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一例一休」災難話說從頭(下):立委支持度崩盤危機

一個令勞資雙方都完全滿意的政策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一開始的原始版的一例一休從邏輯上是算是還相當能兼顧雙方利益的,從民調的反應上看正是如此,但是新政府卻操作到這樣自傷的地步,正是所謂「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

林濁水

半年來,烽火連天的周休二日修法爭議,預計12月6日應該可以立法院落幕。在各路人馬加碼之下,最後通過的版本勞工比起現狀,每年至少可以多放18天假,將比公務員多1天;特別假每10年至少可以從現在的119增加27天到成為136天,前5年特別假依民進黨版本可能還會比公務員多4天,而休假日加班的薪資也將大幅提高。

一次調整成這樣的幅度實在不算少,但是主導加碼調整工時的藍綠兩大黨和工團卻全受了重傷:工團因爲演出暴力而形象大傷;國民黨被批玩假球而受重傷;民進黨被批政策反覆而受大傷。

更離奇的是,兩大黨固然被工運人士痛批,而站在工運對立面的資本家,無論是財團或是中小企業都對兩黨很不滿,認為受到兩黨嚴重的傷害。三方人馬,大家有志一同為了爭取民眾支持,但是民眾卻反而背離了他們,令人噓唏。

本來,一個令勞資雙方都完全滿意的政策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一開始的原始版的一例一休從邏輯上是算是還相當能兼顧雙方利益的,從民調的反應上看正是如此,但是新政府卻操作到這樣自傷的地步,正是所謂「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癥結所在非好好探討不可。

問題在於政府要讓一例一休正式成為國家制度的過程中,要嘛拖拖拉拉猶豫不決,要嘛毛毛躁躁手腳粗魯,展現的能力、手段和社會的期待太過於扞格所致。而造成扞格的關鍵又在於「權力運用時既過於重視朝野鬥爭的近利,又輕忽尊重憲政原則與精神」。

一個令勞資雙方都完全滿意的政策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一開始的原始版的一例一休從邏輯上是算是還相當能兼顧雙方利益的,但是新政府卻操作到這樣自傷的地步,正是所謂「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記者陳志曲攝)一個令勞資雙方都完全滿意的政策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一開始的原始版的一例一休從邏輯上是算是還相當能兼顧雙方利益的,但是新政府卻操作到這樣自傷的地步,正是所謂「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記者陳志曲攝)

現在就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這議題自2015年5月馬政府通過修法以來,到今天的演變脈絡:

一 、選舉時蔡主席權宜的模糊因應措施鞏固了勞團抗爭的基礎。

民進黨的一休一例、周休二日減7天假的方案既是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的原始規劃,又和2015年馬政府的架構沒有什麼不同,尤其在總統選舉期間,向勞團說明時,蔡主席心中的方案也應該就是這樣,但是在回答勞團的追問時卻運用繞圈子的修辭技巧來應付,而工鬥經驗十足的勞團顯然對她的手法了然於胸,於是不予點破以便日後可以將計就計地緊咬住她字面上「實質周休二日」等字眼,要求兌現不減7天假日的周休二日。一例一休纏戰的原始基礎就這樣建立了。

二、1106到520超過4個月的憲政空窗期強化了勞團抗爭的正當性。

本來在2012年大選時,民進黨痛批馬總統把總統選舉從3月一舉提前到1月和立委合併是政治算計,會造成憲政空窗期,不料2016年選舉,馬總統還在猶豫要不要併選,國民黨朱立倫就提出2012年民進黨的論述反對併選,民進黨一些立委也維持2012年的反對立場時,民進黨中央大轉彎,堅持非併選不可,於是併選定案,空窗期確定出現。等到選舉後民進黨又不願提前組閣,於是果然出現了令民進黨和馬總統同尶尬的憲政空窗期。

由於這段期間民進黨不願意國民黨在政務上有所進展,更不願意2000年提出來的周休二日架構被國民黨政府拿來實踐,成為國民黨的政績,於是運用國會多數封殺國民黨政府調整國定假日的行政命令。否則,民進黨只要讓行政命令完成備查同時直接修法,把後來才想出來的修改特休規定放在修法草案中就可以了。

由於民進黨和新政府在憲政空窗期間設定的國會政治重心在對付國民黨的短期利益,而不在為自已未來執政的較長期目標預做舖陳,於是民進黨團和工團聯手痛快地全力修理國民黨,封殺了國民黨的國定假日方案。這過程中,民進黨不斷地替工團累積反對删減7天國定假日的正當性,同時使自已在2000年執政時完成的周休二日完整配套難以自圓其說。

三、執政之前,黨、政、國會三者關係沒有先依據憲政原理或外國經驗和台灣條件妥善規劃,一旦上台執政就狀況頻頻,權力關係一再調整,難以熟練順暢運作。

由於黨、政、國會三者關係沒有先依據憲政原理或外國經驗和台灣條件妥善規劃,因此,一上台忽而採取黨政切割策略,以致立法行政各行其事,一例一休在國會審議進度不前,倍受批評;忽而總統黨政國會一把抓,黨團唯命是從,過度迎合,鬧出「一分瑩」風波,嚴重違反民主原則,黨、總統、黨團形象一齊重挫,最後只好認錯,由委員會重新審查。經過這樣的波折,權威更加低落,相對的就大幅提升了工團抗爭的正當性。

10月5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勞基法修正案,立法院民進黨團挾人數優勢下,在國民黨的抗議聲中,召委陳瑩宣布勞基法修正案各版本草案都送出委員會,交付朝野協商。(記者方賓照攝)10月5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勞基法修正案,立法院民進黨團挾人數優勢下,在國民黨的抗議聲中,召委陳瑩宣布勞基法修正案各版本草案都送出委員會,交付朝野協商。(記者方賓照攝)

四、國會兩蔣封建體制遺留制度造成推波助瀾效應。

全世界不論是中央或地方議會,從來沒有一個委員會有兩個召委以及召委輪流做的制度。台灣國會這兩個怪胎制度是本是兩蔣依「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封建分贓策略和援用他們治軍採取的「軍頭輪調」策略,以弱化國會而發明的。在民主化後,國會議員也樂於享受這個封建及輪調的分贓制度而不願改革。選舉時,國民黨要把國會改革當白虎湯喝,民進黨既然勝券在握,順水推舟乘勢改掉,對當選後施政本來非常有利,不料,黨中央和黨團在保守心態下,反而批評國民黨訴求國會改革是選舉操作,主張選後再說,改革就被擋了下來,等到選後藍綠變盤,一方面國民黨必然以比擋任何法案都堅決的態度抵死反對國會改革,另一方面,民進黨大勝之後如要改革,實在很不容易向社會辯解民進黨不是企圖「整碗捧走」,改革只好不了了之。

於是,主審一例一休的衞環委員會兩位召委一再出狀況甚至互槓,既損戰力又造成形象傷害。

五、決策會議的急功近利和黨團的粗魯操作使政策失去透過充充辯論呈現優點的機會。

民進黨版的一例一休有相對的優點;相反的,國民黨在2015年就提出並堅持了了周休二日減7天假的主張,現在倒過來反對,道理完全不可能說得清楚,如果委員會好好審查辯論,國民黨勢必困窘萬端。不料,可能一方面因為黨圑過度迎合,急著表功;另一方面,又可能是黨團幹部向來對一般國家立法時常態運用的政策辯論毫無興趣,對法案政策的處理習慣不是用朝野協商機制喬定,就是停止討論迅速表決來解決,以致於不只喪失了既贏得風度又贏得道理的機會,反而贏得反民主駡名,最後還得重審,極度不智。

在這樣的過程中,總統和民進黨的民眾滿意度便持續下探。

依「台灣指標民調公司」的調查,新政府上台後有一個和過去政權輪替很不一様的現象,那就是總統一上台的民眾滿意度就低於民進黨,是51.8%比50.2%。這個不合理的現象現象簡直是說:如果輪替會創造執政蜜月期,那麼民眾給黨的蜜還多過給總統的。而究其原因,應是總統的蜜月期其實在漫長的憲政空窗期中就被消耗掉了,這對總統當然是非常不利。

「台灣指標民調公司」調查。(圖:作者提供)「台灣指標民調公司」調查。(圖:作者提供)

此後,雖然總統的民眾滿意度有起有伏,也曾經領先民進黨,但是在7月以後總統滿意度就一路下滑,到了9月以後便一直落在民進黨的後面了。若依這個民調,閣揆的滿意度一上台就偏低,此後除了7月上升之外,便一路下滑,但是到了9月下旬,便止跌甚至開始微幅回升,相對的,總統滿意度反而持續下探低點。值得注意的是,9月正是總統開始找行政立法兩院首長及4位民進黨直轄市長開決策會議的時間。

從9月開始民意這樣變化,應該是民眾認為既然總統透過決策會議接手了閣揆的權力,那麼民眾便不再進一步追究閣揆的施政責任,而把對責任的追究轉移到總統本人身上。

10月2日,總統改組並強化決策會議,正名為「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決策會議後的第三天10月5日,立法院黨團執行決策會的決定,配合演出「一分瑩事件」。立法院黨團粗魯演出的結果,黨籍立委在民意上受傷的程度比決策的總統更嚴重。本來根據8月份的調查,總統、民進黨立委、林全三者間,以總統的滿意度較高,其次是民進黨立委,最後一名是林全。但是到了11月,民進黨立委滿意度掉最多,而林全如前面所提的理由,下滑最少,於是立委取代林全成了最後一名。他們的數據變化是這樣的:

林濁水觀點》「一例一休」災難話說從頭(下):立委支持度崩盤危機

這半年各項針對新政府的滿意度民調幾乎都鎖定在總統和閣揆兩人身上,其實民眾對民進黨立委的滿意度有其特別的意義,非常值得注意。

依據過去30年的經驗,在民意滿意度或支持度上,總統和閣揆名望受到個人魅力才俱和事件的衝擊影響比較劇烈,起起伏伏波動很大;黨籍立委和政黨則受到藍綠基本盤的牽制,上上下下的變動相對穩定。2004年大選就是一個例子。當年基本盤是藍大於綠,所以立委選舉泛藍得了50.45%選票,泛綠只有43.51%;但是在總統候選人魅力上,連戰實在太差了,於是以49.89%比50.11%敗給陳水扁。

假使民眾對立委滿度的變化真的是牽動了藍綠基本盤的浮動,那麼,各方交相攻伐不已的一例一休事件導致民進黨立委滿意度的急驟下滑,影響深遠,意義非同小可。

無論如何,纏戰經年後出現改善勞工勞動條件的動機,最後勞動條件也真的有了相當幅度的改善,但是竟然落得總統、黨、黨籍立委民眾滿意度全面崩盤的下場,實在太不可思議了!真是令人太沈痛了,民進黨還能夠繼續只顧短線的藍綠廝殺而不做更深入、更根本更全盤的檢討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