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有趣的奧運金牌含金量

◎ 陳信文

奧運剛剛結束,到處仍有著關於奧運的各種討論。其中較輕鬆的議題,則是《自由時報》昨天中英對照讀新聞的主題:「奧運金牌實際上值多少錢?」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與奧運金牌的含金量有關。

原來奧運的金牌、銀牌與銅牌,除了銀牌是貨真價實外,金牌與銅牌都是不純的。金牌是銀底鍍金,銅牌則是銅摻雜五%的鋅。銀牌重五五○公克,金牌則多了表面的六克鍍金,所以約是五五六公克。銅牌重約四五○公克。

金、銀與銅的密度分別是十九.三、十.四九與八.九六公克/CC,這些獎牌的直徑是八.五公分。由於銅密度較小,所以銅牌也較輕。而粗略估算,可得知鍍金的厚度約略是二十五微米(μm),與人類頭髮直徑的十七至一八○微米相仿。

奧運的金牌、銀牌與銅牌,除了銀牌是貨真價實外,金牌與銅牌都是不純的。(EPA)

除了這些阿基米德會有興趣的密度體積的關係外,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何銅要摻雜鋅?金牌是銀底鍍金,是因為金價貴,約略是銀價的七十五倍;銅價雖是鋅價的三倍,但奧運銅牌摻鋅的原因,只是為了那點小價差嗎?

銅鋅合金是黃銅,人類可能早在六千年前就使用了黃銅。比起純銅,銅鋅合金的熔點較低、流動性較佳,鑄件品質也會較好。而此次奧會所用九十五%銅與五%鋅的合金,更是有個特別名稱「gliding metal」的黃銅。

Gliding metal的中文譯名為「裝飾金屬」或「仿金合金」。此合金的加工性非常好,是子彈最常見的材料,在長時間中也曾是美金分銅板(penny)的材料。有趣的是,目前美金分的銅板改成以鋅為主的合金,確實是因銅價高了。

奧運金牌的含金量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它實際上值多少錢是一個工程問題,它為無價則是語言學上的問題。了解金牌是銀鍍金的原因,是奧運獎牌入門一○一課程的問題,了解銅摻鋅的原因,則是奧運獎牌較高階的材料科學專業問題。

(作者為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