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嚴格監督馬政府的最後一年

馬英九的總統任期剩下一年,他連日以記者會及總統府集會,回顧執政七年的表現。對一個聲望不高的總統來說,這種場合的談話理應謙卑,誠摯向人民述說施政表現何以不孚眾望,在所剩任期願以「跛鴨」身分努力到底,以不負公眾付託。不過,馬英九不此之圖,連日的談話不但引發更多爭議,進一步暴露其所思所為迥異常人,還讓許多人對他卸任之前的台灣大局,憂心忡忡。

 總統馬英九。(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總統馬英九。(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先說二十日的就職七週年場合。他廣邀來自各方的「民間友人」,外加資政、國策顧問,以說故事、話家常及現場互動等方式,暢談他七年執政的「改革之路」。從形式及講話內容看,這的確有別於以往,馬英九有意強調他的政績不俗,且人民(至少他的「民間友人」)有感。然而,通篇七千字的講話,以「七年奮鬥,台灣出頭」為題,正好道出他與庶民感受總是不一樣,也和民意脫節的癥結。

只挑他自以為是的話說,甚至不惜乖離事實,是其中最大問題。例如,他宣稱六年前每人發放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是最受國人歡迎的政策,不僅全球唯一,「短時間之內重振了消費者與廠商的信心」。說得冠冕堂皇,可惜不是事實:據監察院審計部報告,「消費券的發放替代效果偏高,且未能多次流通,乘數效果有限,以致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未如預期。」同樣地,他強調二○一○年經濟成長十.六三%,「二十四年來最高,也是世界第四」。講來亮麗極了,只是他沒有明說的是,那主要是與歷來最嚴重衰退的基期比較的結果,因前一年經濟負成長一.五七%。

不誠無物,既以吹擂政績為目的,在細數執政表現時,他就假定國人都很健忘:七年前上任時曾宣示與「經濟總設計師」微笑老蕭副總統,要以「六三三」(每年經濟成長六%、失業率三%、每人所得三萬美元),讓「台灣再起」;在「六三三」跳票之後,他不但食言未捐薪水,改稱那是「八年承諾」,還進一步加碼,要讓國家邁向「黃金十年」。如今「六三三」、「黃金十年」都成笑話,他依舊誇稱「去年我國經濟表現不錯,在暌違十六年後重登亞洲四小龍第一名」;失業率最高、薪水倒退的現實都不在「經濟表現」之內,因為他只挑經濟成長率說。

人一旦偏執而不顧事實,就會出現自己上任時「七年前哀鴻遍野,哭聲震天」令國人駭異、已近口不擇言的講話。心理狀態另一有異常人的特質,也表現在永遠感覺良好,於是,對民調低迷常成民眾訕笑是否在意,就出現「我晚上都睡得很好」的回答;正因與眾不同,從此又引發夜服安眠藥爭議。

尤有甚者,偏執不只表現於言語,也反映於行動。有如國人所見,七年來他執意把台灣推向中國,且以「台海六十六年來最和平穩定狀態」自吹;他執意整肅王金平,搞到如今同黨沒大咖選總統;即使與中國互設辦事處遭台灣社會反對,中國唯恐其駐我國機構成學運聚集地,他仍打算全力推動;同樣的偏執也表現在用人物以類聚,從鏡中找人,偏重學者,起用比扁政府「童子軍」還欠歷練的年輕親信任要職。

七年來,馬英九從社會萬人迷到批馬成為顯學,如今又演變到只希望他安分在總統府「最好令不出府」,民意變化不可謂不大。連日看到他的言行表現,樂觀的人說,「還好他的任期只剩一年,再忍耐三百多天吧!」不樂觀的人看到他仍執意推動與中國的服貿、貨貿及互設辦事處,不免擔心「天啊!他還要再幹一年!」不論樂觀不樂觀,任期將屆的總統人格特質既如此,人民沒有袖手旁觀的優閒或奢侈,以行動監督馬政府,不容它在最後任期暴衝,做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勾當,應是社會最大共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