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冠憲
一例一休引起諸多討論,多數聚焦在「物價上漲」與「薪水變少」。對受薪階級來說,雙頭緊縮會造成雙重痛苦。此外,同時出現物價上漲與薪資減少,也是互相矛盾的現象,消費者多付的錢,卻未讓提供服務的生產者增加收入?合理的想像是「台灣勞工的付出長期被過度低估」。同時,人力的廉價也導致人力運用效率長期低落。
在新制之下,企業主得限縮加班時數,使得員工總收入變少。例如客運業會因得限制加班時數,導致駕駛的月收入下降。因此在不減班的情況下,會以人力補足的方式來達到原來的服務水準。有業主則以縮小服務範圍的方式來因應,例如有店面以縮短營業時間來回應新制造成的人事成本上漲。不論是人力補足還是縮小服務範圍都意味著,一直以來勞工以被過度低估的報酬在工作著。因此為了增加收入,勞工必須得靠加班來墊高總收入。所以,不加班成為不正常。
另有業主以漲價的方式來回應新制。在維持利潤水準考量下,選擇把新增的人事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意味著,低價競爭力與利潤是立基於壓低人事成本所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以低本薪和付加班費的人事成本空間被壓縮了,所以選擇漲價以維持原來的服務水準和利潤。
還有一個很大的勞工族群是屬於責任制,不管是不是在辦公室,卻仍得時時刻刻掛心工作、打開電腦收發訊息。一般來說,責任制的薪資可能會較高,但卻常是以兩個人的薪資做三到四人的工作量。看似收入高,但實質上也是勞心勞力的付出被低估。
一例一休實施後出現的「物價上漲」、「薪水變少」,其實反映出台灣工作環境本質上的問題:本薪過低。本薪過低會導致與本薪高低相關的福利跟著縮水,每小時加班費用也會低,所以就會落入得加更多班的惡性循環中。此外,對責任制的思考,乃至於政府對於責任制的規範也是當務之急。而在產業方面,一例一休對於人力需求大的產業衝擊大,但這也是對長期靠壓低人事成本創造利潤的企業施加改變的壓力,迫使其思考如何更有效率的運用人力資源。因此,新制若能扎實地實施,長遠來看會是產業轉型的一大助力,甚至出現新型產業。
(作者為非營利組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