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裕仁
筆者分別於公私部門任職過,對於部分民意代表主張為公務人員加薪,期許如此可帶動民間企業尾隨跟進;反對者則認為是選舉著眼政策買票,對於捉襟見肘寅支卯糧之國家財政猶如雪上加霜,略表淺見如下。
公部門全數經費源自稅收,所以在討論涉及經費、薪俸等財務問題時,考量因素(稅基、景氣、社會觀感等)遠多於私部門之單純側重利潤績效即可,因此推出一項政策常見正反意見激辯,不可不慎。
以此次調薪建議為例,訾議者以實質薪資不進反退、公部門福利遠非私部門所能望其項背等為由反對。筆者倡議若欲推動調薪宜有完整配套措施,可由下述幾點著墨。
首先是既有調升便應有調降機制。揆諸歷年來公務人員調薪紀錄,只見調薪未有減薪,屢遭撻伐。一項合理的薪俸政策不應只升不降,是以筆者建議在公務人員薪俸政策中,可列入減薪要素,例如一旦持續幾年經濟成長率低於某標準,則予以降薪。
其次可考慮縮小影響層面。歷來公部門調薪皆是全面調薪(包括本俸、主管加給、專業加給等),筆者建議不妨只在「專業加給」方面加薪即可,如此一來增加政府財政支出不若全面調薪般沉重,另一方面也不至於最後增加退撫成本,不失為可行之道。
最後,欲落實公部門調薪帶動私部門跟進,則棍子與胡蘿蔔缺一不可,主政者應制定相關政策(諸如加薪抵稅),讓民間企業願意跟進替員工加薪,達成戰略目標。
古人有云:爾俸爾祿,民脂民膏。政府經費既皆由百姓稅金支應,應拿較高標準自我要求,方為正鵠。
(作者為公部門人事主管,人力資源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