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際聚焦》誰造就了「川普現象」?

3月1日的「超級星期二」將是共和黨選情能否翻轉的關鍵時刻。如果川普順利通過考驗,最後與民主黨的希拉蕊對決,可以想見,這將是一場負面與齷齪政治口水充斥的選戰。

劉世忠

正如同一年多前台北市長選舉的「柯文哲現象」一樣,美國總統初選刻正上演的「川普現象」反映出的主要是選民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加劇、對政黨惡鬥的厭煩唾棄,只不過是透過柯P和川普找到投射的出口,進而造就這股衝撞體制、推倒意識型態高牆的候選人模式與競選策略。但贏得選舉是一回事,當家治理卻又是另一回事。柯P上任以來跌跌撞撞、還在摸索,川普(Donald Trump)更是不用提具體政策,光靠那一張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嘴,就打遍共和黨十多個競爭者,甚至很有可能最終贏得總統初選。

川普不用提具體政策,光靠那一張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嘴,就打遍共和黨十多個競爭者,甚至很有可能最終贏得總統初選。(REUTERS)

所以共和黨策士與菁英們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川普的聲勢持續不墜?讓他們憂慮到有點失心瘋,妄想在7月黨代表大會進行「換普」。在一旁竊喜的民主黨人士當然要見縫插針再補上一刀,說川普根本就是共和黨人自己創造出來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monster)。這部源自科幻小說裡的瘋狂醫生讓死屍復活,結果死屍反而成了怪物,倒頭來成了醫生追殺的對象。

如此說法雖不無道理但也不盡公允,因為近年來美國政黨對立愈發嚴重,就連7年前宣示要改變華府政治生態的歐巴馬都必須承擔一部份責任。但民主黨人士指控,7年來共和黨與極端保守派的茶黨,不時向執政黨發動突襲,迫使聯邦政府關門,杯葛重大議案,甚至製造人民對政府的對立以及對體制的不信任。

川普雖是首次參選,但他絕非政治生手,也熟悉華府骯髒的檯面下政治運作和利益交換,只是共和黨形塑出來的這股人民對政府體制的強烈反感,剛好被川普這號獨特人物給操作得淋漓盡致。萬萬沒料到的是川普的聲勢竟然扶搖直上,置共和黨於現今尷尬處境:既不能讓川普得逞,卻又不能得罪川普那批至少35%的死忠鐵粉。

川普的聲勢扶搖直上,置共和黨於現今尷尬處境:既不能讓川普得逞,卻又不能得罪川普那批至少35%的死忠鐵粉。(AP)

因此在愛荷華、新罕布什爾、南卡和內華達等州初選過後,競爭隊伍從一打縮小到5人,居然還是沒有人可以明確威脅川普。雖說前四個州的共和黨初選,川普不過拿下黨代表總人數2,472中的133張選舉人票而已,而且討厭川普的共和黨選民現在仍占多數,但是仗著高漲聲勢挺進3月1日「超級星期二」的11個州初選,以及3月中旬握有更多選舉人票的大州選戰,川普信心滿滿,時間站在他這一方。

共和黨主流派為了攬阻川普勝選,千方百計要集中選票在喜好的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身上。不僅共和黨金主從先前退選的前佛州州長傑布布希(Jeb Bush)轉押碼到盧比歐,共和黨大老們也相繼出面力挺這位小老弟。但盧比歐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個人魅力仍然不夠吸引共和黨「反川普」選民的支持;二是必須在3月的前兩週就要拉近、甚至超越川普才能形成一對一的對決氣勢;三則是要改變現階段先鎖定另一位競爭者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的戰略,轉而主攻川普。

盧比歐(左)的個人魅力仍然不夠吸引共和黨「反川普」選民的支持。(REUTERS)

因為縱使盧比歐打下克魯茲,支持後者的選民也不必然會全部轉投前者。尤有甚者,克魯茲也是採取和盧比歐相同的策略,寄望於「超級星期二」在家鄉德州能開出紅盤。因此盧比歐或克魯茲誰能從3月1日「超級星期二」到3月中旬開放「勝者全贏」(winner takes all)制度初選州總共963張選舉人票中拿下最多票,將是共和黨選情能否翻轉的關鍵時刻。反觀如果這個共和黨自己孕育出來的「科學怪人」川普順利通過這項考驗,甚至在往後初選州穩定拿下過半1,237張選舉人票,即使7月的黨代表大會裡,共和黨主流派想要動手腳「換普」也難上加難,只能接受此一結果。

只是共和黨對於最終川普出線的含淚接受,就代表對重新拿回白宮寶座絕望了嗎?回顧川普崛起過程,恐怕就連民主黨都不敢掉以輕心。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南卡和內華達挽回勝算局面,稍微拉開和佛蒙特州參議員山德斯(Bernie Sanders)的差距。如果最後是希拉蕊對決川普,可以想見將是一場負面與齷齪政治口水充斥的選戰。如果希拉蕊拉不下身段,依然執著於採取傳統選戰模式來對抗川普,結局如何可能尚言之過早。

更遑論民主黨人心中還藏著一個公開的憂心祕密:萬一大選時,希拉蕊因為擔任國務卿時使用私人電郵洩露國安機密的案件被起訴,那該如何是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