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魔幻拉美》紋身女傳奇

就在她要被處決的前一晚,神祕女子向獄卒要了一塊木炭,靈巧的手在牆壁上揮灑…… 不久後便畫出一艘帆船在寧靜的大海中航行。神祕女子儼然藝術大師,得意地凝視著自己的作品,突然,她跳上船,揚帆而去。

陳小雀

西班牙征服者(Pedro de Alvarado y Contreras,1485-1541)於1524年征服瓜地馬拉,同年建立瓜地馬拉聖地牙哥(Santiago de Guatemala)。由於馬雅部落不斷起義,聖地牙哥城幾經破壞,直到1542年才正式建城,並於1566年更名為「瓜地馬拉騎士聖地牙哥至聖至誠之都」(Muy Noble y Muy Leal Ciudad de Santiago de los Caballeros de Guatemla)。1773年,瓜地馬拉發生大地震,幾乎震垮瓜地馬拉城,殖民政府於是遷都至鄰近谷地,建立亞森西雍(Guatemala de la Asunción),即今日的瓜地馬拉城,而原來的舊都則簡稱為「古城」(Antigua,又譯為安地瓜)。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不論舊都、抑或新都,瓜地馬拉城係「新西班牙」的第二大城,是僅次於墨西哥城的商業重鎮,殖民政府在此設置行政中心、宗教法庭與軍事指揮部。瓜地馬拉城堪稱最具天主教色彩的美洲城市,許久修會團體紛紛進駐,教堂、修道院處處可見。在天主教教會的宰制下,宗教法庭凌駕一切,宗教法庭又可譯為宗教裁判所,其權責主要防範異端,嚴懲異教徒。然而,瓜地馬拉社會仍悄悄受到馬雅文化的濡染,因而誕生許多傳奇與怪譚。

其中,〈紋身女〉(La Tatuana)為一則與女巫有關的傳說。

據說,有一名手臂上刺有一艘帆船的神祕女子,而她就搭乘同樣的船從遠方來到瓜地馬拉,卻不需停泊海岸,利用幻術即可進入瓜地馬拉城。一如其他異鄉人,神祕女子借住在城內的奧古斯汀修道院。每當神祕女子在街上漫步,她的美貌及風姿總會引起街坊婦女的側目,王公貴族卻頻頻向她獻殷勤。一天,神祕女子想以賖帳方式向雜貨店老闆娘買麵包,雜貨店老闆娘不肯,神祕女子於是以一塊牛皮做為交易,並教老闆娘如何在夜晚施法,以挽回丈夫的心;不久後,離家的丈夫果然回心轉意。事後,神祕女子有意拿回那塊牛皮,但雜貨店老闆娘怕再度失去丈夫而拒絕,並向宗教法庭告密,指控神祕女子是女巫。

〈紋身女〉是一則與女巫有關的傳說。(圖:網路)〈紋身女〉是一則與女巫有關的傳說。(圖:網路)

在中世紀的歐洲,數以萬計的女巫被污名化而遭火刑,即所謂的「獵巫行動」。

「獵巫行動」隨著天主教文化進入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導致不少未皈依天主教的原住民祭司紛紛被燒死。亦即,火刑是天主教處決異教徒的方法。神祕女子被視為女巫而被關進主教堂區的小牢房,在她被處決的前一晚,神祕女子向獄卒要了一塊木炭,她先將木炭放在雙手中撫摸把玩,溫柔的雙手彷彿在情人身上游移,接著以靈巧的技術在牆壁上揮灑…… 線條在指尖流動,圖案漸漸清晰:一艘帆船在寧靜的大海中航行。作品完成後,神祕女子儼然藝術大師,得意地凝視著自己作品,突然,她跳上船,從牆壁上消失。正如她來時的方式,載著她離開的船也不必停靠任何港口,一切全賴幻術。神祕女子藉圖騰逃過火刑,因此被稱為「紋身女」。

「紋身女」傳說有多個版本,另外有一個版本出自瓜地馬拉作家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Ángel Asturias,1899-1974)之手。阿斯圖里亞斯於196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他的第一部作品《瓜地馬拉傳奇》(Leyendas de Guatemala)裡,即收錄這則神奇的故事,不過情節略為不同。

阿斯圖里亞斯於196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他的第一部作品《瓜地馬拉傳奇》裡,即收錄「紋身女」這則神奇故事。(IberLibro.com)阿斯圖里亞斯於196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他的第一部作品《瓜地馬拉傳奇》裡,即收錄「紋身女」這則神奇故事。(IberLibro.com)

阿斯圖里亞斯的版本以馬雅長老和女奴為主軸,馬雅長老遭指控為巫師,女奴則被當成魔鬼附身,兩人因而被判處火刑。在行刑前一晚,長老以指甲在女奴的手臂上刺了一艘帆船,告訴女奴一旦面臨危險,只要在牆壁、或地面畫下一樣的帆船,並閉目冥想,即可搭著這艘船脫離險境。女奴遵照長老的指示,果然揚帆遠去;翌日,獄卒發現牢房內僅剩長老一人。

阿斯圖里亞斯藉長老的神蹟重塑馬雅文明,紋身女代表被殖民的社會,帆船則象徵衝破海洋禁忌、追求自由。亦即,在文化霸權的宰制下,肉體可以被束縛,靈魂卻依舊自由自在,而這樣的思維貼切地反應出今日拉丁美洲的特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