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阿富汗—伊朗問題與英俄兩國

阿富汗的邊界劃分在伊朗、英國、俄國在阿富汗這個區域的政治角力下形成。到了1928年,伊朗與阿富汗自己進行邊界交涉,邊界大致在此時劃定,諷刺的是,這個邊界劃分看似兩個西亞國家對西方強權的抵抗,卻仍然沒有脫離強權所設定的框架,這是這時期(甚至到了21世紀)西亞國家無法甩開的問題。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阿富汗(Afghanistan)並不是原本就存在的國家,這地區早先屬於伊朗(Iran)勢力範圍,今日阿富汗東南西北的邊界,是之後才劃分出來的。阿富汗的邊界劃分也涉及到19世紀英國與俄國的「大賽局」(Great Game),即兩強權在中亞與西亞相互競爭的情勢。俄國從黑海(Black Sea)、高加索(Caucasus)、中亞(Central Asia)向南擴張,英國則固守殖民地印度、波斯灣(Persian Gulf)、紅海(Red Sea)、東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阿富汗這個國家就在伊朗、英國、俄國在阿富汗這個區域的政治角力下形成。

16世紀薩法維王朝(Safavid Dynasty)成為伊朗地區的新政治勢力,其東部領土涵蓋今日一部份的阿富汗、烏茲別克(Uzbek)以及巴基斯坦(Pakistan)。由於更東部的區域為蒙兀兒帝國(Moghul Empire)所有,不僅與薩法維有勢力重疊的糾葛,當地居民也受到大國勢力範圍競爭的壓力,以致於時常發起抵抗薩法維與蒙兀兒的行動。1722年,阿富汗地區的吉爾札伊(Ghilzai)部落往西前進,摧毀了伊朗首都伊斯法罕(Isfahan),終結薩法維王朝。但薩法維的殘餘勢力,來自今日伊朗東北方呼羅珊(Khorrasan)地區的阿夫夏爾(Afshar)部落,其領導人納迪爾汗(Nader Khan)擊退吉爾札伊領導人阿賀馬德(Ahmad)。1730年之後,阿賀馬德轉以坎大哈(Qandahar)為政治中心,建立了杜蘭尼王朝(Durrani Dynasty),「杜蘭」(Durran)一詞具有像「珍珠」一樣高貴的意涵。

阿賀馬德。(維基共享)

杜蘭尼軍隊隨後取得喀布爾(Kabul)與靠近伊朗的賀拉特(Herat),王朝的疆土範圍確立,但王室卻出現王位爭奪的情況。到了18世紀下半葉,杜蘭尼王朝已在隨時崩解的狀態。1797年,伊朗的新王朝-卡加(Qajar Dynasty)建立,卡加試圖恢復薩法維的疆土範圍,收復阿富汗地區就成了重要的任務之一。只是卡加此時卻是進退兩難,因為這個時期英國勢力已在亞洲海域壯大,卡加與杜蘭尼之間的衝突,導致阿富汗地區動盪,令英國警戒到這些問題可能將擴大至印度北方。與此同時,俄國也想將觸角深入中亞,英國認為俄國人會經由賀拉特跨越興都庫什山(Hindu Kush)而進入印度,這將威脅到他們在印度的優勢。伊朗任何收復阿富汗的意圖,英國都會認為背後肯定有俄國的支持,等同是俄國擴張的行動。

在保護印度的動機之下,英國必須拉攏阿富汗地區的勢力以加強控管。但並非所有阿富汗境內勢力都認同英國,也導致了1839年的第一次阿富汗戰爭,之後英國便扶植與他們有合作意願的阿富汗勢力。1854年,俄國為了防範法國對東地中海的滲透,雙方兵戎相向,英、法兩國聯合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對抗俄國,戰爭於1856年結束,是為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在戰爭初期,英國曾要求伊朗不得在此刻進軍賀拉特。然而,伊朗還是在1856年10月出兵,但遭到英軍擊敗。1857年3月英國與伊朗簽署的《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of 1857),其中一款條文要求伊朗不得再對賀拉特有任何企圖。克里米亞戰爭雖然遠在黑海(Black Sea)地區,是歐洲強權與鄂圖曼的糾紛,卻在伊朗與阿富汗之間掀起波瀾。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對伊朗的戰爭中都是戰勝國,自然就有權力把西亞地區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1857年英國與伊朗的《巴黎條約》只是勢力範圍的劃分,到了1871年9月英國駐伊朗公使與伊朗外交部長談妥了伊朗與阿富汗的邊界,以瓜德爾灣(Gwater Bay)做為伊朗與阿富汗邊界的南端,往北劃開了西斯坦地區(Sistan),到達科哈克水壩(Kohak dam)。英國派戈德史密斯將軍(General Frederick J. Goldsmith)處理邊界劃定事宜,但西斯坦區治安並不好,以致於接下來的調查工作難以進行。此外,卡加自王朝建立以來,一直有令不出首都德黑蘭(Tehran)的問題,邊界該如何劃分,地方官員也不願意接受英國的意見。戈德史密斯只好獨自進行,但也按照原本的計畫劃分了伊阿邊界。只是伊阿之間的競爭卻沒有因為邊界畫分而結束,1863年阿富汗領導人多斯特穆罕默德(Dost Mohammad)從伊朗手中「收復」了賀拉特。

伊朗與阿富汗地圖。(https://www.criticalthreats.org/)

1877年俄國與鄂圖曼再度爆發戰爭,俄國試圖拉攏阿富汗以加強對印度的壓迫,兩面出擊。俄國雖然戰勝,但面對其他強權的譴責,又隨著1878年7月由德國主導的《柏林條約》(Treaty of Berlin)簽訂,俄國失去在黑海與巴爾幹地區(Balkans)的優勢,英國在10月發動了第二次的阿富汗戰爭,試圖徹底瓦解俄國在各地區的優勢。此後,英國分好幾區段劃妥伊阿邊界。1889年,英國派駐在呼羅珊(Khorrasan)與西斯坦的領事擬定了阿富汗與伊朗的邊界北端,以賀拉特與哈希達丹(Hashtadan)之間的哈里河(Hari River)作為分界線。1896年,英國以科哈克往西北劃到馬立克西亞山(Malek Siah Mountain),線以西為伊朗,以東為阿富汗。1903年到1905年,又劃分了更往南的賀爾曼德河(Helmand River)下游地帶。

1919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沒多久,阿富汗國王阿瑪努阿拉(Amanuallah)發表獨立宣言,聲明將做為自由獨立國家,不承認外國特權。伊阿之間在1928年自己開始進行邊界交涉,顯示該時期西亞國家要擺脫歐洲強權壓迫、操弄的決心,同時還交由土耳其(Turkey)調查團來處理這次的邊界畫分,在哈希達丹與西斯坦之間劃出了400公里的邊界線,更表現出西亞的版圖要由西亞國家自己決定的態度。伊阿邊界大致在此時劃定,諷刺的是,這個邊界劃分看似兩個西亞國家對西方強權的抵抗,卻仍然沒有脫離強權所設定的框架,這是這時期(甚至到了21世紀)西亞國家無法甩開的問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