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漫遊藝術史》古希臘紅色人物陶器的技術

在世界上眾多的陶器類型中,古希臘紅色人物陶器是其中一個相當好的技術,作品的材質穩定,不同材料得以密合沒有脫落,因此至今陶器上的許多圖像、文字仍能保留下來,成為我們了解古希臘文明的材料。

許家琳

古希臘紅色人物陶器是古希臘文明的代表文物之一,也是在歐美博物館常見的展示文物。因為其上所繪製的人物的顏色為紅色,因此得到紅色人物陶器(red-figure pottery)的名稱,而人物的背景則是黑色。此類陶器製作的年代大約是西元前530年至西元前200年,數量非常龐大,目前已經在出版品中提及的不同作品將近有五萬件,有些博物館及考古隊還有未編目或發表的陶片,另有許多可能還沒有被發現。

據筆者的估計,古代製作的這類陶器總數也許達到幾十萬件、甚至百萬件之多。目前的出土區域包括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歐洲內陸及埃及內陸,遍及歐、亞、非許多考古的地點。古希臘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紅色人物陶器,且散佈於廣大的地區,一方面證實了希臘文化在古代的影響力,藉由殖民以及貿易將它的器物及技術帶往其他地方,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其技術在三百多年之間不斷傳承,可能也被不同地區的人所學習。我們今天還能看到如此多的作品,顯示它是一種發展得相當好的技術,其成品在超過二千年之後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品質。

【圖 1】古希臘紅色人物陶器,雅典類型,器型為盤,上有Epiktetos的簽名,於盤的中心描畫教練與運動員一景。現藏於巴黎羅浮宮,編號G7. Marie-Lan Nguyen /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By English: Epiktetos (signed) – Jastrow (2006), Public Domain.

此類陶器的紅黑對比強烈,細緻的紅色胎土與光潤的黑色背景最為人所稱道。人物的紅色澤並非額外塗於陶器之上的色料,而是陶土燒製之後自然呈現的顏色。人物背景為黑色,這是一種稱為「黑泥陶衣」(black gloss)的物質。

人物的肌肉輪廓線、衣服的縐折,也可以用特殊的工具沾取黑泥陶衣加以勾勒或塗填。除了紅與黑兩種基本的顏色,陶器上偶爾也可以看到白色的色料,以及外加的紫紅色色料,用來點綴頭髮上由樹葉所做成的頭冠,有時候也用來代表祭壇上的鮮血或是火焰。在西元前四世紀的一些作品可以看到金箔與藍綠等色,形成比較多彩的一個類別。

此類陶器在技術上的優越之處,在於燒製之後的胎土與黑泥陶衣能緊密結合,二者雖為不同的物質,但在熱脹冷縮作用下的熱膨脹係數相當接近。這使得此類陶器在二千多年之後仍舊能維持其裝飾的效果。目前學界一個相當流行的看法是,黑泥陶衣的原料是陶器本身的陶土中的成分,藉由將陶土在水中攪拌、靜置之後,取出沉澱後最上層的部分而得。此一步驟可重複多次以得到最細緻的成分。但是另有學者認為黑泥陶衣與胎土在化學成分多寡的差異,無法藉由洗練的方式達成,因此認為黑泥陶衣來自於另一原料。

此類陶器技術另一個成就是其特殊的繪畫工具,它能畫出寬度在0.3公釐以下的線條,邊緣整齊,弧度變化平緩,猶如機器所畫,而且線條的黑色十分飽和,由濃厚的黑泥陶衣所畫成,形成突出於陶器表面的線條,特別稱為突起線(relief line)。

【圖 2】 古希臘紅色人物陶器,雅典類型,出土於義大利Nola,器型amphora,被認為是Achilles Painter的作品,描畫伊底帕斯王與Sphinx。現藏於德國慕尼黑,Staatliche Antikensammlungen博物館,編號SL 474. By Achilles Painter-User: Bibi Saint-Pol, Public Domain.

這些線條清楚地界定出人物形體之內多數的細節。目前學界對此繪畫的工具仍未達成共識,有的人認為它是類似針筒的工具,擠出像牙膏形狀一般突起的線條。也有人認為這種線條的工具是很細小的畫筆,甚至也有人認為整個工具只由一根頭髮所構成。

這些不同的建議沒有被普遍採納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所畫的線條與突起線有一些差別:突起線的開頭經常是尖的,線的當中多半有一凹槽,它們的粗細與弧度變化的細微程度,即使放大來看依舊規整,很少在其他手繪的線條中找到近似的例子。

最後要談的技術特點,是其燒製過程中窯內不同氣體的控制。目前的科學分析顯示,無論是胎土或黑泥陶衣,使其呈色的主要元素是鐵。當燒製開始時,窯中氧氣足夠,將使鐵成分以三氧化二鐵的形式為主,胎土與黑泥陶衣的材料皆呈現紅色調。

當燒製溫度到達至少七、八百度以上的高溫,有的學者則估計要到達九百甚至一千度以上,此時窯中的氣體藉由讓木材燃燒不完全的方式,讓一氧化碳增加,還原鐵成分至氧化程度較低的物質,呈現黑色的色調。

此時黑泥陶衣的材料部分熔解,形成不透氣的物質。之後窯中的氣體再度轉為以氧氣為主,胎土因為具有孔隙,其中的鐵成分再度被氧化,成為三氧化二鐵等氧化程度較高的物質,使胎土恢復為紅色。此時黑泥陶衣已經變成無法讓氧氣通過,因此維持著前一階段的黑色。如此在單獨一次的燒製過程,就可以在同一件陶器上產生紅黑對比的顏色。

Greek, South Italian, Apulian; Calyx-krater; Vases (維基共享)

在世界上眾多的陶器類型中,古希臘紅色人物陶器是其中一個相當好的技術,作品的材質穩定,不同材料得以密合沒有脫落,因此至今陶器上的許多圖像、文字仍能保留下來,成為我們了解古希臘文明的材料。其優良的技術仍有不可解之處,是世界上最早以科學進行分析的古代文物之一,至今其研究仍然沒有中斷。

參考書目

1.Joseph V. Noble, The Techniques of Painted Attic Pottery (rev. edn., London, 1988).
2.Richard E. Jones, Greek and Cypriot Pottery, A Review of Scientific Studies (Athens, 1986).
3.John Boardman, Athenian Red Figure Vases, the Archaic Period, a Handbook (London, 1975).
4.John Boardman, Athenian Red Figure Vases, the Classical Period, a Handbook (London, 1989).
5.M. Cook, Greek Painted Pottery³ (London, 1997).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古希臘紅色人物陶器的技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