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鈞
在食品安全成為民眾與政府高度關注的課題下,強調有機、無毒或零殘留(不論農藥或抗生素)的食物(或食品),成為市場主流(或,這只是一種附庸風雅的時尚追求?);然而,一旦剝離其中的行銷包裝手法後,這些強調有機、無毒、零殘留的食物(或食品)的原貌,對消費者而言,到底還剩下多少的可被信賴度?如果不能回到食物(或食品)的生產源頭,回到農業生產的最原始:尊重自然規律的運行,而非一味地相信人定勝天。在有機、無毒、零殘留等已經淪為「行銷噱頭」商業運行模式,「吃的安全」如何不再是華麗的口號,在新政府即將上路之際,相信會再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與執政挑戰。
上個世紀三0年代,日本出現有別於「慣型農法」的「自然農法」,這種堅持讓生產回歸自然:好的地力、配合好的作物,在不施予肥料與農藥的情況下,生長出適應性農作物。不論是創辦者福岡正信,或是後來發揚光大的岡田茂吉,這套在台灣依舊無法成為主流生產模式的「遵循友善大地」耕作法則,僅能在既有的「農產品運銷體系」的夾縫中求生存。透過當下更便捷快速的物流體系,以及更多元的市場銷售通路,讓遵循自然農法的台灣小農,找到一絲的喘息機會。
地力的耗盡
走訪嘉南平原,台灣的米倉,在鄉間夾雜的鐵皮屋間,大片的稻田正面臨人們摧殘;孕育兩千三百萬子民的大地,不僅有週邊工廠廢水汙染的威脅,更有耕作者為求更大利益驅使下,榨乾每一吋土地。這片平原的地力,正逐漸地耗盡中。
從這個角度看,推廣自然農法,不施肥料、不用農藥的農作法,讓地力恢復、讓農作物恢復自有的生命力,確實有其必要性。問題是,農民為何仍依循過去所習以為常的慣性農法呢?
筆者不只一次聽聞農民說,今年他的稻作收成大好,就是他這回捨得「下重肥」;但,通常不用再多用,下一回他的投資報酬率一定會急速下降。解決之道,就是再換一塊土地耕作,用同樣的方法,繼續摧殘它。
當然,也有一群年輕農民,或是堅持依循自然規律的老農,他們或因為沒有多餘資金購買更多的「重肥」,或因為耕作面積小也無力再搞大量生產,寧願不要更多的收成也要孕育出更安全的農作。但,這終究不是根本解決之道,也無法仰賴這些小農,去扭轉這個畸形的生產結構。
《無米樂》中紀錄崑濱伯這樣的老農,可能再過10、20年就不復見。農村真實的樣態是朝向農企業的分工模式,只要你有資本、有本事承租農地,自然會有一組專人承擔著插秧、收割的工作,期間甚至連施肥、除草、蟲害噴藥,都可請外包請到專人處理。稻作因其生產模式的不同,演變出細緻的企業分工,但其他的農作物生產,像是蔬果類作物,也因為農村勞動力的不足,同樣衍生出類似的專業分工;譬如說,採果、包裝的外包,也無形墊高生產成本。
當農民(或者該稱之為農地管理者)與土地的感情連結愈來愈低,當農民必須更專注在控制生產成本,與農產品市場價格變化的時候,「榨乾地力」成為教條,地力也就在這一點一滴中,逐漸流失。
自然的反撲
地力耗損之外,農民還得面對的就是自然的反撲。筆者曾走訪日本青森縣的蘋果生產基地,遇上前一年氣候異常高溫,果樹生長過快,果樹生命力的過度消耗後,隔年收成大幅銳減百分之三十。
人類固然無法面對此等自然力量的反撲,但全球氣候異常不就是因為人類過度開發與能源的過度使用下的連鎖效應嗎?自然的反撲,也就從土地生產開始,逐一浮現;最終受害者,終究是人類自己。
不僅日本如此,台灣到處可見這樣的自然反撲實例;在全球暖化結構因為下,還有「過度消費」的內部因素,加速了農業生產模式的被扭曲,讓自然反撲的力道更顯強烈與不可測。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漁業養殖。
上個世紀80年代在南台灣沿海盛行的草蝦養殖,因為高密度的養殖模式,草蝦感染桿狀病毒、弧菌及白斑病毒,摧毀了這個產業;爾後,導入夏威夷白蝦取代草蝦養殖,再一個十年周期又同樣因為養殖密度過高,又感染桃拉病毒、弧菌。這種重複的高密度養殖,過度生產的代價就是過度依賴抗生素藥物。所幸,在食安意識升高的情況下,學業與業界開始採用益生菌抑制病毒魚病,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有機(或無毒、或零殘留)的問題在哪裡?
理解了這些生產要素與面貌,方能回到消費者在市場上看到的林林總總的有機、無毒與零殘留食物(或食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有機農產品在台灣的問題,主要在「有機標章認證發放」。
前年發生的受委託協會濫發有機標章,或台灣耕地過小易遭鄰地汙染,或灌溉水源含砷問題,都讓外界對有機農產品認的認證產生疑慮。至於花蓮縣政府大力推廣的無毒農業,則是較為符合生產現況的一種「安全蔬果、畜產品品牌概念」;至於零殘留,如果知道農作及畜產品生長激素、抗生素的濫用程度,如果要達到零殘留的代價就是付出更高的生產成本,也將和有機、無毒農產品相同只會成為市場上「高貴、少眾」的商品。
日前有業者推動異業結盟,與連鎖超商業者合作,販售有機、零殘留的生鮮農產品,但市場價格高出一般生鮮商品三至五倍的售價,未來推廣之路仍很漫長。如果沒有配合消費意識的提升與轉變,以台灣目前消費習慣「俗又大碗」來看,顯難得到多數消費者的接受。
在農業生產模式的外部結構沒有扭轉之前,包括政府決策思維、農民生產觀念,仍以追求「以量制價」的概念下,肥料、農業終究是必要之惡;對末端通路或原頭生產者而言,市場占有率的擴張絕對以換取更高利潤,絕對大於農產品生產品控管的前提下,目前小農體系勉力以自然農法「自力救濟」,勢必讓「從生產源頭掌控食安」成為口號。
另一個必須被改革的對象是生鮮農產品運銷體系,在無法吸納小農加入的情況下,強調有機、無毒或零殘留等認證農產品,很難在主流農產品的茫茫大海中,得到應有的市場價格對待。新政府在上台後,除了從政策面、執行面雙管齊下,重新盤整農產品運銷體系遊戲規則,透過市場區隔讓小農生產可以進入體制內,或許方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