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頂級人才?

◎ 林修正

要吸引頂級人才到台灣來,是許多人對政府的呼籲,並希望政府就就業、移民條件更加放寬。這當然有其立論基礎,但台灣真的需要為所謂的頂級研究人才、產業而放寬某些規定,甚至危害國內就業、產業發展嗎?

研究跟產業一樣,需要上下游的供應鏈配合、互相競爭、合作的廠商,才有群聚效果。現代的科技研究、產業,已經不是個人獨立從事,而是團隊努力的結果。因此,發展任何一項事業,不是單點突破,而是一批人就某個議題相關領域分工合作的研究、生產,才能成功。能力太強的人才,可能欠缺各類配合因素而飲恨失敗;太先進的產業若找不到相配合的廠商,也無法在台灣發展成功。

這樣的例子很多,台灣早期很多留美返國服務的人才,最後卻黯然離開台灣,最主要就是他研究的主題在台灣找不到配合的研究者,以致孤木難以撐天。

沒有頂級天才,不等於沒有發展。美國固然擁有很多頂級天才,在產業、研發有很傑出的表現,但其他科技發展不如他的先進國家,也各自就其努力的專長,有顯著成就。就算相對落後的印度、韓國,也在國際科技與產業分工,找到自己的定位。台灣做不出頂級的CPU,但電腦要完成,必須台灣的廠商配合。

因此,台灣要從研究、產業團隊去看他需要怎樣的人才,而非一味要求有一流的人才到台灣來就學、就業、研究。

(作者為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