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亞漫遊》《一日三餐》:對幸福與療癒的渴望

吃是一種行動,自己做飯更是,展示出來的是對掌握自己生活的努力、也是與他人、以及與生產這些食材土地的連結。《一日三餐》告訴了我們許多關於飲食的重要性,也告訴了我們在飲食上、許多仍須我們繼續努力的地方。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一日三餐》(삼시세끼,又譯《三時三餐》),是韓國tvN有線頻道相當受歡迎的實境綜藝節目,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個節目的內容聽起來很簡單:製作單位把幾位演藝人員送到平凡偏僻的農村或漁村,讓他們體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自己去找吃的食材、自己作飯吃。在農村時,他們會去拔蘿蔔、撿雞蛋,在漁村時,自己要去釣魚、挖牡蠣。然後因為農漁村的生活條件有限,他們還要自己生火煮飯吃。其實並不是因為那些地方窮苦落後到沒有電與電器,而是在刻意製造一個最簡單的生活情境下,努力讓自己生存下去。

在這樣的情境下,所謂的「生存下去」,就只剩下最基本的事情,也就是每天努力做三餐、吃三餐。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卻不然,因為常常會發現,原來一整天的時間都一直在作飯、吃飯。甚至還有好幾次,做一餐飯要花掉六、七個小時,然後再花一樣多的時間去吃飯,常常吃完晚餐都已經半夜了。

《一日三餐》是韓國tvN有線頻道相當受歡迎的實境綜藝節目。(圖:網路)

看起來有點簡單、無聊的節目,卻意料之外的大受歡迎,連拍了很多季。當然,好看的節目靠的是強大的後製,工作團隊用了很多力氣去詮釋、旁白、與剪輯,讓看似簡單的作三餐、吃三餐節目變得很好看。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節目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包括演出者在內。

其中一位主要演出者李瑞鎮提到,拍攝這個實境綜藝節目最大的收穫是,本來他自己從來沒有試過在家裡做飯(所以他在節目中主要的任務是削馬鈴薯或紅蘿蔔的皮、洗碗、還有剝大蒜),可是在不知不覺間,他卻會在洗碗的時候思考下一頓飯該做些什麼吃。過著這樣的簡單生活,除了感到滿足,也發現了原來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

在這樣的生活裡,日子變得很簡單、很容易滿足。李瑞鎮最難忘的時刻,就是當他們合力成功磨碎咖啡豆、成功沖出一杯咖啡的時候,也開始挑戰自己做麵包,這些簡單的小事,都讓他們覺得很難忘。

我想,有嘗試自己做過飯的人,一定都很能體會這些話背後的成就感。

在台灣這麼便利的生活情境裡,很多人沒有機會體會到自己做飯的滿足感。我有時會問第一次來台灣交換的歐美學生、在台灣生活最大的感受是甚麼?很多人說,外食實在太方便、太便宜,幾乎不需要自己作飯,這點讓他們很訝異。因為很多國家物價很高,這些學生通常從進大學開始,就必須學會自己作飯吃。而台灣人外食比例之高,很多人一日三餐都在外面解決,學校宿舍、在外的租屋也常常沒有廚房設備,這些現象都讓他們感到驚訝。

我自己在國外的生活經驗,也讓我對於一日三餐有不同的感受。多年之後,再回想過去在國外的生活,最常想起來的,是那些自己親自煮飯、再跟朋友共食的回憶。想起在美國念書時,每個周末,我的小公寓總是擠滿了人,大家帶來自己作的菜吃吃喝喝,雖然事後洗碗整理家裡常弄到腰痠背痛,但是真的很快樂。在韓國的日子也一樣,最深刻的記憶之一,就是跟室友們輪流去市場買菜、做飯一起吃,還有那些準備節日大餐、或是為了去參加國家考試的朋友們準備便當的時刻。很多留學生本來在台灣不會做飯,到了國外之後,紛紛都練就了一手好廚藝。

李瑞鎮(右)提到,拍攝這個實境綜藝節目最大的收穫是,本來他自己從來沒有試過在家裡做飯,可是在不知不覺間,他卻會在洗碗的時候思考下一頓飯該做些什麼吃。(圖:網路)

為什麼做飯、吃飯這種最基本、日常的事情,會變得如此重要、讓人記憶深刻?

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也是期刊《食物、文化與社會》(Food, Culture & Society)的編輯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在《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這本書提醒我們重視食物的重要性:我們吃什麼就成為什麼(我們吃什麼像什麼);很多時候,我們以自己吃或不吃的東西來自我界定,我們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都能夠說明我們是誰。食物也界定了我們是誰、從哪裡來,以及我們想要成為什麼。

除了這些以外,自己做飯吃還有另一層的意義:當世界或自己的生活充滿危機與挑戰(有時剛好相反、是一成不變帶來的窒息)、而我們卻無能為力之際,自己做飯吃,也是一種宣告,告訴自己或別人要想盡辦法、試圖確保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注意自己吃了什麼,正是覺得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一種方法。

所以,為什麼留學生或在海外定居的人們這麼喜歡做飯、研究各種食譜?除了省下生活費、或是因為買不到想吃的解饞之外,我自己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語言不太通、跟老外(其實我們自己才是老外吧)文化上常有隔閡、還有論文難產畢業遙遙無期、或是工作碰到瓶頸的時候,花上一整天或半天,好好地去買菜、做飯、吃飯,這真的是生活裡最容易達到的成就、也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方式。

《一日三餐》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產生的節目。有人曾問過製作人羅PD為什麼想做這樣的節目?他回答說,當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快速緊湊、讓人無法喘息,他想做的,就是讓大家回到最原初的生活重心,那就是:好好吃飯、好好活著。有人問李瑞鎮這個節目成功的秘訣,他透露最初聽完這個節目的企劃意圖後,自己也感到好奇,要是他自己的話,會如何解決一日三餐呢?這個簡單的問題,讓觀眾很容易有共鳴。

《一日三餐》看起來有點簡單、無聊,卻意料之外的大受歡迎,連拍了很多季。(圖:網路)

韓國一直是個生活壓力很大的國家,自殺率之高,在全球算是居冠的。在相關的國際評量指標中,韓國人的幸福感、對生活的滿足度,也常常位居末位。近年來,韓國社會逐漸興起了一股對於幸福感、滿足度、以及生活福祉(well being)的追求與嚮往。從2013年開始,韓國行政研究院開始每年一度針對國民的幸福感與滿足度進行調查,有些學術單位成立了類似「幸福研究所」的研究單位,人們也開始更多地注意並追求增加生活的幸福與福祉。甚麼是「福祉」(well being)最核心的定義呢?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在這樣的潮流之下,媒體界也興起了類似的風潮,2014年開始播出的《一日三餐》,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其他還有許多類似的作飯節目,都是在這樣的社會趨勢之下產生的。

然而,前面所提到的飲食研究者沃倫.貝拉史柯也提醒我們,就算飲食的重要性逐漸被重視,飲食仍然面對著兩個不太公平友善的現象,首先就是讚賞頭腦勝過身體的傳統二元論。我們仍然會發現,許多人看輕這些攸關每天生活的基本飲食,覺得這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其次就是「公私領域分離」(separate spheres),飲食消費被視為是私人的、女性領域,與生產的公共男性領域分割。所以雖然絕大多數日常生活中實際作飯的是女性,我們看到的《一日三餐》還有其他在韓國媒體上公開展演的作飯節目,都是男人在做飯。

吃是一種行動,自己做飯更是,展示出來的是對掌握自己生活的努力、也是與他人、以及與生產這些食材土地的連結。《一日三餐》告訴了我們許多關於飲食的重要性,也告訴了我們在飲食上、許多仍須我們繼續努力的地方。

參考資料

沃倫‧ 貝拉史柯著,曾亞雯、王志弘譯,《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群學出版,2015)。

심수진(2016),〈한국사회에서 주관적 웰빙에 영향을 미치는 요인 분석〉,《통계연구》제21권 제3호, 25-47。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