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鈞
在全球化影響下農村經濟所遭受的衝擊,不僅僅只是產業、勞動力外移這樣的外部性結構的變化,而是在面臨如此巨大衝擊的情況下,農村在「轉型的掙脫過程」中如何得到更多上層結構的關照,從過去社區總體營造意圖打造一個與素民生活文化底蘊結合的工程,到農村再生計畫的推動列為前朝政府的重大政績,最終卻淪為消化預算之譏。
因此,如何不再讓政策良善美意成為紙上作業的行政作業,勢必得將法令配套、政策高度與農村型態三者結合思考,導向在地經濟為建構,方能真正激活農村經濟達到農村再生。
筆者近日走訪了山城與漁村,密集地與返鄉青農深入交談,他們一致對於台灣農業的未來抱持著希望與信心,特別是政府目前大力推動的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多所期待。但,在私下言談中,也透露出對農村經濟未來發展的擔憂:不在政策方向與內容,而在如何落實。
公務員的敷衍了事心態,缺乏同理心的政策執行推動態度,做為政策高度與底層結構的聯結者,反倒成為絆腳石。
因此,政策高度如何下降到農村,讓農民有感,是當務之急!
舉個實例。以農民最常討論農村人力老化問題來說,這牽扯到農村人口結構的改變問題,更有不同區域的發展程度差異問題。先從歷史面來看,台灣在200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之後,農業一度成為產業的邊陲,再加之台灣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下,代工產業逐漸喪失其競爭力,國內產業比重大幅向服務業偏移,此外部大環境的劇變,對農業自是造成不容小覷的衝擊。當整體產業結構出現逆轉,農業逐漸回到產業鏈的核心位置的時候,勞動力如何有效遞補,絕非單一線性思考,也非單一政府單位可以解決:短期缺工、專業代耕、畜產業特殊性、精緻農業需求…..絕非以單一模式來套在複雜的農村缺工問題上。
問題就在於,第一線訊息的蒐集與反饋,有沒有真實地回到決策體系中被充分揭露?
這確實是一個無解的課題。公務體系早已被龐雜的官僚結構給自我綁架,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的競合關係,更加深了官僚主義的自我保護心態作祟;特別在專業分工十分明確的農政單位,也很難苛責他們要如何處理從農地、農作、生產訊息、農民生計、農村建設…….,更遑論去關照政令的下達是否真有成效!?但,工作龐雜絕不能成為藉口;有沒有善用在地資源,有沒有打破政府科層的中心主義,有沒有顛覆過去農會的不作為?如果,官僚體系已經失靈,那麼農村發展的未來,就只好從這些點開始突破!
再往深層結構探討,缺工背後的農村景象,又能透過甚麼樣的結構性調整來大幅扭轉呢?或者說,農村是否展現過他們的集體思維,表達出他們想要的農村經濟型態是甚麼?還是只是被迫接受上層政策與預算分配下的粉飾太平式政令宣導? 這,還是回到官僚體系是否充分體察,農村經濟已經到了一個嚴重分水嶺:要不就是走向同一性,要不就是發展差異性!農村在地經濟的核心價值,也就在「差異性」三字足矣!
甚麼是在地經濟的差異性?就是依據當地特有的風土,所滋養出的民情、文物、特產,不是一種從上而下的政策推行,而是自農村既有基礎所發展出的特色產業,經由政策平台得到該有的資源挹注,進而呈現出每個農村的差異化發展。用更簡單的口語,就是「一鄉一特色、一鄉一特產」的進階版!
如果再往下爬,就會觸及到對經濟的左右派路線之爭-雖然,這在台灣是一個沒有太多人會去關注的議題。但在農村,經濟路線的辯證像幽靈般地在每個角落中,無時無刻地提醒著大家。農企業、文青小農,農村經濟發展路線的辯證,從未止歇;專業代耕、一條龍管理,也不斷相互拉扯;引入外部經濟活水、維護既有生活模式,更是發展派與環保派的角力戰場。
只是,這些對農村、對農民,都太過沉重!問題還是要回到全球化、回到氣候變遷、回到台灣在全球產業分工的體系,沒有看清楚這些問題,農村在地經濟活化終究會遭遇到外部結構強大的壓迫,而回到原點。
拉回到現況。日前,政府新農業政策的出台,誘發了積壓於農民心理底層已久的躁動;然而,或許是底氣不足,也或許是不夠深思熟慮,主張要大面積利用國有地契作的想法,卻導致基層農民莫大的反感。惟不見有第一線執行者挺身而出捍衛政策,或彎下腰與農民溝通-理由很簡單,農民取得農地不易,國家土地卻被統籌運用造成外界「與民爭利」的疑慮。
根本解決之道,是回到農村經濟發展的軸線上為思考,讓政策大方向如何與農村展業發展對接,讓農民也能感受到政策所帶來的「小確幸」;政策溝通、修正、落實,必須即刻進行,不容再有所拖延,否則民怨積累必將造成另一波的大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