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土耳其—希臘問題與英俄兩國

凱末爾政府不接受《色弗爾條約》,持續對抗戰勝國軍隊,而此時希臘軍隊已逐漸潰敗,使得戰勝國必須轉而與凱末爾政府協調。1923年7月,戰勝國與凱末爾政府簽署《洛桑條約》終止希土兩國幾年來的紛爭。儘管兩國有這段對峙的歷史,但在30年代雙方都有意盡釋前嫌攜手合作,之後,兩國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同樣受到蘇俄壓力,這也讓美國撒下大筆鈔票金援土希兩國,以做為反共陣營的前線。國與國之間的友好與對立,在外力的介入下更顯得錯綜複雜。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在16世紀之後,成了橫跨部分歐亞非三洲的勢力。巴爾幹半島(Balkans)為14世紀鄂圖曼勢力拓展的主要目標,比起掌握阿拉伯地區、伊斯蘭聖地麥加(Mecca)的時間來得早很多。但是,隨著鄂圖曼在近代勢力衰退之際,巴爾幹出現抵抗鄂圖曼、瓦解鄂圖曼的力量。其中,希臘的獨立運動,就是鄂圖曼分崩離析的開始。

18世紀末,黑海(Black Sea)與周邊地區早已籠罩在北方的俄國勢力之下,巴爾幹也無法避免。但並非只有俄國有意染指巴爾幹,鄰近的奧地利(Austria)也是。俄國當時的規劃是讓巴爾幹西北方劃歸奧地利勢力範圍,而在東南方扶植希臘的勢力,藉此將鄂圖曼從巴爾幹排擠出去。戰爭隨之而起,鄂圖曼最後吞下敗仗,不得不接受俄國的安排。與此同時,法國革命的影響擴大,其中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思潮在巴爾幹逐漸擴散,開始出現顯著的抵抗鄂圖曼管轄行動,希臘就在這樣的氣氛下於1821年走上脫離鄂圖曼之路。

當時不少希臘人宣傳「解放祖國」的論調,也主張希臘人與鄂圖曼人分屬不同民族,鄂圖曼人是幾世紀以來的外來侵略者,應該退出歐洲。儘管不是所有希臘人都認同此一論點,然而一旦有這樣的政治氛圍存在,就成了影響鄂圖曼政府能否穩定的未爆彈。鄂圖曼政府派兵處理希臘問題,本應只是一國處理自家事務,卻逐漸演變成國際大戰。俄國認為希臘的獨立運動是打擊鄂圖曼的絕佳機會。但英國對這樣的情勢頗為擔憂,在鄂圖曼較為南方的區域,包括埃及(Egypt)、紅海(Red Sea),多在英國的掌握之下,俄國處理希臘問題,意味著其勢力得以持續南下、甚至突破黑海進入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這對英國必然形成威脅。儘管英國向俄國表示支持希臘脫離鄂圖曼,但理想方式應是成立自治政權,同時效忠鄂圖曼權威。

鄂圖曼統治下的希臘。(圖:網路)

鄂圖曼當然不願意接受上述的安排,1828年4月俄國再度向鄂圖曼開戰。鄂圖曼戰敗,經過多次交涉,藉著《埃迪爾納條約》(Treaty of Edirne),劃定了阿爾塔(Arta)、沃羅(Volos)做為希臘與鄂圖曼的邊界線。但是希臘仍持續與鄂圖曼對抗,在後者節節敗退的情況下,英俄於1830年2月達成《倫敦議定書》(London Protocol),鄂圖曼確定承認希臘獨立。其實歐洲強權並非誠心誠意關懷希臘是否獨立,而是為了利益競爭,畢竟若俄國對鄂圖曼壓力不減,將損及英國在西亞的優勢,所以英國必須藉由參與這問題的討論來「刷存在感」。

希臘的獨立,讓巴爾幹各方勢力前仆後繼脫離鄂圖曼,當然也同樣吸引了強權介入。鄂圖曼多次鎮壓巴爾幹的獨立運動,不滿意任何歐洲強權的安排,導致1877年俄鄂戰爭再起。當鄂圖曼又是戰敗一方時,被迫必須再度接受強權的擺弄。1878年7月的《柏林條約》(Treaty of Berlin)條文中提到希臘可獲得色薩利地區(Thessalia)。1908年鄂圖曼因立憲革命而導致在巴爾幹的權威更加削弱,掀起1912年與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Balkan Wars)。1913年5月,鄂圖曼與巴爾幹諸多勢力簽訂簽署《倫敦條約》(Treaty of London),鄂圖曼與巴爾幹之間,以埃諾斯(Enos)與米迪耶(Midia)為界線,也把克里特島(Crete)讓給希臘。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三年,俄國在蘇維埃(Soviet)革命後,列寧(Vladimir Lenin)政府決定退出戰場,巴爾幹頓時卸下來自北方的壓力。但這對於原本是俄國的盟友英國來說卻是不利的消息,遂促成希臘與鄂圖曼的戰爭,以加強英國陣營在巴爾幹的力量。儘管鄂圖曼在1918年10月底已宣告戰敗,希臘軍隊卻持續滲透安納托利亞(Anatolia),並將伊茲米爾(Izmir)做為重要據點。1920年4月,一戰時期著名的將軍凱末爾(Mustafa Kemal)在安卡拉(Ankara)建立政府,與已經沒有抵抗能力的伊斯坦堡(Istanbul)政府分道揚鑣。在英國的調解之下,希臘退出色雷斯(Thrace)的馬里查河(River Maritsa)以西。8月,伊斯坦堡政府與戰勝國簽署了《色弗爾條約》(Treaty of Sevres)。希臘擁有愛琴海(Aegean Sea)的小島,掌控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

1908年鄂圖曼因立憲革命而導致在巴爾幹的權威更加削弱,掀起1912年與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圖:維基共享)

凱末爾政府不接受《色弗爾條約》,持續對抗戰勝國軍隊,而此時希臘軍隊已逐漸潰敗,使得戰勝國必須轉而與凱末爾政府協調。凱末爾政府強調東色雷斯的重要性,掌握這區域帶有保障伊斯坦堡與凱末爾政府安全的意涵。若是如此,凱末爾政府與希臘的邊界,就會回到1913年「埃諾斯—米迪耶線」。希臘一再對鄂圖曼領土「蠶食鯨吞」,當然不願意放棄在東色雷斯與伊茲米爾。於是一切都亂了套,為了儘快解決問題,1922年3月英國同意凱末爾政府擁有色雷斯東部五分之二的土地,也要求希臘軍隊撤出安納托利亞。但希臘不願再受英國干涉,逕自出兵占領伊斯坦堡,卻遭到凱末爾軍隊擊敗。

英國最後只好同意讓凱末爾擁有黑海海峽的主權,以避免凱末爾有更多要求。1923年7月,戰勝國與凱末爾政府簽署《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終止兩方幾年來的紛爭。希臘與凱末爾政府以阿爾達河(River Arda)與馬里查河匯流處為北方分界點,沿著馬里查河下游往南劃至愛琴海。同年10月,土耳其共和國(Republic of Turkey)建立。儘管兩國有這段對峙的歷史,但在30年代雙方都有意盡釋前嫌攜手合作,之後,兩國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同樣受到蘇俄壓力,這也讓美國撒下大筆鈔票金援土希兩國,以做為反共陣營的前線。國與國之間的友好與對立,在外力的介入下更顯得錯綜複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