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硯
少子化的問題成了這幾年媒體版面的焦點。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婦產科求診的人變少、大學門檻降低,甚至到了要關門的窘境。到底台灣少子的問題有多嚴重?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去年台灣總生育率是1.18。若情況持續惡化,不僅大學會慢慢消失,國中小也會逐漸的減少,而國家也會失去勞動力。
實際上,生育率如此之低,並不全然出現在「生」,而是在「養」。在國民享有健保生育補助下,生育費用不是大問題。但扶養一個孩子長大的花費,卻讓年輕夫婦望之卻步,儘管目前所得稅法上,除了扶養費用的扣除額外,還有25000元的子女教育費用扣除額,但相較於幼兒園學費或保母費用而言,顯然只是聊備一格。
少子化的情況若持續惡化,不僅大學會慢慢消失,國中小也會逐漸的減少,而國家也會失去勞動力。(資料照,記者廖淑玲攝)
問題的嚴重性國家並不是沒有發現,這幾年解決少子化問題的對策成為了社會矚目焦點。去年行政院通過《完善生養環境方案》,目標是希望在2030年,將出生率提高到1.4。不過,檢視現存的法律規定,我們會發現還有很多待努力之處。例如,對上班族夫妻而言很重要的「托兒設施」,如保母、幼兒園等。
根據《完善生養環境方案》內容,國發會的問卷調查中,20到49歲的民眾有七成以上都認為企業設置托兒設施是有幫助的。而依據現行《性別平等工作法》第23條第1項與第2項規定:
「僱用受僱者二百五十人以上之雇主,應提供下列設施、措施:一、哺(集)乳室。二、托兒設施或適當之托兒措施。主管機關對於雇主設置哺(集)乳室、托兒設施或提供托兒措施,應給予經費補助。」
按照勞動部的說法,其問卷調查的結果,有八成以上的公司都有提供托兒設施或措施。然而,根據勞動部103年的抽查,實際只有4.1%的企業提供托兒設施,其他的則是「托兒措施」,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找個幼兒園進行簽約合作,提供一定的優惠。若這樣的合作優惠對上班族的家長來說是足夠的,前述國發會的調查就大有問題了。
在目前幼兒園學雜費昂貴的情況下,這些優惠措施是杯水車薪。更何況,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絕大部分的企業其員工總數都在250人以下,單以上開條文規定就要達到「完善生養環境」無異是緣木求魚。
根據勞動部103年的抽查,實際只有4.1%的企業提供托兒設施,其他的則是「托兒措施」。(資料照,記者蘇金鳳攝)
可惜的是,這種無實益的措施竟被勞動部引為施政成果之一。
勞動部官員於立法院答詢時,更認為設置托兒措施,需要有各項軟硬體配合,此舉可能會增加企業成本,所以必須要慎重。
這樣的說法,若從經濟部長的口中說出,或可理解。但從一個職司勞工保護的主管機關首長口中聽到,不免令人錯愕,勞動部是資動部不是笑話而是已被坐實,更別提勞動部官員同時忽略了勞動部有設置托兒設施的補助。
勞動部的消極作法,不要說增加生育率,就連減緩人口老化的趨勢恐怕都無法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