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3月初,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王儲薩爾曼(Salman)出訪英國,與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Elizebath II)及首相梅伊(Theresa May)會面,但場內和諧,場外火爆,場外的抗議者痛陳沙烏地對葉門的戰爭草菅人命、罪孽深重。只是,無論反對人士有什麼意見,政治現實總是與理想的烏托邦有著極大的差距。況且,沙英高層的會面,很明顯透露出時代在變、世界的走向也不同了。
沙烏地建國於1932年,距今時間並不算長。但紹德(Saud)家族在阿拉伯半島,自18世紀以來就已有重要地位。紹德家族借重了瓦哈卜(Wahab)要正本清源、反璞歸真的主張,並藉以做為在阿拉伯半島上擴張的合法理由,發起人人聞之色變的「瓦哈比運動」(Wahabi movement)。由歷史觀之,任何新勢力在初崛起的情況下,對四周發起燒殺擄掠是必要之惡。無論瓦哈卜的出發點是否正確,可能都與北方來自伊斯坦堡(Istanbul)的鄂圖曼有關。鄂圖曼勢力到了16世紀後便形成掌控歐亞非三洲的帝國。而且,在鄂圖曼擁有伊斯蘭聖地麥加(Mecca)之後,鄂圖曼君主多了所有穆斯林領導人「哈里發」(Caliph)的頭銜。在瓦哈卜與紹德家族攜手在半島上擴張時,曾批判過鄂圖曼君王是異端。就宗教解釋而言,「哈里發」只有7世紀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之後的四位人選具有正統地位,瓦哈卜藉此批判鄂圖曼君主竟自稱哈里發;而從政治性質來看,紹德家族不滿的是北方的突厥人對半島阿拉伯人所造成的威脅。
沙烏地王儲薩爾曼出訪英國,與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及首相梅伊會面,但場內和諧,場外火爆,場外的抗議者痛陳沙烏地對葉門的戰爭草菅人命、罪孽深重。(AFP)
紹德家族所建立的王國,發展在20世紀初期最為穩定,這也令英國相當警戒。特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佔據了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就必須與紹德王國劃清勢力範圍,像是現今伊拉克南方與沙烏地的界線就是一例。而1924年紹德王國擊敗原本掌管麥加的哈希姆家族(Hashmite),開始成為半島上的主人,國家也改稱為沙烏地阿拉伯。
英國長久以來控制西亞地區的發展,儘管早期紹德家族與英國並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但想必早已不滿英國在這區域的橫行霸道。於是,沙烏地在建國後沒多久,就與亟欲在西亞發展的美國一拍即合。美國原本在西亞沒有影響力,但二次大戰期間、甚至戰後,美國已取代英國成為另一個實力涵蓋大半世界的強國。石油爭奪是主要因素,英國擁有伊朗石油,而美國與沙烏地建立關係其中也有石油利益的考量。隨後,英國在20年左右的時間內迅速失去對西亞的影響力,也導致這個時代人們多數探討的是美國與西亞地區的關係,忽略了其實對西亞近代歷史發展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英國,美國只是扮演收割派的角色而已。而英國也就這樣江河日下,再也沒有國力上升的機會,頂多在80年代扮演讓歐洲統合窒礙難行的棘手角色。近幾年,英國因為2005年7月7日的倫敦爆炸案、2011年年底與伊朗斷交、2017年9月倫敦地鐵爆炸案等等,與西亞地區沾上一點邊,卻沒有能力做些回應。
世界局勢正在轉變之際,或許世人還習慣於西方的價值觀,但難掩西方勢力逐漸衰微的事實。像是1979年之後相當敵對美國的伊朗,似乎並沒有因為國際輿論的謾罵、經濟層面的制裁,就因此失序大亂而喪失國家競爭力;長期遭到忽視的巴勒斯坦,也已開始有不少人塑造輿論來聲援,批判以色列的聲音也越來越常見。美國在2001年對阿富汗、2003年對伊拉克的侵略,事後的發展也不是美國所想要的。而主流輿論批判的敘利亞阿薩德(Assad)政府,也沒有因為多國聯合部隊的攻擊垮台。近幾年沙烏地對葉門的戰爭,代表了沙烏地在半島上的影響力更加確立,往後葉門的問題會如何發展,或許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沙烏地將如何解決紛爭。而美國與沙烏地關係友好,當然也不會對沙烏地進行制裁,這背後也帶有美國無力處理葉門問題的意涵。
沙烏地對葉門的戰爭,代表了沙烏地在半島上的影響力更加確立,往後葉門的問題會如何發展,或許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沙烏地將如何解決紛爭。(EPA)
這時沙英再度碰頭,不代表英國有取代美國地位的機會,英國也不可能再重現帝國主義時期主導西亞國家的局面。反而展現出沙烏地有能力影響西方的發展,例如沙烏地將與英國合作的經濟計劃,也如幾天前兩國的天價戰鬥機交易。沙烏地的資金是英國在脫歐之後的一條經濟出路。沙烏地在此時,表現出選擇合作對象的主導權,看來美國大概也難以再掌握沙烏地往後的發展方向。固然美國現在仍然是沙烏地的「老闆」,但是世界局勢已與以往大不相同,美國不再是超級霸權,長久以來受到美國影響的國家與地區,無論是友好或是對立,慢慢不再有必要仰美國鼻息,而英國可能就此成為沙烏地的小老弟,過去日不落國的霸氣已難重現。今日,許多亞洲國家在經濟實力已遠高過西方國家,很多人批判這是財大氣粗,有錢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上個世代的西方帝國主義國家,不也都是在幾百年前搶了亞洲一些小港口才開始奠定基礎,「有錢」之後才發展成政治與軍事強權。
這是世界局勢正在轉變的時刻,以往人們眼中所謂的第三世界,已不再那麼貧窮落後、動盪不堪。沙烏地此時已不像18世紀擴張之初需要對外征戰,留下令世人批判的印象。處理葉門戰爭,只是沙烏地發展路上的小石子而已,重點在往後對更大的世界市場,不只石油,而是更令人難以抗拒的多元經濟吸引力。
沙英會外抗議的聲音固然有理,但再言之成理也擋不住現實利益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