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余晏
美國田徑隊及匈牙利隊最後登機揮別台北,選手村和主新聞中心接續熄燈,喧囂賽事結束,開啟了「後世大運」時代。一萬餘名來台賓客普遍對台北美食觀光及文化底蘊高評價,和善好客的志工精神佳評如潮,再加上賽事傳播高收視破紀錄,後世大運時代,台北市朝運動城市、國際城市、志工城市三方向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二項決賽轉播首度結合九個電視頻道十一個平台接力播出,各電視台一面吵架、一面合作!籃球播出時,出動八台攝影機切換畫面,俗稱「飛貓」的CABLE CAM從上方捕捉全場觀眾盛況;跳水使用特殊器材七米垂直升降系統、自由落體(DIVE CAM)及水底遙控攝影機;田徑場動用電兔等專業器材,永不漏拍;開閉幕時,攝影師身穿Steadicam穩定器,腳踩電輪追著聖火跑,身上是十餘公斤4K器材微波傳送,空中吊掛4K立體攝影機robycam,一秒不差。世大運總營運長表示,這次動用先進器材及轉播是二十年來最棒,開閉幕4K畫面更彰顯台灣影視水準。
世大運閉幕式辛苦的幕後轉播人員(左)。(資料照記,者林正方方土攝)
長達九三○小時的決賽全程轉播,動用五千人次及先進機器,運動賽事收視最高是台韓棒球賽、最高瞬間收視達六.六,相關電視頻道總收看人次達三三○萬人次,華視YouTube總收看人次達三六○萬人次。
分析奪牌時刻轉播情況,轉播畫面得先抓到選手表情、教練激情,再轉到家人及觀眾歡呼,三秒鐘內切換四畫面,每個賽場有八機以上捕捉表情,滴水不漏,畫面精采度、解析度及運鏡速度不輸奧運規格,真的好看!
感動的是,當全部轉播能量投注在決賽時,棒球台灣隊卻因沒進決賽而依例不轉播,當時已調不出OB車及機器,但人民真的想看;此時,幾家電視台出動數台SNG車攜手合作,協力供帶,無分彼此地合作創新聞界先例,正是「後世大運」的運動精神!各台的工程部經理首度齊聚開會時,新聞界技術及轉播工程共同進步,這是「後世大運」時代最可貴的價值。
世大運畫面透過近七十國轉播,觸及逾一億五千萬人次,且有五十國、二三七位外籍媒體來台採訪,至少七○○則國外新聞報導!後世大運時代,希望有更多高水準體育轉播,帶動更多規律運動人口,新聞台不再怕運動新聞沒收視率,讓台北人快樂運動,朝向宜居的運動城市前進。
(作者現任台北市觀光傳播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