡對號入座?是挑釁?還是主流媒體刻意放出來的宣傳而已?
《謊言對決》並沒對美國的西亞政策加以批判,但也不做肯定,就是為了讓觀眾自行體會。有時電影這類娛樂產業在作品中所呈現的論點,比起學術研究或政治觀察家的結論還來得有意涵。
已故學者薩伊德(Edward W. Said)在《遮蔽的伊斯蘭》(Covering Islam)中提到,1995年美國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爆炸案發生之際,許多媒體希望他能對此表達看法。很明顯地,各家主流媒體都已先入為主把爆炸案件的策劃與西亞裔人士劃上等號,薩伊德為巴勒斯坦裔的學者,各界認為他「必然」能對此事給予精闢的分析。沒想到,該爆炸案是個美國白人所為,與伊斯蘭、西亞國家完全無關。
薩伊德早已於2003年辭世,但時至今日伊斯蘭世界還是被主流媒體所遮蔽。
主流輿論直接將各起爆炸案判定是穆斯林所為、各個兇手都會是穆斯林,或是改信伊斯蘭教。如同2013年美國波士頓的馬拉松爆炸案、2017年英國國會襲擊案,無論這些犯案者有著什麼樣的出身背景,只要有任何線索可以證明他們是穆斯林,就能與伊斯蘭恐怖行動劃上等號。
不過,似乎沒多少人想過,這些犯案的小老百姓有沒有可能只因為單純不滿時局?似乎也沒有人想過,社會問題也許才是導致這些人鋌而走險的主因。無關宗教與恐怖行動,只是在走投無路的窘境下表達憤怒的唯一一途。固然波及無辜,但政策吃人何嘗不是?
無論是西方或是西亞,在國與國的政治角力中,扮演最悲慘的角色的,永遠都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