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禽流感防疫工作 須跳脫傳統

(資料照,記者林國賢攝)(資料照,記者林國賢攝)

◎ 金傳春

人類與新興傳染病的戰役自2003年SARS入侵而備受全球重視,每一國的行政首長全力防控,確保全球健康已是具使命感者的共識。因此,臺灣、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均在「後SARS」時代推動系統化的多方增益作為,如北、中、南、東的健全臺灣防疫網與指揮官,輔佐感染科醫護人力不足的地區醫療機構,學界也與疾管局合作,以衛生資訊建立傳染病的症候群偵測多道防火牆,由於人的防疫需全力以赴減少星火燎原,所以團隊合作速將醫院急診症候群偵測上路;在2009年新型流感H1N1全球流行時,台北市更整合衛生局、教育局與社會局三單位,研發校園網路症候群偵測系統。換言之,以台灣擅長的電腦資訊與新穎統計法偵察異狀;配合原有的醫師臨床病例通報、微生物檢驗等多元化的偵測系統,讓不同的偵測系統相輔相成,發揮最大的科技防疫效能。甚至若新興傳染病原的傳播力強,檢驗工作由兩個不同單位驗證後再對外發布結果,以示慎重;且防疫能量一開始即須自某一地提升至亞洲區域聯防及全球防禦三方面一併思考,善盡全球公民責任。

由於近達六成新興傳染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因此畜牧獸醫的防疫意義識、傳染病偵測新進做法與流行病學新觀念三方面,已是先進國教育與農業防疫單位強化重點。換言之,土法煉鋼難以應付千變萬化的病毒。美國在西尼羅病毒四年襲捲多州後,各州以網路公告蚊子偵測、動物病原抗體的血清偵測、野鳥偵測及其他相關動物病多種偵測數據,即刻公諸於眾,以「人人防疫」取代往昔全為「官方責任」的群策群力,以提升最高嚴防效能。

我國地狹人稠、禽養殖密度高,尤其禽舍距離過近,增加防疫難;另因民眾食性不同,台中以南喜吃鵝,濁水溪以北愛吃鴨,中北部又以雞為大宗,而不同的禽種對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力、排毒傳播力與演化擇選的角色均不同,再加上現代養殖量暴增,一旦病毒出沒,不論「低」或「高」致病性,均易因大量宿主而提升其穿越不同宿主的銅牆鐵壁而演化為更具「高超能力」的病毒。因此,所有防疫工作重點在「強化偵測」;做法上,尤需跳脫傳統的被動偵測與防疫作為,減少病毒壯大而一發不可收拾的慘劇,因此自病毒在雞、鴨、鵝等不同禽類的親緣關係有效地掌握流感病毒每年在台灣各地可能出沒的時間與地點,即以科學實證基礎助禽農謀最大福利,減少他們承擔萬一大流行的風險。當動物防疫越成功,必可避免人的全球流行。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H5N1流行,經分析病毒基因發現鵪鶉的基因重組力高,港府立即禁止鵪鶉入活禽市場,香港學界與防疫單位的努力,再再顯示以科學態度坦誠面對挑戰,有效提升防疫效益,又成功防堵全球大流行。

台灣此波四種高致病性的H5禽流感病毒流行,由水禽引爆,波及陸禽與留鳥,政府作為可仿台灣2003年後衛生單位的努力,協助中小規模的禽場主建立有效的偵測網,尤其所有偵測做法應切實評估、改進防疫效能,給予防疫有功人員及頭幾場通報者防疫獎金,未來在流行季前與流行時請專家檢視所有偵測數據,同心協力讓台灣的雞、鴨、鵝因卓越防疫而盡早回復往昔外銷聲譽。

誠然,流行是大自然帶給人類的警鐘,懇切省思後的科技防疫新作為,必能造福台灣農業縣更多的大未來豐收。

(作者為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