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超A評論》日本大學的地方貢獻

日本大學近二十年逐漸在研究、產學合作與提升學生的就業力上,因著政府政策與企業需求,而有明顯的轉向,與台灣當前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深化大學與社會連結的情形相符。然而,早在地方貢獻此一概念出現之前,日本政府早已根據地方發展與企業需求,開始推動地方創新,儘管這種合作機制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而衍生出不同目標的變形,但其脈絡發展均有高度的相關性。

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十月份的《日経》相關雜誌《全球在地》(日経グローカル/日經Glocal)374期報導了一則訊息:《日本經濟新聞》針對全日本755所國立與私立大學進行了「地區貢獻」調查,以瞭解大學如何為當地社區做出貢獻。主要的調查項目包括大學對於地方區域社會相關的貢獻、與自治體和企業合作的推進,另外也加入SDG(可持續發展目標),在這個排行中,第一名的是信州大學,該大學在2015年的調查時即高居第二,前十位依序為大阪大學、德島大學、島根大學、名古屋市立大學、宇都宮大學、金澤大學、琉球大學、熊本大學、鹿兒島大學。

今年5月《日経》也曾進行的人力資源與大學形象調查了主要上市企業人資招募學生就業決定的情形,事後還根據此一調查出了一本以就職力排名來決定大學就職排名(《価値ある大学2020年版~就職力ランキング》),根據這個排名九州大學掄元,其後分別是京都大學、大阪大學、東北大學、廣島大學、宇都宮大學、橫濱國立大學、筑波大學、東京海洋大學、大阪府立大學。

以上兩個排名放在一起看,可以看出國家的教育改革、社會需求與新研究領域的開發的長期推動下,已經大幅改變了傳統的日本大學在社會所扮演的功能,整體而言,國立大學較在地域貢獻度上尚有較大的進步空間,但在就業上國立大學仍有優勢,日本西部地區的大學地方貢獻度又比東部高。

日本國立大學較在地域貢獻度上尚有較大的進步空間,但在就業上國立大學仍有優勢,日本西部地區的大學地方貢獻度又比東部高。(kyodonews)

日本大學近二十年逐漸在研究、產學合作與提升學生的就業力上,因著政府政策與企業需求,而有明顯的轉向,與台灣當前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深化大學與社會連結的情形相符。然而,早在地方貢獻此一概念出現之前,日本政府早已根據地方發展與企業需求,開始推動地方創新,儘管這種合作機制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而衍生出不同目標的變形,但其脈絡發展均有高度的相關性。

約莫2000年左右,日本在第一個「失落的十年」早已面臨進入後工業社會後的社會危機,該時以「情報化社會」為基礎的知識經濟運作居於全球領先群的日本,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持續創新的活力,作為之一是強化與創新高度相關的「非經濟因素」。這個討論往往為主流學界所忽略,主因在於「創新」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在全球化的脈絡下,過往由國家所驅動國家創新體系逐漸為以企業為核心,以地方為基礎的區域創新體系所取代,據此,依賴地理上相互分工與關聯的生產企業、研究機構與地方治理安排構成新的「區域知識經濟空間」的重要性,或是英國社會學者 Jessop 所稱的「熊彼德式工作福利後國家體制」(Schumpeterian Workfare Post-national Regime)的發展基礎(Jessop, 2001; Jessop, 2002),就提供了大學與企業結盟介入地方創新的空間。而東亞發展型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早在2000年以後,就開始鼓勵大學投入地方發展的可能性。

代表政策為2001年由經產省推出的「產業群聚計畫」(産業クラスター計画),由區域取代中央做為「創新政策」的執行單位。這個計畫參照是歐洲在1990年代的實驗。該時德國於1995年到2005年期間,即在聯邦研究與教育部(Federal Ministry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BMBF)的主導下,以7千5百萬歐元預算投入以應用為取向的生技研究。相類似地,芬蘭政府亦由「內政部」與「貿易暨產業部」主導,透過13個區域群聚的選擇,以5億7千8百萬歐元預算投入「芬蘭專業中心計畫」(Finnish Center of Expertise Program),強化芬蘭地方研發活動的合作。

在經產省擘畫的「產業群聚計畫」中,初始即高舉「以拉進新產業為方向所推進的產業群聚」,在生技與IT產業為重心下,以區域為核心,透過中小企業、產學合作與大企業等關係建立協力,發展以全球市場為方向之新技術。其中,產業群聚應具有6大支持功能:網路形成、研發支持、企業創立、市場行銷、管理、培養人力資源。基於此,經產省選訂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與沖繩等9個區域的19個群聚,以生技、IT、製造與環境4大產業為核心,全面性地推進產業群聚(高橋洋, 2009)。

東亞發展型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早在2000年以後,就開始鼓勵大學投入地方發展的可能性。(kyodonews)

與此同時,文部科學省亦提出「知識群聚」計畫,其目的則以區域大學暨公立研究機關為核心,以各地方自治體需求為導向,進行各種在地知識的創造。此一計畫施行自2002年起執行5年,每年投入60億日元預算,由各地方自治體之「科學技術關係財團」為創新育成事業的計畫執行主體。計有札幌、仙台、長野/上田、濱松、關西、京都、關西地區(大阪府、神戶市)、廣島、高松與九州地區(福岡、北九州)等12地區10群聚來作為計畫實施對象(山﨑朗,2003; 石倉洋子,2003)。

在經產省與文科省的支持下,各種產學官合作大舉開展。以做為日本半導體產業的九州為例,該時日本半導體產業面臨台韓半導體興起的強勢競爭,紛紛轉型為3C家電用品、手機與PDA與汽車等行動化、多機能化與小型化的半導體晶片發展,在此背景之下,SoC、SiP與大型積體電路(LSI)的開發益形重要。為此,日本11家半導體大廠共同出資成立尖端SoC基礎技術開發會社ASPLA,並且各大半導體公司與外國大廠合作,以取得新的生產技術。三菱電機與三星電子就行動電子進行合作,東芝則與SanDisk就快閃記憶體進行共同開發,東芝半導體北九州工廠於2003年起設立開發中心,從事類比設計與光電設備的電路設計。

另外,為了新技術的開發,成立了「財團法人北九州產業學術推進機構」(Kitakyushu Foundation for the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FAIS),積極的推動北九州知識群聚的運作。最重要的工作,即是推動「北九州學術研究都市」的成立,福岡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北九州市立大學、九州工業大學大學院、早稻田大學總合研究中心、GMD-Japan研究所、英國Cranfield大學北九州研究所、福岡縣再循環總合研究中心紛紛進駐,從事包括無晶圓(fabless)設計等技術的發展,使得「北九州學術研究都市」成為聚合4所大學成立的創新學門大型知識群聚園區,透過知識群聚創成事業機制成立,有效轉移學術研究都市工作成果為業界所用。

歷經二十年的發展,日本大學地方貢獻的重要性一再提高,各種因應地方發展需求而成立的「地域系學部」(包括地域科學部、地域教育文化學部、地域設計科學部、地域創造學部、地域資源創成學部、創生學部、都市科學部、國際地域學部、人間社會學部等)亦成為大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當年由文部科學省鼓勵日本各大學針對地方合作與發展所成立的「大學COC事業」(COC是Center of Community縮寫)所扮演的經濟性角色愈來愈吃重,從當年單純的連結地方、培養地方人才進化為提升與創造地方自治體就業僱佣總額,對日本大學的發展已形成具體影響,或許這也是當前台灣大學社會責任未來發展可資思考的參照方向。

參考文獻

山﨑朗,2003,〈地域産業政策としてのクラスター計画〉, 石倉洋子、藤田昌久、前田昇、金井一頼、山崎朗編,《日本の産業クラスター戦略 : 地域における競争優位の確立》,東京:有斐閣。

石倉洋子,2003,〈今なぜ産業クラスターなのか〉, 石倉洋子、藤田昌久、前田昇、金井一頼、山崎朗編,《日本の産業クラスター戦略 : 地域における競争優位の確立》,東京:有斐閣。

高橋洋,2009,《イノベーションと政治学:情報通信革命「日本の遅れ」の政治過程》,東京:勁草書房。

Jessop, Bob. 2001. The Future of Welfare State. Oxford: Polity.

Jessop, Bob. 2002. 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Oxford: Polity Press.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