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亞觀察》在滿街垃圾的印度街頭看見環保

印度每天製造了約 14 萬噸的垃圾,台灣大約是 2 萬噸。再把這些數字分配到每一位國民身上,印度人每天製造 0.1 公斤垃圾,台灣人則是 0.8 公斤?!

(垃圾與美景共存的印度)(垃圾與美景共存的印度)

謝勁崙 / 自由撰稿人

「在印度喝水、吃東西要小心」、「印度很髒亂」、「印度種姓制度嚴重,對女生也不友善」等溫柔提醒,在出發去印度前一直在我耳邊繚繞。對比起小時候印度的印象,總是課本上提到的印度宗教、古文明和咖哩飯,為什麼長大之後對印度的印象全變成了負面標籤呢?

你真的去過印度嗎?或只是聽說?

聽到這些負面印象之後,我對自己說:既然不曾去過印度,若不親眼見見這些別人口中可怕的印度,怎能如此認定印度的模樣?不管狀況比聽到得更好或更糟,至少這是親眼見證的印度。於是踏上印度,打開所有的感官,接收印度這個神秘國家給我的所有感受,包含聲音、氣味,皮膚感受到沙塵的觸感以及吸入肺中的沉重空氣,印度人熱情及冷漠,接收到的回饋彷彿在電視上似曾相似但又不太一樣。

車外懸掛著乘客的公車、長到看不見車尾的火車及滿街跑的嘟嘟車一一驗證了電影出現的情節,這才意識到我真的在印度了。吵雜的街道、蒙上沙塵的城市以及隨處可見的牛隻及垃圾,是我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或許是我鼻子比較不靈敏,並沒有聞到別人口中充滿咖哩味的印度。

旅途中,走過繁華的大城市以及純樸的小鄉鎮,最難忘的是印度人隨手丟垃圾的畫面。在大城市中雖然有設置(少量)垃圾桶,但路邊仍還有一堆堆由垃圾形成的小山丘,而鄉村的情況更為嚴重。垃圾很自然地以拋物線離開手中,落到路上、河邊、鐵軌上還有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印度旅行的兩個月裡,耳邊不曾響起提醒人們垃圾車來了的世界名曲,垃圾桶的數量也與人潮帶來的垃圾不成正比。生長於臺灣教育體系之下,平時常被教導不能亂丟垃圾,應分類後丟進垃圾桶。但多數印度人沒有分類的概念,丟棄垃圾似乎是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將垃圾隨手往外倒,把垃圾帶離家裡,垃圾就不存在了。

見到滿是垃圾的印度,怎能再把垃圾留在這呢?

出發前已預想到印度的街景,因此暗下決心,將不在印度留下任何不可分解的垃圾。平時盡可能避免購買一次性包材的商品或食物,若是不小心使用了就將它們洗淨、裝袋,再帶回臺灣;在購物時更產生無形的自我約束力,以避免購買相關塑料包裝的商品。印度的飲食文化大多都用香蕉葉代替餐盤,右手就是筷子,用餐大多不會製造需要帶回的垃圾。

(以香蕉葉代替餐盤的印度飲食文化。圖片來源:https://goo.gl/cqzUzs)(以香蕉葉代替餐盤的印度飲食文化。圖片來源:https://goo.gl/cqzUzs)

一個人數眾多的國家,總會存在一群人在做些小事

在上山參拜神廟的路程中,有一群人的穿著與行徑都不同於大部分的參拜者,他們拿著割成兩半的寶特瓶,在步道外的森林裡穿梭。搜捕到我好奇的眼光,一位男子向我介紹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並邀請我一起加入。

印度的旱季時間很長,不僅植物需要水分,森林裡的動物也需要飲水,特別是生活在樹上的小型動物(如松鼠)常常需要尋找水源,然而水源地可能存在掠食者,小型動物取水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他們將寶特瓶綁在樹上,充當小動物的飲水站,提供水源讓動物們活下去,並降低尋找水源的風險。

(為動物架設飲水站 )(為動物架設飲水站 )

做著做著,持續了好些年,每天上山參拜前帶著自己能力可及的材料,沿路架設飲水站。同樣前往參拜的鄰近居民,看著男子持續做著這些事,慢慢地熟識後也一起加入。從原本一個人到目前的五個人,從每天五小時縮短成兩小時就能完成補給及架設。諾大的城市裡總有一群人做著一件簡單的小事。

把荒漠變為森林的一群人-印度生態村(Sadhana Forest)

Sadhana Forest 是一個以復育當地森林為宗旨的生態村,創辦人的初衷是想利用森林保水及提高地下水位的功能,讓鄰近居民不必再依賴數公里外大城市的水源補給,而能夠自行生產食物並取得乾淨水源。生態村由短期、中期及長期志工所組成,不侷限國籍,因此也有許多印度當地人成為志工。我在 Sadhana Forest 當了一個月的志工,生態村內總共有一百位來自二十幾個國家的志工,一同維持生態村的運作並在周遭種樹。

(生態村內的水資源保存系統。圖片來源:https://goo.gl/GV8GTE)(生態村內的水資源保存系統。圖片來源:https://goo.gl/GV8GTE)

另外,除了復育森林外,生態村也將在家自學(Home Schooling)、培育孩子思考的方式以及環境保護等觀念與當地人分享。短短四年間,鄰近地下水位就抬升了六公尺,難以想像生態村內居住的森林區,以前竟是一片荒蕪。一大群人能夠為環境做的事情似乎又更多了一些。

無塑膠區域(Plastic Free Zone)

邁索爾(Mysore)是這趟旅程中最讓人喜歡的城市,因為街道上的看板寫著大大的標誌 -「無塑膠區域(Plastic Free Zone)」。這區的店家很有默契地不提供塑膠袋,同時趁機向顧客宣導攜帶環保購物袋的觀念;進入該區內的塑膠垃圾必須丟棄在特定的垃圾桶內。

南亞觀察》在滿街垃圾的印度街頭看見環保(圖片來源:https://goo.gl/mV2apC)

在臺灣能夠見到店家自發性地不提供塑膠袋,但還是第一次遇見整個區域的店家聯合支持。無塑膠區域是 2014 年時,當地政府(Mysore City Corporation,MCC)為了打破街頭髒亂的印象,以增加觀光人潮而催生的政策。我看見了一整個城市在做些好事,儘管短期內沒有辦法讓街頭垃圾全數消失,不過他們仍試著改變印度街頭的亂象。

「禁止所有一次性塑膠製品」

那時還在南印度旅行,位於北印度的首都新德里發生了一件令人開心的事-總理宣布新德里內禁止所有一次性的塑膠製品。這項政策是一個好的開頭,不敢預期有很顯著的成效,但至少能改變部分守法店家的銷售模式,進而藉此改善大眾的消費習慣。

各個國家都有些許組織在推動友善環境,從個人意願發展到團體行動,再進一步提升到國家政策真的相當不容易。無塑膠區域的招牌及禁止一次性塑料的政令,意味著決議國家政策的領導群之中,多數人具備友善環境的概念,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在短短的旅行期間,看見了一個人、一群人、一座城市和整個國家都在做著小小的好事,並試著慢慢改變社會架構和文化習慣。不禁反思,身為外國觀光客的我,能夠為印度、甚至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什麼呢?

印度的垃圾在街頭,台灣的呢?

印度每天製造了約 14 萬噸的垃圾,台灣大約是 2 萬噸。再把這些數字分配到每一位國民身上,印度人每天製造 0.1 公斤垃圾,台灣人則是 0.8 公斤。

印度隨手亂擲垃圾已成習慣,成堆的垃圾毫無保留地呈現在印度日常生活當中。相較而言,台灣人會將垃圾丟進垃圾桶,並由清潔人員整理收集,統一送進垃圾處理廠掩埋或燒毀,因此市井街容才能保持乾淨。但不管塑膠垃圾堆在看得到的街頭上或是埋藏在看不見的土裡,其實都是傷害著土地、環境的代表性證物。我們能否有另一個選項,不是只關心垃圾的去處,而是選擇不使用它們?

(在印度二個月所製造的垃圾)(在印度二個月所製造的垃圾)

回臺灣後,打開裝著兩個月垃圾的袋子,大概就是一個拳頭的大小。乾淨、衛生的食物意味著外層有許多塑膠封膜及包裝。在印度我能輕易地將垃圾量降到最低,但在衛生意識較高的臺灣我卻沒把握能夠做到。看著那些拿著手搖杯,邊喝邊評論印度髒亂的朋友,真為印度抱不平,但也慶幸自己能夠親眼見到真實的印度和臺灣待改善的地方。

看不見不代表它不存在。它一直都在,不管我們有沒有看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亞觀察  在滿街垃圾的印度街頭看見環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