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諾貝爾和平獎創始於1895年,每一座獎項都代表獲獎人的努力有其重要成果,同時有永存世人心中的歷史意涵。在主流的觀念中,獲獎,代表著獲獎者人所致力的志業,確實對世界有重大的貢獻。然而,獎座一頒,這世界就真的和平了嗎?符合特定價值觀是否是得獎要件?或者,我們也可以問:「這個獎真的是為和平而頒嗎?」
在現代西亞歷史中,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的衝突至今仍然無解,很多人都想知道究竟什麼時候可以和平落幕?
以色列於1948年5月建國,隨後與鄰近的幾個阿拉伯國家交戰。但衝突與糾紛並非自以色列建國之後才有。19世紀末,自歐洲的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t)積極移居至巴勒斯坦後,土地、身份、文化方面的衝突紛爭就開始出現。儘管自古即有不少猶太人定居巴勒斯坦,但各面向上的矛盾衝突卻還不至於到仇恨與對立的程度。
猶太復國主義者藉由英國的力量,在20世紀初期大量移入巴勒斯坦,這批猶太移民擠壓了當地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無論猶太復國主義者及後續移民的立場多麼有正當性,對於長久以來就居住在當地的阿拉伯人而言,這些初來乍到的猶太人就是外來者。然而,1947年聯合國的分治方案,卻是將半數以上的巴勒斯坦土地分給猶太人。隨後,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建國,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如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埃及等國家大軍攻打以色列,試圖除去這個強行欺壓阿拉伯人的國家,至此,誰破壞了和平不言可喻。
1947年聯合國的分治方案,將半數以上的巴勒斯坦土地分給猶太人。(橘色處為猶太人領土)(維基共享)
當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勢力對以色列表達全然支持後,更使得以色列有恃無恐。儘管埃及總統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在1956年的戰爭後成為阿拉伯國家的領袖,也無法阻止以色列的領土不斷擴張。1967年,以色列併吞埃及的西奈半島,這塊失土就一直是埃及心中之痛;1970年擔任總統的沙達特(Anwar Sadat)雖然誓言要消滅以色列,但在1973年戰爭失利的情況下,也不得不開始思考與以色列對談以取回西奈半島。1977年埃以和談的氣氛開始醞釀,1978年,在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的主導下,沙達特與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比京(Menachem Begin)握手言和,而且還共享了諾貝爾和平獎。
1978年,在美國總統卡特(中)的主導下,埃及總統沙達特(左)與時任以色列總理的(右)握手言和,而且還共享了諾貝爾和平獎。(sadat.umd.edu/)
和平的兩個諷刺
諷刺的是,引發巴勒斯坦問題的始作俑者是猶太復國主義者、是美國,但國際主流輿論並沒有予以批判。阿拉伯國家不管如何努力捍衛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的生存權益、不讓以色列與西方強權對他們予取予求,都不見任何的讚賞。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埃及的納賽爾兩人都致力於解決問題,卻從未獲得任何和平的獎項與掌聲。世人只看到阿拉伯國家引發糾紛,以色列是如何在受到外在威脅下艱苦生存。反而1977年沙達特主動表示和談後,竟在短時間獲得國際肯定,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然而,這樣「主流標準下的和平」卻不是埃及與整體阿拉伯國家所想要的和平。更何況阿拉伯世界分屬眾多國家,埃及與以色列和談,不代表其他阿拉伯國家願意和以色列和談。
於是,阿以問題發展至此,已很難由「阿以」整體的角度來觀察,必須從「埃以」、「敘(利亞)以」、「約(旦)以」等個別角度切入。如此複雜,究竟誰的標準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和平,誰都無法判斷。
另一個諷刺的是,一張有三隻手勝利手勢的諷刺漫畫,分別是比京、沙達特、卡特,但三個人各有不同的想法。比京的手勢代表「和平」(peace),因為阿拉伯國家中對以色列最具威脅的埃及竟然願意和談,讓以色列在西亞地區的優勢地位因而得以穩固。沙達特的手勢代表「勝利」(victory),在辛苦努力之下已經有光復西奈半島的契機,絕對是外交方面的勝利。卡特的手勢代表「第二任期」(second term),也就是他將可能在1980年連任成功。
比京的手勢代表「和平」,因為阿拉伯國家中對以色列最具威脅的埃及竟然願意和談。沙達特的手勢代表「勝利」,在辛苦努力之下已經有光復西奈半島的契機。卡特的手勢則代表「第二任期」。(http://www.greenberg-art.com/)
只不過,這三人後續的下場都很悽慘。身為利庫德(Likud)領袖的比京,在1977年首次執政,又立即取得埃及的善意,因而意氣風發,但是1982年對黎巴嫩的戰爭沒有斬獲,隔年黯然下台。沙達特雖然握有突破對以色列僵局的成果,卻也因為對以色列和談而在1981年10月6日遭到反對人士暗殺。至於卡特,1976年當選美國總統,不過兩年時間就有以埃和解這樣的成績,想當然爾,必然有助於聲望的提升,畢竟二戰後的歷任美國總統都沒能解決問題,卻在他這個「菜鳥」任內得到「意外」的結果,無怪乎圖片中的卡特笑得如此燦爛。然而人算真的不如天算,1979年11月4日,伊朗在革命之後反美聲浪高漲,一群伊朗人衝進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綁架多名外交官,並持續了444天之久。卡特在1980年出動救援部隊失敗,聲望重挫,最後連任失敗。這倒不是什麼諾貝爾和平獎的魔咒,只是剛好三個人運氣都不好。
在這座諾貝爾和平獎之後到今日,阿以衝突卻未見任何改善。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立場,世人眼中所謂的「和平」看來也總是弱勢的某一方屈就於強勢的一方。
回顧歷史,1973年,北越的黎德壽與美國的季辛吉在越戰和談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黎德壽批評此獎偽善而不願領取,相較之下,黎德壽還算有風骨,而季辛吉只是手握霸權優勢便可取得「和平」桂冠,不免可笑。而事到如今,西亞地區的紛擾無論如何調解、如何探究緣由,甚至任何的討論都不可能取得平衡點,只要誰能掌握話語權,誰說的就是和平,今日西亞混亂局勢對照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的意氣風發,萬分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