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各異的香料)
吳德朗 / 台北印度愛樂中心負責人
2006 年,喀拉拉邦"歷史研究委員會"在北帕拉圖爾(Pattanam)的村進行了一系列挖掘工作,找到失蹤已久的木子李(Muziris)港的遺址。經過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建言,喀拉拉邦及中央政府投入了 100 億盧布,歷經了十年,一件件、一地地的挖掘下,已逐步還原古代印度香料貿易影響世界文明的證據,使這歷史故事已不再只是傳說。
(木子李港遺址計畫)
木子李(Muziris)世界的福田妙地
喀拉拉馬拉巴海岸的港口城鎮木子李,是人類過去輝煌的歷史文明中,非常重要的遺跡及發祥地。三千多年前,來自古埃及、波斯,到世界各地貿易的商人、傳教士和冒險家,都留下世界文明一鱗半爪的文化遣產。在木子李附近猶太人的古老希伯來文墓碑記載的文字中,可追溯到公元 1269 年。公元 52 年,耶穌使徒聖多瑪(St.Tomas) 也在木子李附近的 Azhikode 登陸,並在喀拉拉建了八所教堂,開啟了印度進入基督教世界的濫觴。
(出現在四或五世紀的古羅馬路線圖拷貝)
七世紀公元 629 年,穆罕默德尚在人間時,印度國王和葉門人也在木子李建了第一座清真寺。1405 年到 1433年,中國大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到了古里卡利卡特(Calicut),建立了他在印度洋的營地。相隔不到一百年後,1498 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 · 達伽馬(Vasco da Gama)也在相同的地點上岸。
(印度商堪文學)
位於附近的 Palakkad,Sri Varahamurthy Temple,是四千年前奉獻給持斧羅摩(Parsurama)座寺廟,也是印度最古老的寺廟。喀拉拉從商堪時代的慶典到古老手工紡織品,這些遺產都和木子李港口息息攸關。木子李是連接古印度及世界的福田妙地。
古代印度的海上香料貿易
公元前幾個世紀,在印度 Sangam period 時代(公元前四世紀到公元兩世紀),印度就同埃及、羅馬、希臘、美索不達米亞等帝國一般,亦進行香料的遠洋貿易,並以地中海的亞歷山大港為集散地。亞歷山大港也是印度香料及中國廣州絲綢的海陸接駁循環絲路終點站。
運送的渠道有不同的規劃。首先將地中海各國出口至遠東的物資集中在亞歷山大港後,再以駱駝商隊運到 Arzinoe(現代蘇伊士,全程約 370 公里),在公元一世紀和二世紀時有大量的定期航班通過紅海(Red Sea)。但由於 Arzinoe 風向有時吹逆風,造成港口的泥沙淤積現象,而礁石和危險的洋流更增添船隻運行困難。
(托勒密王朝)
所以到了托勒密(公元前 332 年 - 公元前 30 年)之後,改由 Myos Hormos 與 Berenice 為羅馬、埃及與印度貿易的兩個主要港口。在進入印度洋前,會在 Aden 上下貨物。然後可直航到印度喀拉拉的木子李從事香料交易。當然,在沒有動力的情形下行船,船隻必須是順著季風吹拂航行,才能完成使命。
(托勒密王朝)
後來到了奧古斯都時代(公元前 63 年 - 公元前 14 年),Myos Hormos 到印度的船隻已經有一百二十艘船航行,比起托勒密時代,冒險航行到印度的船隻多了很多。然而,好景不常,到了第四世紀,由於羅馬帝國內部發生危機(395 年,狄奧多西一世在米蘭去世,臨死前把帝國分給兩子,自此分裂羅馬帝國)使這香料交易榮景不再。
陸上貿易的時代
到了公元六至七世紀長達 400 年的征戰。使得原先波斯湾紅海、尼羅河的商船無法通行。商人只好改走安全的阿拉伯半島陸運。這中段路從波斯灣,西至紅海,往北是叙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間接也使大食帝國及麥加大為繁榮。
(圖左為拜占庭版圖)
另則,拜占庭(東羅馬)帝國和波斯薩珊王朝長期的爭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得波斯薩珊和拜占庭兩敗俱傷,造成拜占庭日趨衰落,薩珊波斯遭到慘敗,不久便在阿拉伯帝國的鐵蹄下滅亡。拜占庭於 1460 年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致使羅馬與印度之間的海上貿易結束,港口被放棄。
威尼斯商人時代
11 世紀,義大利北部威尼斯、熱那亞、比薩、佛羅倫斯等城市與近東之間的阿拉伯商人合作商業往來。從阿拉伯、印度、中國來的商隊,把大批香料從敘利亞運到威尼斯、熱那亞販售於西歐各地。這期間威尼斯商人成功的掌控了歐洲人的香料貿易。中世紀(14 至 15世紀)地中海貿易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直到 1453年,土耳其奧圖曼帝國佔領君士坦丁堡,又切斷了東、西方的陸上商路,使義大利北部的商業受到極大的打擊。
(威尼斯共和國)
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13 世紀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東遊之後,帶回的關於東方國度故事,始終讓歐洲人對神秘的香料產地有著豐富的想像。後來西班牙伊莎貝拉一世於 1492 年收復西班牙失土,並資助了克里斯多福 · 哥倫布的探險活動;15 世紀(1405 年至 1433 年間)中國明朝鄭和成功的七下南洋遠至印度,都可能刺激了葡萄牙,終導致 1498 年葡萄牙的航海家起而效尤。
(達伽瑪首航)
瓦斯科達伽馬航行在南非和好望角,到達印度卡利卡特(calicut),在「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 在"發現印度"中搶了頭"香"而大發利市。進而使葡萄牙成為西歐最大的海權大帝國,此舉使得威尼斯商人也失去了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地中海貿易從此一蹶不振。
(達伽瑪航行版圖)
殖民崛起的時代
大國崛起的浪潮群雄並起,食髓知味的發展成了殖民主義,紛至沓來到印度及東南亞占地為王。葡萄牙在印度開了第一槍,占領了南印度的果亞及喀拉拉(一部份),荷蘭人(東印度公司,VOC)來了又把葡萄牙往北趕回果亞。法國及瑞典丹麥也不落人後。英國遲至西元 1600 年才成立了東印度公司,成功的經營了孟買及青奈,再往東的加爾各達。直至 1857 年印度兵變,陸續引發抗爭,英國才逐漸藉此解除了東印度公司,英國女王並兼任印度皇帝。到了 1947 年英國才還政於印度,讓印度獨立。
百家爭嗚的時代
18 世紀,新世界美國,開始進入了全球香料行業。 美國商人經營香料公司,直接與亞洲產地交易,而不是通過歐洲公司。 當美國人更加富裕時,香料需求大增,越來越多的公司成立,很快就有數以百計的美國船隻由波士頓航行到東方,展開這些令人垂涎的香料的旅程。
曾經貴如黃金般傲嬌的胡椒、肉荳蔻等香料,佔據了全球廚房的貨架。透過這全世界的貿易網絡,殖民勢力、自然資源和香料戰鬥,使全世界各地區食物注入了多樣味道,影響了各地食材和烹飪方法互相融合,創造出多樣化的美食,滿足了世人的味蕾。
結語
香料是上帝給印度人最好的禮物,來自天上的種子。古埃及人曾經進口肉桂等香料保存法老王的屍體,舊約聖經時代的藥師會把香料搗碎製成「香膏」,放在廟宇當中,羅馬人則是將之作為調味料及肉品防腐劑使用。在中世紀黑死病肆虐的年代,香料還有療效。自古以來,不論來自絲路或熏香之路,爾或是埃及紅海不同的運送方式,輾轉來歐洲的香料,永遠是供不應求,奇貨可居。
在 15 世紀之前羅馬印度香料交易,以黃金或以貨易貨。到了瓦斯科 • 達伽馬(Vasco da Gama)之後,以不公平的巧取豪奪和來強行割地殖民印度。細數這影響世界五千年的香料歷史,有喜、有悲,及不忍回頭的歷史。
香料呀~香料,多少人為你生!為你而死!
【資料補充】
(1):拜占庭(285 年-1453 年)
(2):薩珊王朝(226 年-650 年)
*備註:本文圖片由作者與 Wikipedia 提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亞觀察:Legend of Indian Spices 上下五千年的印度香料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