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華
龐大軍費隱晦,引發外界疑慮
今(2018)世界各大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紛紛推出自己的年度軍事預算。2018年3月5日中國財政部在《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指出,2018年,中國國防支出將增長8.1%,約增1750億美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並建立強大而紮實的現代邊防海空防空」。對於軍改,李克強表示,「減少解放軍人力從230萬減少30萬人措施已經完成」。關於軍費支出,李克強解釋,「過去5年在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下,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有效遂行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搶險救災、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基本完成裁減軍隊員額30萬任務,軍事裝備現代化水準顯著提升」。中國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表示,「新增國防預算有一大部分是為了彌補過去對軍事支出的低投入,並將用於升級國防裝備、提高軍人及基層部隊的生活條件和訓練環境」。
一些國際專家評估,中國軍費實際支出可能包括武器及科技研發(航艦、核動力航艦、新的匿蹤戰機、網路戰、太空戰、人工智慧等)、國外採購、人事等費用。解放軍雖然裁軍30萬,仍有200萬人力,中國公佈軍費預算被低估,實際支出約增加25至50%,總額恐超過2000億美元。
中國日益強大軍事力量衝擊一些國家的國家利益,例如去年12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erbert McMaster)表示:「俄羅斯、中國正在破壞二戰後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秩序,以犧牲美國及其盟友為代價推進他們自己的利益。伊朗、北韓侵犯鄰國主權,尋求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向其他國家輸出恐怖主義。…. 面對今天的威脅將要求我們恢復戰略信心」。今年中國軍費創新高,主要原因是除了因應美國川普政府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之外;裁軍30萬後,多餘的人事經費轉移於武器研發及採購更先進的裝備上。
中國解放軍自1949年至2016年以來已有9次調薪,軍人薪資已高過一般公務員。在高度城市化的中國社會,解放軍不得順應社會變遷,改善軍事人員生活條件與社會保障。(EPA)
為什麼是調漲軍費而不是縮減經費?
依據過去經驗來看,解放軍自1979年懲越戰爭之後,再也沒打過戰爭,而且當時解放軍也不算真正的打贏這場戰爭,之後才意識到開始推動軍事改革。改革初期,僅針對地面部隊裁軍,解散一些單位,步兵編隊等,這些措施卻大大縮減了軍費支出,有多餘的資金可以使用,解放軍也有了經濟活動的自主權力,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但卻為貪腐問題埋下了地雷。
在解放軍發展史上,解放軍通常將軍事與非軍事經濟功能結合,配合改革政策,軍隊必須建立自己的軍工企業,包括工業、企業、金融、貿易、投資公司、連鎖酒店餐館等。有段時間國家在軍費財政短缺,但也成為「貪腐」的不良後果。
1998年開始,解放軍軍事支出快速增加,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下令減少軍事企業商業活動。當時,軍隊業務增加,軍費也隨之增加,但軍人薪資津貼待遇嚴重落後於一般國民經濟薪資水平。歷經十幾年軍事改革,解放軍軍事教育水準明顯提升,薪資也隨之提高,跟上經濟成長腳步。1949年至2016年以來已有9次調薪,軍人薪資已高過一般公務員。在高度城市化的中國社會,解放軍不得順應社會變遷,改善軍事人員生活條件與社會保障。
21世紀初期,解放軍海陸空任務不多,戰機飛行員年飛行時數每年100至150小時,軍艦很少出海,地面部隊也不經常進行大規模演習。解放軍試圖調整軍事任務與美國日本先進國家水準,在軍事現代化條件改善之下,戰機飛行員飛行時數已可超過200小時。海軍從近海艦隊發展成遠洋藍海艦隊,幾年來已走過非洲、黑海、波羅的海、甚至到拉丁美洲等範圍。地面部隊,每年都有不少場跨區乃至於跨國軍演。
李克強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並建立強大而紮實的現代邊防海空防空」。對於軍改,李克強表示,「減少解放軍人力從230萬減少30萬人措施已經完成」。(AP)
軍費增加與技術能力提升環環相扣,中國期許成為新型超級大國,軍事能力勢必隨之提升。隨著中國發展一帶一路發展,試圖改寫世界經濟中心,中國也不得不面臨成為一個新軍事超級大國的挑戰。2017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9大公開誓言,「打造解放軍成為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成熟一流軍隊」。解放軍軍事改革重點將加強軍事科學技術創新、軍隊管理,尤其是透過科技與軍民融合發展,這才是中國解放軍能夠打勝仗的關鍵。
科技發展已成為解放軍轉型的動力。創新技術一旦用於軍事目的,就會連帶影響軍備、作戰訓練體系與思想文化的改變。目前,世界主要國家推動資訊科技革命,加速新一輪軍事變革。例如,美國陸軍實施「第三種抵消戰略」試圖塑造新的技術優勢。如果中國不在國防領域發展科技創新,這會造成與其他國家的技術差距,不利於國家在競爭優勢。科技創新成為現代戰爭勝利關鍵要素,因此,當代中國軍事改革政策強調科技強軍,引入創新技術,打出「資訊化帶動機械化,以機械化促進資訊化,促進軍隊資訊化加速發展」口號,引入先進作戰戰略與戰術,從外國進口大量武器裝備,軍費自然也必須增加。
另一方面,解放軍在研發先進武器上得一些成果,也能外銷,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研究,比較2007年至2011年以及2012年至2016年兩個五年期間,中國出口量成長74%,主要市場在亞洲與非洲國家,主要買家是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及其他非洲國家,2015年中國成功進軍祕魯。根據美國國防部報告顯示,2010年至2014年中國武器的銷售額約為150億美元。中國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場市占率從3.8%提高到6.2%。只是中國雖具有武器出口能力,明顯銷售額無法平衡龐大的軍事支出。
中國期許成為新型超級大國,軍事能力勢必隨之提升。隨著中國發展一帶一路發展,試圖改寫世界經濟中心,中國也不得不面臨成為一個新軍事超級大國的挑戰。(http://nationalinterest.org/)
中國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外,第三大的軍事大國,儘管軍費小於美軍四倍,國防預算重點著重在陸海空軍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根據外界評估,中國戰機全面機械化將至少需要10年,中國軍工複合體雖然掌握了大部分軍事裝備生產,中國完全自主發展國防工業,減少武器進口,仍需克服缺乏關鍵技術問題,例如,解放軍研發第四代戰鬥機比如殲-11(J-11)、殲-10(J-10)、殲-16(J-16),數質量已具優勢,解放軍研製的一款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J-20)也已服役。俄羅斯軍事專家認為,殲-20引擎是薄弱環節,目前採用俄製AL-31引擎,未來應該會採用AL-41。引擎是俄羅斯提供的,中國只進行了組裝調試。中國嘗試為殲-20量身訂做渦扇-15(WS-15)引擎曾發生爆炸事件,至今還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據俄羅斯紅星電視台(Zvezda)報導指出,「中國大量仿製俄羅斯各種武器裝備,但由於質量和技術指標仍達不到要求,只好繼續從進口」。解放軍軍事成本取決於採購成本而定。
背後的政治意涵
中國實施的軍事改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國領導賦予人民解放軍任務的新性質有關。反映中國經濟、科學技術發展,同時藉由改革給予中國當局打擊腐敗正當的理由,貪腐不僅危及經濟也關乎中國政治穩定程度。
增加軍費與中國國家主席與副主席任期修改之憲法修正案有關,如無意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將能夠無限期任職。外界解讀,習近平想為中國創造一個新的局面而創造的特殊條件,如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大權掌握。當全世界在討論中國憲政創新,在社交網絡媒體出現大量「皇帝」諷刺字眼時,對習政權來說,這不但可以打破集體領導制度,更可強化黨政政治意識形態控制軍隊,掌控軍權。由戰略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從中國軍隊組織結構到戰略、戰術層級的變革,有助於軍隊永遠忠誠於中國國家政治體系以及中央領導。這應該是習近平心底深處最真實的聲音,而不是只是想風光做一輩子皇帝這麼簡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