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無以酩狀》Moby Dick:《奧斯陸少年有點煩》影像拼貼成生命的家書

每個父母都是從兒女的身份慢慢長大,世界如此循環一如四季迭替,船過無痕,所有的風暴再大都終歸浪靜;《白鯨記》最後讓人與鯨的征逐都沉入海底,故事卻流傳至今。

縮梭

挪威導演阿絲洛.霍姆(Aslaug Holm)於家族影帶裡發現自己稚時一閃而過被捕捉的身影,讓她興起為兩個兒子用鏡頭紀錄成長的念頭;歴經十年拍攝與三年剪輯,以挪威自然風光、童顏(言)童語、穿插兩個世代前家族補鯨畫面、饒富思辯的對話獨白,把家庭影片琢磨為一部關乎人生課題。

《奧斯陸少年有點煩》是一位母親為孩子留下的家書也是對人生的感懷。(圖:Fenris Film)

《奧斯陸少年有點煩(挪威語:Brødre,英譯:Brothers)》以一對兄弟馬克斯、盧卡斯的互動為主軸,面對母親的拍攝,從小時候不以為意到長大慢慢覺得彆扭,從海邊嬉戲到足球場到樂團登台;年歲流轉,物景變換,母親記憶裡孩子的身影不是編年體而是跳躍式片段存取。也許想起盧卡斯負氣踢翻水桶、或是馬克斯總愛耍帥梳理髮型。到底是記得歐巴馬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受邀的那晚,還是某日兩兄弟合作堆雪人的模樣來得深刻?小事微不足道卻偶爾不自覺地浮現。

捕鯨業自19世紀開始因為蒸汽捕鯨船與爆炸性魚叉問世而規模化,尤其挪威與美國為甚。美國小說家梅爾維爾於1851年發表《白鯨記(Moby Dick)》,便以此為背景詳實地描述海洋生態和捕鯨過程、人心變化、偏執與徬徨。挪威沿海地區捕鯨活動始自西元800年,1950年代一度興盛至350艘船隻參與獵捕,1982年國際通過《禁止捕鯨公約》,現今唯存冰島與挪威仍進行商業捕鯨,日本則是宣稱以科學研究目的捕鯨。

日本捕鯨歴史甚早,圖為葛飾北齋繪製的捕鯨浮世繪。(圖:ja.ukiyoe.org)

導演父執輩們便是挪威捕鯨人,自小在岸邊長大的她,明白與海象天險搏鬥的艱辛;她想起《白鯨記》裡甘冒所有危難畢生追捕的執念,如同他們捕獵鯨豚般,她用攝影機捕捉完美的瞬間。人終其一生究竟能夠留下什麼,回歸最初,她發現自己更樂於拍攝週遭一切日常,尤其是自己的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他們學習獨立、嘗試、犯錯、承擔,從影片裡能夠發現身為母親的導演大多處於旁觀角色(臺灣父母有幾個敢讓小孩子去海邊跳水?有幾個陪小孩去染髮穿耳洞?)。所謂薪傳,是就算日後踏上不同航道也要瞭解自己從何而來;她試圖為他們留下線索思考而不是唯一解。

《白鯨記》被譽為「捕鯨的百科全書」。(圖:deviantart.com)

「白鯨記(Moby Dick)」調酒現行酒譜大多為2.5盎司深色蘭姆酒(Dark Rum)、0.5盎司加利安諾藥草香甜酒(Galliano)、1盎司白柑橘橙酒(Triple Sec)、3盎司檸檬汁、2盎司七喜汽水,加上檸檬角為飾。倫敦著名酒吧「Nightjar」的員工於2011年秋季到日本旅遊時,購買一塊鯨魚皮返國,並將之浸泡在蘇格蘭威士忌(使用Bailie Nicol Jarvie Scotch Whisky)內一年,調整自原先「白鯨記」酒譜,將蘭姆酒替換為浸泡過鯨魚皮風味的蘇格蘭威士忌,再倒進加利安諾藥草香甜酒、英式愛爾啤酒(English Ale)、檸檬苦精(Lemon Bitters)冰鎮攪拌。這款特別的「白鯨記」調酒很快地由警方接獲動保人士檢舉後前往調查,因為歐洲明令不得獵補與販售鯨豚產品。

以蘭姆酒與加利安諾藥草香甜酒調製的「Mody Dick」。(圖:La Petite Chambre 小房間)

「Nightjar」酒吧鯨魚皮浸泡威士忌調製的「Mody Dick」備受爭議。(圖:Nightjar)

2015年由紐約「Dead Rabbit」酒吧出版的《The Dead Rabbit Drinks Manual》,當中提及當家調酒師傑克.麥加里(Jack McGarry)受《白鯨記》小說當中一段描述啟發:

「誰能想到那些高雅時髦的女士與先生們用以讓自己散發香氣的東西,竟然來自氳鯨臭氣薰天的肚子(意指龍涎香)」。

礙於生態保育與法令限制,傑克並不會直接使用龍涎香調酒;以1668年小說《The English Rogue》提及的「米里頓拉特昂的鬥雞潘趣(Meriton Latroon’s Bantam Punch)」為原型,使用亞力酒(Arrack,亞洲特產以椰子、糖蜜、米等製成的烈酒),加上棕櫚糖、檸檬汁、伯爵茶,最後再覆上少許肉荳蔻粉末;將原本氣味讓人難以親近的亞力酒,蛻變成清爽滋味豐富的派對調酒。

「Dead Rabbit」酒吧以《白鯨記》發想的Meriton Latroon’s Bantam Punch。(圖:Dead Rabbit)

導演的祖父與父親曾幸運於捕鯨途中逃過一次沉船意外,若干年後,祖母的兩名兄弟並沒有延續這份幸運而喪生於此,這是討海人避無可避的命運(不該是因為海軍莫名誤擊飛彈)。而命運,也讓一家人得以緣份相繫的孩子最後並不會一直陪在父母身邊,他們有其夢想需要去實現去碰撞;或者這部電影平和地毫無戲劇張力,卻表達出最尋常的珍惜。每個父母都是從兒女的身份慢慢長大,世界如此循環一如四季迭替,船過無痕,所有的風暴再大都終歸浪靜;《白鯨記》最後讓人與鯨的征逐都沉入海底,故事卻流傳至今。

「在我死後,夢想也會隨我死去嗎?」

也許答案就在一杯「白鯨記」裡。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