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梭
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äki)繼《溫心港灣(Le Havre)》後,再以港口為場景,探究難民議題與戰火無情的電影《希望在世界另一端(The Other Side of Hope)》,幽默間夾雜絲毫殘酷,幾近絕望的境況還能感受溫馨。
電影《希望在世界另一端》探究歐洲難民議題(圖中上方櫃子擺著赫爾辛基琴酒)。(圖:Sputnik)
自敍利亞逃出戰亂,流亡途中飽受欺侮的哈勒德意外來到芬蘭,遇到許多熱心的陌生人;雖然表現與行徑讓人不禁莞薾,卻能創造些許希望。
1884年從芝加哥遷至紐約,被譽為「獨一無二的威廉(The Only William)」,德籍調酒師威廉.施密特(William Schmidt)以複雜出眾的調酒備受尊崇,是當時業界大師。施密特在 1892年出版的《The Flowing Bowl》,多達三百頁的酒譜除了時下經典,還有個人特色創作。
一款以希望為名:「我的希望(My Hope)」調酒,以20毫升白蘭地(Brandy)為基底,加 上10毫升葡萄牙波特酒(Port Wine-電影裡離開酒精成癮老婆的維克斯通與服飾店老闆娘對飲的酒正好也是波特酒),少量糖水與苦精(Bitter),一點點紅辣椒(可能是最早使用辣椒調味的酒譜)。冰鎮攪拌後倒入雞尾酒杯中;甘甜果香包覆醇厚的酒體,入喉有些微辣度刺激。
使用白蘭地與波特酒調製的My Hope。(圖: remymartin.com)
另一款白蘭地、波特酒與糖水組合的經典調酒還有「咖啡雞尾酒(Coffee Cocktail)」;以等量白蘭地、波特酒加上全蛋與糖水搖製,最後灑上肉荳蔻粉的咖啡雞尾酒,因為成品呈色與咖 啡相似,但實際上並沒有加半滴咖啡。
沒有加半滴咖啡的Coffee Cocktail。(圖:Vintage Spirits and Forgotten Cocktails)
英國19世紀醫藥、化學專家,研究食品安全權威阿圖希爾.哈索爾(Arthur Hill Hassall)於 1855年著作《Food and its Adulterations》曾提及酒精中摻和香料需要注意細節;即便是生薑加進酒裡都可能會造成過度嗆辣感,更何況是紅辣椒或天堂椒等辛辣素材。
加了塔巴斯科辣椒醬(Tabasco)的「血腥瑪麗(Bloody Mary)」與薑汁的「盤尼西林( Penicillin)」都是需要在辛辣感上取得平衡的調酒。
電影裡轉業開起餐廳的維克斯通,為了迎合潮流吸引客人而聽從員工建議,異想天開把原本的金啤酒餐廳改成帝國壽司,不成比例地在生魚片上抹上大匙芥末,便是辛香料拿捏出了很大的問題(調酒也是該一樣講究)。
最知名的辣味調酒Bloody Mary。(圖: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金啤酒餐廳吧台後方與私家賭場酒櫃裡都出現的「赫爾辛基琴酒(Helsinki Gin)」,呼應故事場景就在芬蘭赫爾辛基港口。芬蘭曾經於1919年實施過禁酒令,期間與美國一樣反倒造成私酒猖獗,暴力犯罪攀升,遂於1932年全民公投決議下廢止。生產赫爾辛基琴酒的「赫爾辛基酒廠(Helsinki Distillery Company)」是這波禁酒令後,2014年率先於赫爾辛基市區成立的蒸餾酒廠。
劇中時常出現的赫爾辛基琴酒(Helsinki Gin)。(圖:Sputnik)
除了杜松子之外,赫爾辛基琴酒裡的北歐越橘與玫瑰花瓣,讓它口感柔順帶著淡淡花果香;能夠像義大利渣釀白蘭地(Grappa)一樣加到咖啡中飲用。芬蘭琴酒產品還有同年成立,距離赫爾辛基向北約五小時車程,科瑞酒廠(Kyrö Distillery)推出的「納卜伊琴酒(Napue Gin )」和經過桶陳的「柯思魁琴酒(Koskue Gin)」。
Kyrö Distillery的Napue Gin與Koskue Gin。(圖: Nomunication)
芬蘭不只有風格別具的導演阿基,還有風味獨到的琴酒(芬蘭威士忌也是)。
當存活成了渺茫的寄望,該如面對逆境;希望總不必然是以眾人期待的模樣出現,也許在世界另一端,也許是用心碎方式換來。
這部電影沒有太多直白表達,情緒卻心照不宣地在每個角色的酒杯裡得到渲洩(片名也可以加註成:希望在酒精的另一端)。
電影《希望在世界另一端》充滿希望也充滿酒精。(圖:Sputnik)
維克斯通妻子喝伏特加,即將搬去墨西哥喝清酒(卻不是龍舌蘭酒)的服飾店老闆娘喝波特酒,哈勒德跟庇護所夥伴喝啤酒,哈勒德跟妹妹喝紅酒,維克斯通喝威士忌,帝國壽司的日本客 人被招待喝清酒,聽演唱的老人們喝啤酒。
你呢?今晚喝什麼找回一點希望?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