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aLin
月份牌可以說是老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大眾圖像之一,身著旗袍、曲線畢露的性感美女襯著花園或是豪華的室內背景,搭配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邊框,這樣的圖像對熟悉大眾文化的讀者來說想必並不陌生。月份牌是廣告的一種形式,月份牌中的女性大多被描繪為身著旗袍或洋裝,腳蹬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畫面的四邊通常有著產品的圖像與廣告標語,向觀眾推銷香菸、化妝品、保健藥品、酒,以及布料等商品【圖1】。月份牌於20世紀初從西方引進上海,在1920-30年代極為流行,1949年以後隨著中共建國而消失。有趣的是,儘管作為廣告的月份牌消失了,但月份牌的風格依然殘留在新年畫之中,本文將追尋月份牌在49年以後的蹤跡,並討論中共建國初期在文化改造上的嘗試與妥協。
圖 1】杭稚英,《先施化妝品有限公司》,1936。
我們先來看看新年畫的圖像特徵。傳統的年畫主題主要包含各式帶有吉祥寓意的圖像,如圓潤討喜的嬰孩與男童,以及門神、灶神等守護家宅的神祇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政府大力推動新年畫的創作與印製。主政者認為年畫是屬於人民的藝術,透過這個媒介,政府可以快速地將社會主義以及相關政策向民眾傳播。儘管單色或多色木刻版畫是傳統年畫最主要的媒材,但在上海等大城市中,機器印刷的海報取代了木刻版畫,1949年以後製作的新年畫在畫家完稿之後也採用機器印刷,確保年畫能夠在民間大量流通與擴散。江豐是1949年後上海美術發展的主導者,他推動了新的年畫創作模式,鼓勵畫家用清晰的黑線畫輪廓,使用明亮的色彩填色,並利用平塗的技法減少對光影的描繪。林崗的作品《群英會上的趙桂蘭》【圖2】,即是嫻熟運用此一風格的例子。
【圖 3】林崗,《群英會上的趙桂蘭》,1952。圖片來源:chineseposters.net
創作月份牌年畫的畫家大多曾在1920至40年代為上海廣告產業繪製月份牌。他們的技法與審美趣味與江豐所倡導的風格大異其趣。月份牌畫家必須能夠嫻熟地運用炭筆與不透明水彩來進行創作。在描繪人物時,畫家先用炭筆表現光影以及身體和服裝的量感,接著再使用水彩為人物添上鮮明的色彩。藉由這種技法,可以創造出更加寫實的人物形象。
1949年之後,原本專精於繪製月份牌的畫家們很快地被招攬進各政府機構,開始製作新年畫與宣傳海報,描繪在共產黨與社會主義領導之下的樂觀景象。然而月份牌作為廣告的一種,主要功能是為商家宣傳商品與服務。而月份牌的風格,以共產黨的角度來看,自然也是屬於壓迫人民的資產階級的風格。但月份牌年畫在視覺上極為討喜,在城市居民中大受歡迎,在普及社會主義思想以及宣傳政策上的功能也不可小覷。在中共建國初期,月份牌畫家以及月份牌年畫應該如何為大眾以及社會主義服務,此問題成為一系列論辯的中心。從《人民日報》以及《美術》雜誌刊載的文章中,我們可以一窺當時針對月份牌風格與內容所展開的討論。
1950年3月,美術研究者王朝聞(1909-2004)在《人民日報》撰文,認為月份牌風格的年畫裡,有些作品尚未擺脫舊風格的束縛,從而引起了觀眾的不滿。他提到:
一些農婦太像仕女畫的面型和姿態,觀眾說他們是「地主姑娘穿破衣」。有的農民形象被觀眾誤認為李鐵拐,為老道。有人認為「解放軍成了洋場公子」。…月份牌當然應該利用,但在畫風與形象上必須認真改造。否則,不僅不能表現群眾的思想,連外貌也不能現實地描寫。
蔡若虹(1910-2002)也撰文指出新年畫在描繪勞動階級時經常出現的兩種缺點。一種是不恰當地美化了勞動人民,「將勞動人民畫成了公子小姐」,「以消費者的形象替代生產者的形象」。另一種則是不恰當地誇張了勞動人民的形象,以城市人想像出發,將他們塑造為橫眉豎眼、粗暴魯莽的人物。用蔡若虹的話來說,「把勞動者畫成公子是由於作家認為公子最美,把勞動者畫成凶神惡煞的作者卻帶有剝削階級的意識,因為他們從來把勞動者當作粗暴的不講禮貌的人們」。這兩種缺點顯示畫家依然抱持著資產階級的審美觀,這在社會主義的新社會裡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儘管觀眾批評月份牌年畫缺乏生活感與真實性,但這不代表藝術家就必須拋棄這種風格以及他們擅長的題材。在另一篇文章中,蔡若虹認為在改革彩印圖畫的內容方面,「美女依舊可以畫,需要改革的是將那些不事生產的剝削階級的美女改換為參加生產的勞動人民的美女」。他提議像是採茶的少婦、摘棉花的姑娘、以及一切從事生產勞動的婦女,都很適合作為月份牌年畫的主題人物。從上述文章來看,當時主要批判的對象是內容而非風格。只要畫中的美人具有勞動人民的特徵,月份牌的形式與技法是可以加以運用的。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月份牌年畫在1950年代會引起多方的討論與批判呢?這主要是因為月份牌年畫實在是太受歡迎了,傳統風格與使用平塗和粗黑輪廓線繪製的新年畫,完全不是月份牌年畫對手。聞華在《美術》雜誌上撰文指出月份牌年畫有三個優點,是其他風格所不及的。第一,人物突出,形象秀美;第二,主題的選擇合乎觀眾的胃口;第三是色彩鮮明,畫面清楚。在銷售與流通上,由上海私營月份牌年畫出版社改組的上海畫片出版社,印製的年畫市佔率高達75%,其他17家國營出版社的只佔了25%。上海畫片出版社的月份牌年畫總是供不應求,其他出版社則乏人問津。在新年以外,人們也會購買月份牌年畫當作禮物或是裝飾新居。將以上這些因素納入考量,聞華總結月份牌年畫其實壟斷了整個年畫市場。
參考資料
蔡若虹,〈美好的生活和健康的形象〉,《人民日報》 1950, 04, 16 第五版。
蔡若虹,〈舊彩印圖畫的改革問題〉,《人民日報》 1951, 02, 11 第五版。
王朝聞,〈關於學習舊年畫形式〉,《人民日報》1950, 03, 19 第五版。
聞華,〈關於月份牌年畫和年畫特點問題〉,《美術》(1958年4月),頁18。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摩登女郎的農村女兒:淺談1950年代的月份牌年畫(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