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見證帝國沒落時:談英國與伊拉克的關係史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伊拉克調查報告曝光後發表演說,但僅檢討他在沒有萬全的準備之下讓英國參與戰爭,並因此犧牲了難以數計的軍人生命,不過,布萊爾並沒有為戰爭造成伊拉克人民的苦難作自我批判與反省,儘管布萊爾在政壇上已是過氣,無足輕重,但他的言論卻可做為大帝國走向沒落殘敗之路的最佳代言人。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016年7月6日,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發表了對於13年前伊拉克戰爭的演說,表示他願意對這場戰爭負起責任。整場演說中,布萊爾檢討的是他在沒有萬全的準備之下讓英國參與戰爭,並因此犧牲了難以數計的軍人生命,同時也表達他內心的痛苦。不過,布萊爾並沒有為戰爭造成伊拉克人民的苦難作自我批判與反省,代表這場戰爭最核心的問題他並不在意,再加上英國退出歐盟的難堪身影,這次,大英帝國確實該退出世界的舞台了。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發表了對於13年前伊拉克戰爭的演說,表示他願意對這場戰爭負起責任。(AFP)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發表了對於13年前伊拉克戰爭的演說,表示他願意對這場戰爭負起責任。(AFP)

廿世紀初期的英伊關係

伊拉克跟英國的關係可回溯到20世紀初期,大約從1916年開始,幾個西亞國家,如伊拉克、約旦、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都是從1916年英國與法國的《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而來,這兩國瓜分了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在兩河流域的領土。在戰爭結束之後,戰勝國藉由《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肢解了鄂圖曼,使得這個維持了500多年的大帝國崩潰,成為一戰後下場最悽慘的戰敗國。英法隨後藉著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的委任託管(mandate)正式控制了兩河流域。當時英國還掌控著埃及、在阿拉伯半島尚有影響力,1919年又分別與伊朗、阿富汗簽署合作條約,頓時之間,整個西亞地區都在英國勢力籠罩之下。

國聯的委任託管,表面上是著眼於當地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西方強權認為這些託管地仍不具獨立自主的能力,需委由託管國協助直到他們成長茁壯為止。但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卻完全不是這回事。

英法根據《賽克斯-皮克協議》在西亞所劃分的事力範圍,綠色部分為法國,橘色部分則為英國。(www.stripes.com)英法根據《賽克斯-皮克協議》在西亞所劃分的事力範圍,綠色部分為法國,橘色部分則為英國。(www.stripes.com)

英國將委任託管的地區,如巴斯拉(Basrah)、巴格達(Baghdad)、摩蘇爾(Mosul)三個鄂圖曼省分,拼湊成現在的伊拉克。此後,英國無時無刻不受到來自當地人的抵抗,最後在1931年承認了伊拉克的獨立地位。此際,英國早已開始吃過去「日不落國」的老本,在西亞地區的龐大勢力,僅是過去的歷史遺產。1948年英國決定撤離巴勒斯坦(Palestine)、結束委任統治,也只是因為國力衰弱,已無法解決當地問題。這些受委任託管區得以獨立,與委任託管的原則及精神全然無關。這就是強權對待西亞地區的態度,除了利益,沒有別的。

進入美蘇冷戰時期,英國在西亞地區尚有影響力存續的只剩下1955年中部公約組織(Central Treaty Organisation)成立。在英國主導之下,取得了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國的合作,但這些成果卻在1958年伊拉克革命,反對向西方靠攏的陣營取得政權後,該組織便形同解散,此後英國再也沒有能力掌控後續發展。於是,伊拉克成為一戰後為英國建立、但卻在二戰後重挫英國的國家

英國於伊拉克的影響力,大致終止在這20世紀前半期。然而,伊拉克卻沒有因為英國國力衰弱而擺脫外界壓力。

20世紀下半葉,英國在西亞地區的地位由美國所接替。美國並非在西亞地區有多高的外交成就,充其量只是軍事方面的優勢而已,在其他地區也是一樣,僅藉由軍事能力強壓群雄,連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這類著名外交家都不能太過於肯定。在1980年到1988年的兩伊戰爭(Iran-Iraq War)與1990年到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Persian Gulf War)中,美國對於伊拉克從支持到反對,立場轉向過於突然,顯見一切只為利益著想,骨子裡就是個流氓國家。

美國或許有出兵伊拉克的考量,但英國卻完全師出無名。(www.washingtonpost.com)美國或許有出兵伊拉克的考量,但英國卻完全師出無名。(www.washingtonpost.com)

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時,英國隨之出兵,儘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打垮海珊(Saddam Hossein)政府,也在3年後將海珊處死。不過,這場戰爭卻讓美英兩國醜態畢露。

若以西方國家在二戰後強調聯合國權威的前提來看,聯合國並未允許美國出兵,顯然美國漠視聯合國的存在。再以戰爭理由來看,美國宣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WMD)最後也證實只是謊言。

美國或許有出兵的考量,但英國卻完全師出無名。

布萊爾肯定不在乎該如何處理英國對西亞的關係,只知隨著美國起舞,讓世人看到英國完全受美國箝制的真相。2010年的電影作品《關鍵指令》(Green Zone)雖然披露了美國醜陋的一面,但這部電影也就在政治不正確下,評價票房皆失利。

以上述的歷史觀之,像伊拉克這樣建國不到百年的國家,始終不曾擺脫強權的壓力。一旦內部政策或國際情勢可能損及西方國家利益,就會遭到來自外交、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壓迫。對於許多西亞國家的亂象,以美英馬首是瞻的國際社會只知一味批判當地政府失靈、社會的失序,卻從未思考問題核心其實源自於西方壓力。

這不盡然是當代的問題,而是過去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

如今,布萊爾對於伊拉克調查報告揭露後的言論,正代表著他當權時未能清楚認知過去的歷史經驗,下野後也無法理解伊拉克戰爭對當地人民的傷害。

近年英國的國際形象下滑,今年6月的脫歐之舉引來國際批判,顯見英國的內政外交已經難有發展。國力式微,或許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但類似布萊爾這類政客的言論,儘管在政壇上已是過氣,無足輕重,卻可做為大帝國走向沒落殘敗之路的最佳代言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