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輝/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
在這一波的南海爭端中,泰國在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角色並不吃重,但卻可能成為中國在南海困境中的突破口。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12月7日在美國華盛頓五角大廈會面,在會後的聯合聲明中,對美國首次派遣P-8A海神空中偵察機自12月7日至14日到新加坡部署一事表示歡迎。
這是美國對日本、菲律賓提供P-8A偵察機後,在東南亞另一個重點部署的國家,而新加坡正扼守著南海的南方出口,麻六甲海峽的咽喉處,未來,美國與新加坡的軍事合作只會加強,而新加坡在經濟上靠中國,政治軍事上靠美國的態勢將更加明顯,美國也透過在新加坡部署相關軍事設備,以有效監控中國在南沙群島的軍事活動,特別是未來可能在永暑礁、渚碧礁、美濟礁及赤瓜礁周邊海域的潛艇活動,新加坡更是美國積極發揮反潛能力前沿基地。
對此,中國該如何因應?如何尋求在東南亞的突破口?除了與中國關係較為友好的寮國、柬埔寨、汶萊與馬來西亞外,另一個關鍵的突破口就是泰國。
泰國在過去殖民時代,善用英國與法國間矛盾,因此均未被英法殖民過,而在美國重返亞太態勢中,同樣會利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矛盾,維護自身權益。特別是2014年5月泰國發生軍變以來,中國便與軍政府站在一起,大力拉攏泰國,在美國要求泰國立即舉行普選,恢復民選政府壓力下,美泰年度的「金眼鏡蛇聯合軍演」縮小規模,反倒中國與泰國空軍在11月12-30日進行首次聯合軍演,代號為「鷹擊-2015」。猶記8月初在吉隆坡舉行的第48屆東協外長會議上,泰國軍政府副總理兼外長塔納薩(Tanasak Patimapragorn)對中國外長王毅說了一句:「如果我是個女人,我會愛上他」,正可代表目前中泰之間的關係。
「克拉運河」能解決南海、麻六甲困境?
泰國也非常關切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因此在2015年7月7-13日舉行的仲裁庭程序庭口頭聽證會上,申請成為五個旁聽國之一;在仲裁庭受理管轄後的11月24-30日於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二輪聽證會上,泰國也申請成為七個旁聽國之一,由於泰國並非南海聲索國,對南海事務積極「關切」的態度也讓外界頗感好奇。但其實對整個南海地區影響最大的,恐怕要算是未來可能開鑿的「克拉運河」(Kra Isthmus Canal),「克拉運河」可能趁「一帶一路」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倡議向前邁進,此運河將成為亞洲版的「巴拿馬運河」,中國可能成為促使實現此運河最大支持者。
倘「克拉運河」興建完工,全長將會有102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東接暹羅灣、南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印度洋。這條運河修成後,船隻不必穿過麻六甲海峽,可以節省約1,200公里的航程,不過,當中國注意到泰國此際在南海可扮演的角色外,美國與日本也不是省油的燈,日本企業特別是汽車業在泰國的投資,美國與泰國的情報合作,泰國南部的宗教衝突等,都是克拉地峽的變數,也就是說,「克拉運河困境」會不會在泰國軍政府被民選政府取代後,或美國拉攏並介入泰國後發生,都是中國要去面對的挑戰。中國如果試圖想運用「克拉運河」來化解南海填海造陸後產生的困境,或者是藉此運河脫離麻六甲海峽困境,恐怕也不容易。
改善「中美關係」才是硬道理
中國領導階層在南沙填海造陸上接受了「強硬派」的建議,但也造成這個強硬的作為成為美國重返亞太重要的理由,於是,陰謀論甚囂塵上,認為「強硬派」根本就是配合美國政策,有違中華傳統文化「以和為貴」的軟實力,但無論如何,美國在東亞地區打出日本牌、菲律賓牌、越南牌後,現又打出新加坡牌,其後,台灣牌也在醞釀中,特別是在馬習會後,美國對馬英九視察太平島一事私下表達意見,對台軍售也提前到2015年年底前進行,展現了美國在亞太布局的積極態度。
在此環境下,倘中國認為拉攏與泰國軍政府的關係,便可在南海避免被孤立,此種想法必須要考慮到泰國過去游走在英法勢力之間,現在則游走在中美關係之間,因此,最後決定中國在南海的作為是否會受到阻撓,反倒不是思考如何突破南海困境,而是思考讓利害相關國均有困境,或者是全都跳脫此種困境,關鍵則是中美關係的改善,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才是中美領導階層要去思考的。只有中美關係好,南海問題才能和緩,而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也才會順著「睦鄰外交」的方向邁進,對中國來說,要實現「中國夢」才有可能,否則,中國將自我箝制,任何人都幫不了忙,就算在新加坡召開再多次的「馬習會」,也避免不了美國P-8A偵察機進駐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