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炎銘
黃如輝先生投書「滯洪池.風帆.衝浪」,期待滯洪池可以朝運動或觀光方向思考,個人佩服其創意,但目前滯洪池除了可以調蓄洪水、降低洪峰、減緩水患的發生外,也已有美化景觀、休閒遊憩及生態環境改善等功能。惟一般人不了解滯洪池,以為滯洪池是水庫,或者就是埤塘,不但期待它有多功能,更可能忽視它的營運管理,讓人擔心,是否經過數十年,這些耗費鉅資興築的滯洪池,曇花一現,變成小水塘,甚至回填成濕地?
滯洪池,顧名思義僅能「滯洪」、不能「治洪」,納水空間有限。其觀念肇因於不要「以鄰為壑」的構想,在土地開發時,在開發範圍內必須有降低洪峰量的適當設施,以免洪峰提早到達,或增加下游防洪負擔。它不是水庫,沒有取水、溢洪設施,甚至也不是埤塘或景觀池,而必須在洪水來臨前排空池水,或降減蓄水量以增加滯洪空間(但很多滯洪池並無此設計而是順其自然)。但滯洪池興建完成後,多交由地方政府管理,若偏重景觀與生態,該排空時不排空、該減蓄水時又不減,則滯洪池如同景觀池,將喪失滯洪功能,豪雨時周邊、下游將照樣淹得一塌糊塗。
目前的滯洪池,在滯洪與景觀生態上都難以平衡,若再加上運動、遊憩,可能更本末倒置。以台灣發布颱風及豪雨的頻率,滯洪池在多數時間是該排空、該降減水量的,若偏重遊憩、運動,目標不同,不願排空以容納洪水,則淹水時是否民眾又要批評治水無效、浪費公帑?
台灣地狹人稠,建造滯洪池其實非常不利。以石門水庫約二億立方公尺容量而言,若以大漢溪該處每年約一%機率的洪水流量、每秒八千七百立方公尺計算,即使水庫空庫也僅要六個多小時就會滿庫!若用滯洪池代替,假設其池深十米(約三層樓),就要廿平方公里面積的大池子。這也是現有滯洪池面積通常都不夠大,滯洪量有限,而考慮土地經費,必須利用沿海台鹽大面積廢棄鹽田的原因。
更令人擔心的是,滯洪池不像水庫,多沒有沉砂設施。若營管不善,不出幾年就會淤滿、廢棄,不要說滯洪,連景觀休憩都有問題。因此,要將滯洪池多目標化,應先加強滯洪池的營管,並且要像水庫一樣,有明確操作規則,仍要把滯洪功能列為首要。
(作者為退休水利人員,台中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