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歌子戲團長談藝術教育

◎ 李尚賢

台藝大陳志誠校長表示,學生藝術素養應加值;台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鄭德淵院長亦表示,學生演奏能力比以前好,但卻缺乏文化內涵。學子越來越沒文化內涵,這是台灣教育長久以來的痼疾。

藝術美學的接觸是越早越好,所謂十歲定終生。現在的教育本末倒置,忽略了人格養成基礎教育。小學課程語文、數學時數太多了,事實上可以高年級再漸進增加,不急於在中低年級揠苗助長。

小學階段是人格養成最重要的階段,藝術、體育、生活倫理教育是這階段主要的教學重點,可惜我們學子卻還在學習一些一輩子也用不到的東西,更遑論品格教育了。

藝術教育不是要人人會唱歌畫畫跳舞,只要培養參與或欣賞藝術的興趣就是成功了。一位外科醫師在幫病患縫補傷口時,可以逢五針也可以縫十針,但痊癒後傷口美觀度會不一樣,這位醫師要具備美學和善良真誠的醫德修養,這就是藝術修持。

社會和諧、生活水平提升乃至百業產品精緻,都有賴藝術教育的落實,進而薰陶出優質的國民素質。蔡政府應勇於承擔大力改革。疫後世界保護主義會抬頭,國家競爭力的基礎來自教育,當科技越進步,人倫、藝術教育更要與時俱進,這樣才會有扎實的競爭力。

(作者為河洛歌子戲團團長,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