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洪水滔滔,折射中國治理之殤

◎危妮郝

中國南方近期暴雨成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照例表達「牽掛」,國務院總理李強則前往湖南省災區視察。然而,洪水年年侵襲,凸顯中國在防災減災體系上的系統性缺陷,而官方的應對措施更暴露出治理模式的深層危機。

自由開講》洪水滔滔,折射中國治理之殤中國南方近期暴雨成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圖為湖南災區。
(美聯社檔案照)

「救災政治學」掩蓋不了的制度性失靈

李強在視察災區時強調,要貫徹習近平的指示,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工作。這種將自然災害與政治指令掛鉤的作法,正是中國「救災政治學」的典型表現。每當災難發生,官方的首要任務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其轉化為政治宣傳的工具,藉由歌頌領導人的「英明領導」來轉移焦點,掩蓋潛藏的制度性失靈。

防災思維僵化,科技數據淪為「稻草人」

中國官方媒體在報導洪災時,往往強調當局已部署了先進的監測預警系統。然而,科技數據的堆砌,並不能掩蓋防災思維的僵化。中國長期以來偏重工程手段,以「人定勝天」的思維建造水庫等基礎設施,卻忽略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反而加劇了水患風險。更重要的是,資訊不透明、預警發布不及時等問題,導致科技數據淪為「稻草人」,無法有效發揮防災減災的作用。

災後重建長路漫漫,民生困境雪上加霜

李強指示,要及時撥款、調動物資,並積極推進災後重建。然而,中國地方政府普遍面臨財政壓力,災後重建資金缺口巨大,難以滿足災區的實際需求。此外,官方對於災情的資訊封鎖,以及缺乏民間參與的重建機制,都讓災後重建工作更加艱鉅,受災民眾的生活困境恐將雪上加霜。

從「人定勝天」到「與自然共生」,中國還有漫漫長路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中國必須揚棄「人定勝天」的迷思,轉向「與自然共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不僅需要政府提升防災減災意識,更需要建立透明公開的資訊機制,並鼓勵公民社會的參與,才能真正有效應對自然災害的挑戰,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作者為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