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灣社會的「老媽不能退休」現象

◎曾建儒

隨著台灣社會快速邁向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夾擊,退休議題成為每個家庭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尤其當我們的父母一代逐漸步入退休年齡時,卻發現現實狀況遠非理想,不禁令人深感擔憂與警惕。

根據勞動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台灣勞保年金平均每月僅發放1.8萬元左右,而其中有超過60%的退休人員月領不到2萬元,更有超過10%的月領不到1萬元。這樣的金額,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來說,幾乎無法應付基本生活需求。更何況,物價飛漲、醫療費用不斷攀升,這些都給退休生活帶來沉重的負擔。

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一輩子辛勤工作,最終卻只能依賴這微薄的年金度日,那麼他們的退休生活將會是多麼的艱難。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許多即將或已經退休的老人正在面臨的現實困境。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的家庭收支調查數據,最低收入20%的家庭每年的可支配所得僅有35.1萬元,而這其中來自社會保險的受益不到10萬元。相較之下,最高收入20%的家庭可支配所得超過240.08萬,兩者之間的差距令人咋舌。這種收入不均的現象,不僅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平,更使得低收入家庭的退休困境更加雪上加霜。

尤其對於那些年收入不到繳稅門檻的家庭來說,勞保年金成為他們唯一能依靠的退休收入來源。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僅靠這微薄的年金,無法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這樣的現狀,不僅讓子女感到焦慮,也讓整個社會感到無奈。

台灣的高齡少子化問題,正如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逐漸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社會議題。根據統計,經濟戶長年齡超過65歲的家庭中,最低收入20%的家庭,其年可支配所得僅35.1萬元,而消費支出卻達到38萬元,這意味著他們每年入不敷出近3萬元。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低收入家庭的比例隨著年齡增長而迅速攀升。從30到54歲的最低收入20%家庭占比僅約4.5%到7.6%,但到了65歲以上的老人家戶,占比卻暴增至50%以上。這些數據表明,隨著年齡增長,低收入家庭面臨的經濟壓力不斷增加,退休生活的貧困問題愈發嚴重。

「不准老媽退休」這樣的現象,表面上看似下一代的自私想法,實則反映出他們在現實壓力下的無奈。這些年輕人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繼續工作,維持家庭的經濟來源,避免貧困生活的困擾。然而,這樣的期望卻與父母的退休需求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不准老媽退休」這樣的現象,表面上看似下一代的自私想法,實則反映出他們在現實壓力下的無奈。(資料照)「不准老媽退休」這樣的現象,表面上看似下一代的自私想法,實則反映出他們在現實壓力下的無奈。(資料照)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年輕人並沒有選擇躺平,他們仍然努力掙扎,試圖擺脫貧困的困境。他們希望能夠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同時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有一個體面的退休生活。然而,現實卻讓他們不得不面對殘酷的選擇。

面對這樣的困境,僅靠個人的努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社會需要更多的支持與保障,來幫助那些即將或已經退休的老人們度過他們的晚年生活。

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對勞保年金的投入,逐步提高退休人員的年金金額,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應該推動更多的退休保障措施,如老年醫療保險、社會福利等,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此外,還應該鼓勵企業為員工提供更多的退休福利,讓員工在退休後能夠有一個更加穩定的收入來源。

總的來說,「不准老媽退休這一現象,正是台灣社會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的一個縮影。我們不能忽視這些現實問題,而應該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有一個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政府、企業以及每一個個人的共同努力,來改變這一困境。讓我們一起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安享晚年,不再為退休而感到焦慮。

(作者為國會助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