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改變時代的日本人:逃命元勳木戶孝允

在歷史的洪流中,總是要抱著一顆正向的心去迎向挑戰。當每個人都貢獻一點點,世界終究是會改變的。

李拓梓

「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一生換過不少名字,他四十五歲就因為肺結核過世,但四十五歲,在維新志士當中,卻已經算是「高齡」。他有一個綽號叫做「逃命小五郎」,意思當然是說,任何可能喪命的時刻,他都會選擇逃走。但反過來講,也代表著他生性謹慎,不會因為一時的氣憤,而讓寶貴的生命白白犧牲。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池田屋事件」及其後他隸屬的長州藩一連串錯誤決策當時小五郎的態度。

「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幕末時期以長州的「桂小五郎」之名聞名,為尊王攘夷派中心人物。(www.yoshida-shoin.com)

1864年的「池田屋事件」,是幕末維新歷史的轉捩點,這起事件肇因於不滿孝明天皇忽然一改攘夷立場,轉而讓「公武合體」派的薩摩人、會津人入京,驅逐攘夷公卿的志士,在位於現今河原四條、木屋町通叉路口,位在高瀨川畔的「池田屋」旅館密謀起義,卻因為同志被捕,而遭到新選組包圍重創的革命未遂事件。今日的「池田屋」只剩下遺跡立碑,不過原址依然開了一家以事件背景為主題的料理店,據說也算廣受歡迎。

這起事件不僅僅讓原來都是浪人組成的新選組聲名大噪,也讓最支持攘夷的長州人暴跳如雷,發動一連串躁進無謀的軍事行動。「禁門之變」讓京都陷入戰火,起事失敗後,長州成為「朝敵」,還差點被滅藩。

身為藩內要員的桂小五郎,在這兩起事件當中都採取了比較低調的態度。「池田屋事件」他因為遲到而保住了一條命。有傳聞說,當時跟他在一起的吉田稔麿聽聞事發,急著要跑回去救同志,小五郎的反應卻不一樣,同樣聽見此事,他立刻回頭遠離池田屋,跑得越遠越好。

今日的「池田屋」只剩下遺跡立碑,不過原址依然開了一家以事件背景為主題的料理店,據說也算廣受歡迎。(www.jpreki.com)

而在後來的「禁門之變」當中,帶頭起事的來島又兵衛幾度去找小五郎,小五郎對於加入戰鬥都持保留立場,來島甚至怒罵小五郎「懦夫」。兵敗之後,小五郎在市區徘徊「茫然良久」。不過「逃命小五郎」的稱號不是隨便取的,他很快就打扮成乞丐,偷偷摸摸地溜出京都,改名「廣岡孝助」,逃到今天的城崎溫泉附近住了下來,據說也有短暫的浪漫,跟三個女人感情牽扯不清。

維新成功,長州居功厥偉,是以今日人們回想起長州,總會忘記長州要領導日本走上維新之路當時,不只是外部環境艱困,內部也充滿爭議。一連串的失敗後,長州失去了許多優秀人才,先是保守派得勢,後來又發生政變,導致保守派再次下台。這些天翻地覆的事,都在短短一兩年內發生。

在這些紛爭當下,桂小五郎也結束了逃亡生涯,回到長州,再一次掌握權力,領導長州走向新階段的尊王攘夷任務。他改革藩內兵制,讓在前段時間的紛擾中,以農民為主體,建立功勳的「奇兵隊」成為正規軍。同時,也因為前段時間在下關戰爭被四國聯合艦隊徹底擊敗的教訓,積極採取西式訓練、西式兵器作為軍隊的訓練方針。

同時,自忖長州可能會再次遭到幕府攻擊,桂小五郎也開始思考有沒有化解困境的外交途徑。因此,當坂本龍馬提出「薩長同盟」的想像時,得到小五郎雖然半信半疑,但姑且一試的支持。這場日本近代史上最有想像力的合作議程於焉展開。對當時的政治圈來說,主張「公武合體」的薩摩,和主張「尊王攘夷」的長州,也不過在一年前還在禁門之變兵戎相見的世仇兩藩,竟然能夠放下恩怨,攜手合作,的確是大出意料之外。

做為尊王攘夷派代表,木戶致力於撤銷不平等條約並締結對等條約,也因此成為岩倉使節團的全權副使之一,圖為岩倉使節團成員。左起為桂小五郎、山口尚芳、岩倉具視、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維基共享)

事實上,薩長同盟的過程並沒有那麼容易,兩藩首次相約在下關見面,小五郎就被西鄉隆盛放鴿子而暴跳如雷。龍馬為了促成二次會,積極奔走,要求雙方務必拿出誠意。協調的結果,由當年豐收的長州提供饑荒的薩摩稻米,換取可以自由貿易的薩摩,為遭到經濟封鎖的長州購買槍支和軍艦而啟動。當槍枝送到長洲人手中,小五郎終於相信「薩長合作」不會只是遠在天邊的白日夢。

當兩藩終於在京都會面,仍然因為面子問題相爭不下。長州覺得自己身處弱勢,強勢的薩摩應該要先讓步;而強勢的薩摩卻覺得,長州有求於我,當然要先低頭。兩藩為此爭執數日,當時已經改名「木戶貫治」的小五郎,原本已經抱著如果長州滅藩,但理想被薩摩推動也不是壞事的心情,放棄協商要回到長州。但在遲到的坂本龍馬三吋不爛之舌的遊說下,兩藩終於化解無聊的面子問題,簽下同盟密約。

主導盟約的坂本龍馬在簽約之後,在伏見的寺田屋遭到狙擊,好在命大逃過一劫。但幕府最終得依賴狙擊浪人來化解政治危機,也顯示了政權的搖搖欲墜。被送到薩摩藩邸修養的龍馬,在休養期間為「薩長同盟」作了見證簽名,改變日本歷史的維新運動,就在龍馬、西鄉隆盛和木戶貫治的攜手下,展開了新頁。

主張「公武合體」的薩摩,和主張「尊王攘夷」的長州,在禁門之變兵戎相見的世仇兩藩,最後放下恩怨,攜手合作。圖為薩長同盟盟約書,黑字為桂小五郎筆跡,朱墨部分則是坂本龍馬所寫。(http://45ryouma.jugem.jp/)

這是木戶貫治一生最重要的貢獻。他首先因為有著盟約,帶領長州,在「四境戰爭」中擊敗了幕府。隨著幕府倒台,大政歸還,又先後改名「木戶準一郎」、「木戶孝允」的小五郎,也隨著時代的更迭,當上了重臣,為維新事業奉獻。

只是維新成功之後,一切都沒有突然變好,內憂外患仍然很多。不只為內政傷神,木戶孝允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在對抗當時推動激進改革的薩摩人領袖大久保利通,維護長州藩的利益。對於維新沒有為日本帶來好的改變,木戶經常暗自神傷,對於自己僥倖多次逃過死難活到今天,「凡此種種,豈有盡言?」

不過,木戶對於同樣不喜歡大久保利通的老戰友西鄉隆盛激烈的革命手段,也感到很難過,據說他臨死前,還在抱怨發動戰爭的西鄉應該適可而止。有這麼多感嘆和抱怨的木戶孝允,自然人緣也不會太好,四十五歲就英年早逝。同志遵照他的遺囑,將他埋在京都的靈山,和龍馬等諸多死難同志葬在一起。

今日在三條河原一帶的大倉酒店旁,還有一尊桂小五郎的像,看著往來的人們。維新之後的日本確實沒有馬上就變好,但隨著時間的累積,進步的軌跡總會漸漸呈現。

他的故事,也許正是在提醒後人,在歷史的洪流中總是要抱著一顆正向的心,去迎向挑戰。當每個人都貢獻一點點,世界終究是會改變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