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欽
為了反制中國在南海日益增強的挑釁,菲律賓國會通過《海洋區域法》(the Maritime Zones Act)和《群島海道法》(Archipelagic Sea Lanes Act),經總統小馬可仕簽署生效後,中國對菲律賓提出正式抗議,並且立刻增加海上的對抗力量。
為了反制中國在南海日益增強的挑釁,菲律賓國會通過《海洋區域法》和《群島海道法》。 (取自貼文)
中國駐菲律賓外交官表示,菲律賓單方面制定國內法行動升高區域緊張,並對此提出嚴正交涉。中國不久前才剛剛召見菲律賓駐中國大使抗議兩國船隻在南海的嚴重碰撞。而且中國人大也對通過法案的菲律賓國會提出譴責。
從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吳士存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中國對此事的態度。
菲律賓、中國兩國船艦在南沙群島仙賓暗沙周邊水域發生撞擊事故,雙方互相指控對方蓄意衝撞。(法新社)
他認為南海情勢變得越來越複雜的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是美國與日本的介入。他認為美國放棄中立改而支持菲律賓是造成情勢緊張的主因,而日本的介入更值得中國小心(註:菲律賓的海警船是向日本購買的)。
他認為這是中國無法在南海稱霸的主因,不僅讓中國在南海的武力遭到掣肘,而且中國在法律上遭到挑戰,難以自行制定規則,甚至無法主導論述。用他的話說就是:「外部勢力的介入對中國的海洋維權、法律框架、規則制定甚至話語主導地位日益構成挑戰。」
第二是聯合國的仲裁法庭。因為中國的九段線主張在聯合國的仲裁法庭遭到否定,雖然北京拒絕承認這項仲裁結果,但是九段線主張的非法形象已經烙印在國際社會心中。
用他的話說就是:「聯合國仲裁法庭一直是南海爭端的麻煩製造者。它沒有給該地區帶來和平。如果沒有這項裁決,情況可能會比現在輕鬆得多。」
最近菲律賓威脅將向聯合國仲裁法庭提出第二起訴訟,指控中國船隻在其專屬經濟區內破壞珊瑚礁。
中國宣稱此為「政治鬧劇」,但仍小心看待菲律賓的行動,並且威脅如果聯合國仲裁出現任何不利中國的結果,「中國的反制措施將是嚴厲的,必將讓菲律賓付出沉重的代價……並使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不過未來川普上任後,是否會對菲律賓展開更積極的支持,也讓中國惴惴不安。
(作者為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沈榮欽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