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北人不吃米?失「常」的台北市文化

吳柏瑋

近期有一老屋拆除議題,在大台北的文化資產圈內鬧得風風雨雨、眾人皆知,起因為台北市政府拆除了位於杭州南路一段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米倉」,當文資守護人士發現「棟札」後,要求提供並且依法認定應被視為「新事證」而重啟文資審議時,文化局卻以該棟札並非「新事證」維持原決議「不具文資價值」,結果了這自昭和16年(1941)即存在於此的老米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光。(文資團體提供)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光。(文資團體提供)

細數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歷史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被留下來的文化資產多有「有名人加持」或「富麗堂皇」的特性,但筆者對於這此文化價值評估標準卻不以為然,只因這樣的文化價值認定偏離「文化」本身意涵;所謂文化,通俗來說可以是一個地區居民共同經歷或認知的過往歷史,並體現於建物、飲食與語言等表徵,簡單說,所謂「文化的本質」也就是「生活」,而且是常民的生活。

但我們卻在多次保存會議聽到,委員或市府認為因為「不夠有名」、「不夠華麗」而失去保存價值,比如新店十四張地區的劉姓家族古宅;劉姓對於大坪林庄的開墾與發展,有歷史上的重要定位,但在只在乎「有不有名」的文資委員眼中,這些屬於「地方的」、「常民的」歷史卻不具任何保存價值,甚至筆者曾在會勘大坪林圳開墾者的古墓時,文資委員說過「此人沒有功名、沒有官銜也不具全國性貢獻」,因此認為這個人的墓沒有價值。

再回到這次米倉的拆除,俗話都說「民以食為天」,在200餘年的開墾史中,「米」是不可或缺的糧食,而各地關於米的運輸、存放也都集結了百年來的先人智慧,這次被拆除的米倉,正是見證艋舺到錫口「米道」的重要場域;但很可惜的,我們可以從台北市政府的態度中看見,當柯文哲口口聲聲喊著「無城牆博物館」的同時,卻把這些在巷弄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逐一毀去,彷彿市府認知的文化不是「台北人的文化」,豈不諷刺又荒謬?

假若台北市府與文資委員持續抱持「名人加持」、「藝術價值」及「官銜」三大條件,那這樣的文化只會與人民越來越遠,拆了一個米倉,台北城的發展史也缺了一塊,難道柯文哲與這些文資委員們,都以為以前人不用吃飯,只要吃銅吃鐵就能活嗎?

(暗坑文化工作室執行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