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7月16日,日本眾議院通過「新安保法」,賦予軍方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權力,這使得日本對外用兵有更大空間。
當天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正在北京訪問,包括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與國務委員楊潔箎都與他會面,常、楊兩人均態度和緩而沒說重話,完全不提釣魚台問題。甚至北京還提高接待位階到總理李克強,其實李根本不管外交與軍事,這純粹是傳遞政治訊號,而雙方果然也是行禮如儀。
但日本卻沒有「善意」的回應中共,反而在21日由內閣通過了最新一年的《防衛白皮書》,指責中共繼續以高壓姿態在東海與南海「準備毫不妥協滿足自己的單邊需求」,擴充軍備與強化海洋發展。但中共也沒有強烈的反應,只由國防部批評日本是妄加評論,惡意炒作,渲染中國軍事威脅,抹黑中國軍隊形象。
一、中共對外強硬具有「工具性」
習近平上台之後的對外強勢與塑造外在威脅,一方面提高了民意對他的支持,轉移民眾對於內部的不滿;此外也讓習近平有了權力集中的理由,進而使他完全掌握軍權。另一方面,他藉此試探對方反應,如果對方軟弱,就毫不猶豫的整口吃下;如果對方強勢,就會立即尋求妥協。所以這種強硬,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具有「工具性」。
二、中共對外強硬產生新的矛盾
中共要對外強硬,軍事是基礎;而要達到強國夢與強軍夢,武力必須強化,所以你搞航母我也搞,你搞登月我也搞,但這些都是嚴重「燒錢」的項目,勢必造成財政的排擠。當前大陸經濟增長已經趨緩至7%,產業轉型挑戰嚴峻,加上7月爆發的股市暴跌,能否支持這麼龐大的開支,是一大隱憂。
另一方面,北京積極希望成立亞投行,希望發展「一帶一路」,但霸權的形象卻可能成為最大的阻礙,其中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始終憂慮中共在南海的擴張。因此,習近平對外的強硬,面臨了更大的調整壓力。
三、北京對日本逐漸「由硬趨軟」
從2014年11月開始,中共對於日本開始採取懷柔政策,也正式宣告習近平對日強硬立場的「賞味期限」已經結束,這前後僅僅一年。
(一)中共對釣魚台主權問題不再堅持
2014年11月7日,谷內正太郎與楊潔箎達成了中日關係「四點原則」,對於釣魚台問題僅強調「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透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並且建立危機管控機制,以避免發生不測事態。讓外界意外的是北京未強調主權問題,反而刻意淡化。10日在北京舉行的APEC,習近平在與安倍見面時露出輕蔑表情,除不願正視安倍外,臉上更無任何笑容,造成安倍尷尬不已。習近平的目的,在於在對內有所交代。
(二)日本開始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姿態放軟
12月30日,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稱,中共民用航空局在向各國通報的航空信息中刪除了有關飛行器進入包括釣魚台上空的東海防空識別區時,「對不配合識別或者拒不服從指令的航空器,中國武裝力量將採取防禦性緊急處置措施」 的規則內容。雖然中共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強調有關東海防空識別區的規定「並沒有任何改變」,但日本外交消息人士認為,中共是擔心如果實際按照規則執行,會容易發生國際摩擦。
(三)習近平對日本頻頻展現善意
2015年3月21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首爾與中共外長王毅、韓國外長尹炳世舉行了三國外長會談。這是在停滯三年之後,中、日、韓三國外長的首次會面,三方在會談結束後舉行聯合記者會,岸田透露「稱已就儘快舉行三國首腦會談達成了一致」。
4月22日於印尼雅加達所舉行的「亞非領導人高峰會」,習近平見到安倍時態度和緩,與4個月前判若兩人,雙方還「坐下來」舉行了30多分鐘的會議。此舉遠遠超出日本的預期,也讓大陸觀察者跌破眼鏡。因為之前日本多次公開「求見」,但中共卻一直擺出不搭不理的高調姿態。日本雖然提早把安倍將在4月 22日發表演講的講稿交給中共,但安倍未就侵略罪行道歉,只表示「日方深刻反省」,由於北京未持異議,顯示中共對於安倍與日本的態度已經出現根本性改變。5月23日一場「中日友好交流大會」,3,000 多日本人參加,習近平無預警的突然現身,讓與會日本人受寵若驚。
特別是從2015年開始,北京開始啟動「旅遊外交」,鼓勵陸客赴日本旅遊與採購,對於日本經濟產生直接的幫助。
(四)中共對日本新安保法態度低調
當7月12日「亞洲週刊」披露,安倍在6月1日與媒體記者餐敘時,在酒後竟說「制訂安保法案是衝著中國」,「要與美國一起敲打南海上的中共」,但北京卻未對此報導借題發揮,反而刻意低調。這則舊聞,在眾議院表決「新安保法」前4天被披露,中共大可好好批判安倍一番,但卻是冷處理。
四、中共何以對日本「忍氣吞聲」
事實上,2015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日本卻積極擴軍與批判中共,這使得北京的低調顯得突兀,更與之前雙方的劍拔弩張產生反差。
主要原因在於,習近平上台後在2013年11月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對日不斷展現強硬。如今他已掌握軍權而完成目的,也剷除了徐才厚與周永康在軍中與政法體系的勢力,權力藉此得以集中,因此強硬的對外政策已經完成了階段性任務,毋須繼續強勢。所以對外與對日政策開始由硬趨軟,朝向「新常態」發展。
其次,習近平發現安倍也不是吃稀飯的,態度只硬不軟;甚至積極與越南、菲律賓、澳洲進行軍事合作,加上美國的背後撐腰,這使得中日矛盾從東海延伸到南海。所謂「共產黨只跟有實力的人打交道」,習近平也必須妥協,而且「變臉」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當前中日現在都是鷹派當道,卻能鬥而不破,相當特殊。
第三,日本近年強化投資東協,製造中共與東南亞的矛盾,原本北京要把高鐵輸出泰國卻失敗,這使得一帶一路面臨日本掣肘。7月4日在東京舉行的「日本與湄公河流域五國第七屆首腦會議」,由安倍主持,包括泰國總理巴育、緬甸總統登盛、柬埔寨總理洪森、寮國總理通邢、越南總理阮晉勇出席。安倍宣布今後三年將向前述五國提供7,500億日圓(約61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開發援助。
第四,中共搞了亞投行,日本作為亞洲第二大經濟體卻沒參加,還可能與美國聯手另立門戶的分庭抗禮,北京希望日本能加入。
第五,北京已經有了安倍長期執政的思想準備,雙方再硬下去只是兩敗俱傷,反讓美國坐收漁翁之利。
五、結語
這將使得中日關係在外交部長王毅的主導下將會迅速回溫,因為他曾經擔任駐日大使,與日本關係良好。而習近平也可能在年內訪日,屆時安倍的民調應該就會立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