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漫遊藝術史》從20世紀「柏林現代建築群落」, 探討柏林居住建築發展

「柏林現代建築群落」除了展現新的建築形式和建造技術以外,重要的是建築師在設計時所展現人文關懷:即使在動盪和薪資不佳的時代,人們也能夠透過建築師的巧思,擁有高品質的居住空間。

◎Sophietje

從1910年開始至1933年期間,是德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黃金歲月。此時期的德國一方面擁有十九世紀後半期工業革命後的發展成就,一方面整體國家與社會極度動盪不安,在這二十多年間,德國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威瑪共和時期、通貨膨脹、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聯邦大總統興登堡退位、希特勒和納粹黨上台。時局更迭快速,柏林城作為首都便首當其衝,成為20世紀初期便急需整頓的城市。

19世紀中葉以後,產業結構改變和都市化影響,使得柏林城內人口大量增加。不僅德意志居民人口數增加,外來移民者也漸增。在工業化的影響下,柏林也免不了遭遇到與倫敦、巴黎等城市同等命運:社會階級分化嚴重、貧富不均與居住空間受到嚴峻的挑戰。至20世紀以後,尤其是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柏林城不論在城市發展上,或是城市的國際地位上都產生急速的變化。柏林社會的人口結構出現轉變,過往王宮建設和給予中上階級居住的住宅,已不是建築師關懷的重點,「如何能夠將建設提供給廣大民眾使用」,成為建築師與環境規劃師所關心的主題。

【圖 1】柏林現代建築群落位置圖

在此時代背景下產生了「新住宅」構想,這種建築形式是20世紀許多歐洲國家為了有效解決城市貧富不均的問題,而規劃的建築風格,也象徵著政府對於解決低薪者和勞工住房問題所採取的配套措施。在1918年至1932年期間,德國政府動盪不安,歷史評論者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1907-1999)甚至特別在其著作《一個德國人的故事:1914-1933回憶錄》中提到:我們這一代德國人終於經歷到真正的和平時期,此即1924至1929年之間的六年光陰。(1) 哈夫納在書中表達第一次世界大戰至希特勒上台期間,僅有少數的幾年是和平的時間,其他時間多半社會上充斥著不安氣氛。為了解決社會問題,當時德國建築設計師們決定在非城市中心的區域規劃出六處可供低薪者居住的住宅區,分別為:方肯伯格花園城市(Gartenstadt Falkenberg (Treptow), 1913-15)、席勒公園住宅區(Siedlung Schillerpark,1924-30)、胡斐森群落(Großsiedlung Britz Hufeisensiedlun, 1925-31)、卡爾‧勒基恩居住區(Wohnstadt Carl Legien, 1928-1930)、白城(Weiße Stadt, 1929-1931)和西門子大聚落(Großsiedlung Siemensstadt,1929-1931)。除了席勒公園住宅區位在柏林市中心(Berlin Mitte)外,其他建築所在位置散在柏林市附近的郊區,居住者也能透過交通路線,進到柏林城市中心【圖1】。

這六處住宅區因為採用不同於過往德國傳統風格的建築設計,又建物聚集在同一處,被稱為「現代建築群落」(Modernism Housing Estates),主要設計者為建築師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 1880-1938)、奧圖‧魯道夫‧薩弗斯伯格(Otto Rudolf Salvisberg,1882-1940)、沙崙(Hans Scharoun, 1893-1972)和馬丁‧瓦格納(Martin Wagner, 1885-1957)。這些區域的共同特色是建築師採用公寓大樓設計,不同於以往德國南方獨棟建築,或是德國北部富有人家的樓中樓建設,這批在1920年代建造的建築作品的特色是外表裝飾不多、多樓層、樓房結構平整且明亮。

【圖 2】席勒公園住宅區(Siedlung Schillerpark)

這些住宅的每間格局相似,以建築師布魯諾‧陶特在柏林北邊所設計的席勒公園住宅區為例【圖2】,建築左右兩邊對稱,周邊種植德國本地植物,以達綠化機能。此外,建築外牆使用紅磚,建築樑柱則統一漆成白色,使得建築整體外觀整潔明亮,甚至讓觀者難以感受出「此建築供低薪者居住」的現代氣息。同期規劃的卡爾‧勒基恩居住區的建築設計也呈現類似的建築風格【圖3】,建築外牆採單一黃色,是過往德國建築中較少使用的色澤;建築本體為長方體,在室內的設計上,將陽台空出,使得每戶人家擁有更多的居住空間。此外,設計者在每個居住空間設立廚房和洗手間,並秉持著「須讓居住者在居住的同時,享有接觸陽光、空氣和光線」的原則,讓居住者擁有舒心的私人空間。

【圖 3】卡爾‧勒基恩居住區(Wohnstadt Carl Legien, 1928-1930)

在這六件建築群落建案中,有一項特別的建設是胡斐森群落。胡斐森群落的建築基本結構也和其他建築群落的設計類似,單一建體採用長柱型設計,但是在集結建築所放置的位置上,卻排列成半圓形的樣貌【圖4】,被許多學者們和建築界人士認定狀如馬蹄鐵,因此又被稱為「馬蹄鐵形居住區」。這項設計極富創意,不僅融合了過往德國的綠地規劃,也在設計建築上有所突破。這項設計似乎在向世人宣示:私人建築也能像宮廷建築一樣宏偉。中央的綠地規劃則是公園,使居住者在享有私人居住空間的同時,也能夠擁有廣大的公共空間使用權。

【圖 4】胡斐森群落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柏林現代建築群落指定為世界遺產,表彰當年建築師們對於解決柏林住房問題的貢獻。柏林現代建築群落除了展現新的建築形式和建造技術以外,重要的是建築師在設計時所展現人文關懷:即使在動盪和薪資不佳的時代,人們也能夠透過建築師的巧思,擁有高品質的居住空間。此外,此種建築類型的出現,也確立德國私人住宅風格,為未來德國打造自用住宅的技術、風格、形式鋪路,至今仍對德國建築界在建築規劃上影響深遠。

(1)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著,周全譯,《一個德國人的故事:1914-1933回憶錄》(台北:左岸,2017),頁104。

參考資料

1.哈羅德‧波登沙茨著,易鑫、徐肖薇譯,《柏林城市設計―― 一座城市的簡史》(Geschichte eines Deutschen: die Erinnerungen 1914-1933),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6年。

2.賽巴斯提安.哈夫納著,周全譯,《一個德國人的故事:1914-1933回憶錄》台北:左岸,2017年。
Berlin, de.

3.http://www.stadtentwicklung.berlin.de/denkmal/denkmale_in_berlin/de/weltkulturerbe/siedlungen/index.shtml

4.Visit Berlin, https://www.visitberlin.de/en/berlin-modernism-housing-estate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從20世紀柏林現代建築群落 探討柏林居住建築發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