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翰
1947 年 2 月 28 日午後,一張蔣介石的手諭乘著專機來到臺灣,行政長官陳儀隨即下令:「臺省防共素嚴,惟廿七日奸匪勾結流氓,乘專賣局查禁私烟機會,聚眾暴動,傷害外省籍人員。」全臺正式開始戒嚴。
戒嚴或許讓臺北暫時噤聲,卻停不下全臺灣人的腳步,一場爭取臺灣人權利的行動在此刻遍地開花。
陳儀,浙江人,1945年以臺灣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身份來臺。【圖片來源】轉引自鍾逸人,《辛酸六十年─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回憶錄》(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8),頁433。
臺灣人當家做主的訴求:臺中市民大會
1947 年 2 月 27 日,一名臺北婦人林江邁被緝煙員打傷,引發民眾不滿與員警產生衝突,一旁的陳文溪遭流彈誤殺。然而,當局不只不緝捕兇手,甚至驅逐現場的臺灣人,引發群眾於隔日(2 月 28 日)一早在行政長官公署前陳情抗議。但抗議群眾所訴求的公平正義,卻換來機槍掃射的慘劇,一場動員全臺的民主運動正式揭開序幕。
版畫家黃榮燦於1947年4月製作的《恐怖的檢查》,描寫2月27日私煙查緝的情況。(Source: Wikipedia)
消息很快地傳到臺中,3 月 1 日的一早,楊逵、鍾逸人、葉榮鍾等人便開始籌備臺中市民大會,他們計畫讓憤怒的群眾各抒己見,更重要的是他們打算集結人民的力量向當局──尤其是對當時的國民政府──要求給出一個合理的交代。
隔天,臺中戲院聚集了來自各方的代表人物,像是過去「一心隊」總隊長高兩貴、「人民協會」的謝雪紅、「一陽週報」的楊逵、「前日軍陸軍囑託」鍾逸人,以及省立農學院、臺中一中、臺中師院的學生等等。此次活動的靈魂人物──楊逵上臺演講後,這次的市民大會正式開始。
「日本人統治時臺灣人被視為次等公民,到國民政府統治時『阿山』則罵臺灣人是『日本人的奴隸』。若不是他們,我們會成為『日本人的奴隸』?如今他們處處恥笑我們,侮辱我們,為什麼我們臺灣人要給他們糟蹋?」一位學生代表在臺上述說著國民政府統治以來臺灣人長期遭受的怨氣,說完臺下群眾紛紛表示認同。
臺中座,1908年落成,1936年新修落成,不只是播映映畫,更是各項活動舉辦處。國民政府統治後,改名為臺中戲院。【圖片來源】〈新築成つた臺中座〉,《臺灣日日新報》1936.06.20,第五版。
臺中座位於榮町(今繼光街)。【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中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ainan.aspx(2017/10/16瀏覽)。
「臺灣人已經被欺壓太久了」在這次的市民大會後,群眾們凝聚出共識,「這次更是『半山』帶著『阿山』欺負臺灣人,如果臺灣能夠取得自治,就不需要再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所謂「阿山」就是來臺統治臺灣人的中國人,「半山」則是指日治時期旅居中國而此時又回來幫助中國人的臺灣人。阿山靠著半山統治臺灣人,另一方面半山則靠著阿山給予的權力,掌握臺灣資源。在這樣的結構下,臺灣人始終受到歧視。
與此同時,軍方奔波於臺中各地紛起的抗議事件,並頻頻對空鳴槍示威,要求民眾解散。但此舉反而使群情更加激憤,尤其群眾們得知臺北行政長官公署前抗議民眾遭到射殺,更感到中國來的統治者野蠻與不講理,下定了臺灣自治的決心。
維持治安的民主保衛隊
臺中民眾迫切地想趕走坐擁權力的中國官員,與多處的官邸守軍產生衝突。其中,在臺中縣長劉存忠官邸內針鋒相對的情況,可謂一觸即發。
群眾來到臺中縣長官邸抗議,準備衝進宅邸將劉存忠抓出,沒想到第一批衝入的青年遭到埋伏的保鑣射殺。霎時間眾人都停下腳步,部分血氣方剛的青年甚至到消防隊商借消防車,企圖裝滿汽油衝撞官邸。若此行成功,必然造成莫大的傷亡。
民眾的領導者聞訊後陸陸續續趕到現場,鍾逸人迅速穩定現場秩序,安撫群眾情緒,多次強調這次的行動不是同歸於盡,是要向國民政府要求臺灣自治;另外,政商關係良好的謝雪紅則自告奮勇要入屋內勸說劉存忠。
依靠著謝雪紅廣闊的交友人脈,總算成功將劉存忠勸離官邸並在保護下送往安全處所,即將爆發的衝突就在劉存忠離開後平安落幕。然而,臺中各地駐軍與民眾激烈的抗爭並未因此停止,槍聲響徹整個臺中市區,當晚的臺灣徹夜難眠。
鍾逸人看過許多的衝突現場後,他認為民眾生活在軍隊威脅的恐懼中,而這種恐懼又刺激民眾變得更為激進,事件往往因此而被擴大,傷亡反而增加。
隔日(3 月 3 日),為了保護民眾安全,鍾逸人整合了臺中師範學院的老師、職員,以及來自各方學生,設法取得散藏臺中各地的軍備資源,成立「民主保衛隊」。他們逐步吸收群眾的力量,透過統一的指揮維持地方秩序。
「民主保衛隊」的訴求迅速獲得來自各方認同,臺中女中、臺中省立醫院的護士與女學生紛紛加入製作飯糰與救護訓練,形成民主保衛隊後備補給的重要支援。此外,主要由原住民青年組成的埔里隊,也憑著較高的戰鬥力攻下了臺中干城營區,讓民主保衛隊做為基地,自此民主保衛隊逐漸茁壯。
干城營區位於臺中火車站的東北方,日治時期為陸軍營區,後由國軍接手。【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中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ainan.aspx(2017/10/16瀏覽)。
守衛鄉土的部隊:二七部隊
3 月 4 日,「民主保衛隊」的規模已經從數十人擴大到 430 人的隊伍,軍隊裝備也已經齊全。鍾逸人稍為考察部隊的情況,便決定進行編組,成立 5 個中隊、1 個自動車隊,以及 1 個衛兵分隊。
下午,鍾逸人在司令台上集合部隊,對著眾人慷慨激昂的陳詞:
「事件的發生是 2 月 27 日晚,並不是陳儀所誣指的 2 月 28 日上午,所謂『暴徒』包圍長官公署而起。為了抗議糾正陳儀的顛倒是非,和強調紀念這個血淋漓的「二‧二七」晚,臺灣同胞被慘殺的日子,有必要將本部隊改作『二七部隊』。」
之後,鍾逸人再次強調抗議的政治訴求:「希望他們(國府)准許我們臺灣能如愛爾蘭之於英國那種地位,至少我們也必須擁有三個師團的兵力,以作為談判的籌碼。」
二七部隊除了守護人民安全、抵抗國軍的鎮壓外,完全不曾主動攻擊政府軍隊,他們的訴求是與國民政府談判。二七部隊吸引了各地的退伍軍人與學生組織加入,部位迅速的擴張,身為部隊長的鍾逸人也隨即請託曾是日本海軍特別志願兵的黃金島成為「警備與訓練指揮官」,並邀請曾任《和平日報》記者的蔡鐵城組織宣傳部。從宣傳、訓練到動員,二七部隊儼然成為一個運作順暢、有紀律、有規劃的民間部隊。
除了二七部隊,臺中也有其他組織用自己的方式面對二二八事件。像是林獻堂等人在臺中組織「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希望能與當局協商;謝雪紅以「人民協會」與國軍對抗,但最後也加入二七部隊;另外,楊逵夫婦雖然未加入二七部隊,但他們持續以「一陽週報」宣傳守護臺灣的理念,促使各地有志之士紛紛到臺中加入二七部隊。
雖然每個組織的運作方式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訴求──希望帶領臺灣人脫離中國人不公平的對待,甚至希望能由臺灣人來治理臺灣人。
楊逵(左),臺南新化人,與夫人葉陶一同搬至臺中,並於戰後創辦「一陽週報」。【圖片來源】轉引自鍾逸人,《辛酸六十年─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回憶錄》(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8),頁433。
3 月 9 日,遠在南京的政府調派了軍隊二十一師來臺鎮壓混亂的情況,二十一師迅速掃蕩臺灣各地的反抗勢力,由於敵我實力懸殊,鍾逸人決定保留實力,緊急帶著二七部隊撤入埔里,減緩臺中都會區受到的波及。雙方在埔里進行多次的對抗,最終在 3 月 16 日這天的埔里烏牛欄吊橋,二七部隊與二十一師展開激戰,槍響自早而晚未曾停歇,最終彈盡糧絕,二七部隊宣布解散。
這並不是一次的「顛覆國家的叛亂行動」,而是臺灣人民為了保衛家園、保衛鄉土、追求自己權利的一次抗議行動。統治政府企圖鞏固自己的權力,才將它扭屈為叛亂而執行殘暴的鎮壓。也許最終結局並不盡如人意,但歷史上永遠抹滅不了──這是「臺中的二二八事件」,是臺中民眾追求自主而奮鬥的故事。
參考資料
1、鍾逸人,《辛酸六十年─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回憶錄》,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8。
2、陳芳明,《落土不凋的雨夜花─謝雪紅評傳》,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
3、侯坤宏,〈重探「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角色〉,《臺灣史研究》21卷4期(2014.12),頁1-56。
4、林元輝編,《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彙編》1-4冊,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
5、陳佳宏,〈二二八事件與國民黨政府在臺權力之鞏固〉,《師大臺灣史學報》8期,頁27-64。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這是「臺中的二二八」,一場臺灣人守護家園、爭取自治權利的團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