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建設「大冰箱」,冷鏈加工對漁民的重要

林坤達

台南市 日前,台南市長黃偉哲在臉書po文,以「有青才敢大聲」為標題,宣示將軍水產加工中心動工,民眾反應熱絡,紛紛留言表示「台南虱目魚領人流連忘返」、「讓世界知道台南虱目魚的厲害」。對漁民而言,這是台灣水產進軍國際的一大步。讓台灣優質的虱目魚、石斑魚、台灣鯛等水產,可以跟挪威鮭魚、伊比利豬、日本和牛、美國牛肉並列在國際消者眼前,將不再是不可能的夢想。

台南市將軍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破土動工。(本報資料照)台南市將軍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破土動工。(本報資料照)

台南市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完工示意圖。(圖:台南市農業局提供)台南市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完工示意圖。(圖:台南市農業局提供)

老一輩的漁民,一談到怎麼養殖,每個都相當厲害,各有各的眉角。但無論在怎麼會養,談到漁獲價格時,常常都是自己吃悶虧,儼然是產銷鏈上的被動生產者。因為水產必須要交到「販仔」手上,眼見一箱箱裝車離開魚塭後,生產端才能算是告一段落,當年收穫的魚價也大致會有個底。然而價格怎麼決定,撇除天災氣候不談,其實相當仰賴市場需求跟通路,若沒有通路跟需求,漁價則會備受壓制,尤其是國際通路方面。

如何把水產銷售國際,最要克服的技術問題,就是怎麼保存新鮮的漁獲水產。和台灣相距千里之遙的挪威鮭魚,可以成功銷售國際,建立國家品牌和產銷模式,背後相當仰賴冷鏈的配銷保存技術;就連日系品牌的知名壽司店,也都採用挪威直送的新鮮鮭魚。顯見,台灣水產要進入國際,飲食文化恐怕不是主因,而是取決於有沒有完整的冷鏈。

事實上,台灣的農政單位、養殖業者、水產貿易商都知道,台灣農漁產業進入國際的眉角,關鍵就在於冷鏈技術的提升。在傳統市場上,我們的漁獲習慣都用碎冰送到市場,殺完包個塑膠袋就交給消費者,或許大家買回去不久就會直接料理,鮮度還可以維持。但是進入國際市場,這樣的包裝跟輸送方式,肯定是不行的。

水產品要銷售國際,最須克服的技術問題,就是怎麼保存新鮮的漁獲水產。(圖:台南市農業局提供)水產品要銷售國際,最須克服的技術問題,就是怎麼保存新鮮的漁獲水產。(圖:台南市農業局提供)

如果未來政府設的冷鏈加工中心建造完成,我們就可以想像,有朝一日,台灣養殖的虱目魚、石斑魚、白蝦、台灣鯛,從打撈上岸後,就進入俗稱「大冰箱」的冷鏈加工廠,在廠內進行清洗、加工、包裝到集中裝櫃。全程維持低溫作業,保持在最先新鮮的狀態,這樣就可以克服水產不易保存的問題、還能做得更衛生、更精緻。有了冷鏈技術,就算再遇到中國打壓,我們也可以憑藉冷鏈技術搭配貿易手段,開拓多元市場,擺脫對中國單一市場的依靠。

台南率先全國在將軍蓋第一座冷鏈加工廠,對漁民來說是一大福音。除了是把選擇市場的權力交還給漁民外,更重要的是夠過擴展市場來保證漁民的獲利,把傳統漁業養殖現代化經營,真正落實對於漁民的照顧。

(作者為漁民)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