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郭老師的跑步教室》跑超馬會不會變笨?

有氧運動有助於腦子健康,尤其是對痴呆和憂鬱的改善有助益,但是,跑越長會變越笨這件事各位知道嗎?

郭豐州/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技術委員

到今年為止,我國人參加過的最長的超馬賽是陳錦輝先生跑過的環歐超馬賽,總長度4500公里,從義大利南部跑到挪威北角,64天,大約100個馬拉松,但是中間不休息,每天一起出發,先跑到終點先休息。

2013環歐賽(編號55號是陳錦輝)(圖:作者提供)

所有人都很好奇,距離這麼長、這麼密集地跑下來,這些參賽者身體會有什麼變化?會有哪些傷害?會磨損軟骨嗎?會疲勞性骨折嗎?前年德國烏爾姆醫學大學的研究團隊開了一輛大貨櫃卡車,把研究儀器搬上車,連MRI(磁振造影掃描器)都有,它可以把全身從頭到腳每一部位,從最外層皮膚到脊椎內神經,體內的軟組織和水份多寡看得清清楚楚,團隊跟著比賽隊伍前進,沿路做研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他們把44位跑者每隔一小段時間(每跑900公里)就抓上車掃描一次,先是去瞭解大家最關心的軟骨是否被磨光了?一般正常的情形下,因為軟骨像飽含有水分的菜瓜布,骨頭撞擊時因而有了吸震緩衝作用,因此如果檢查發現軟骨中的水分減少,就知道軟骨有損傷,減低吸震作用,有報廢之虞了。研究團隊從這些跑者身上發現前2500公里,軟骨中的水分有減少。但是這個距離之後,卻赫然發現,跑者自然恢復了,這打破一般人的觀念:軟骨無法修復,而且是在跑步當中恢復的,這發現也許告訴我們,即使軟骨變弱了,仍應繼續跑下去,讓它有機會自然恢復。

一般正常的情形下,因為軟骨像飽含有水分的菜瓜布,骨頭撞擊時因而有了吸震緩衝作用,如果檢查發現軟骨中的水分減少,就知道軟骨有損傷,減低吸震作用,有報廢之虞了。(http://www.kmuh.org.tw/)

MRI真的從頭到腳都掃描到,當初參加者可能還不知道,他們連頭部都被檢查到,有趣的來了,研究團隊居然發現這些超馬的跑者的腦子在比賽過程當中縮小6%了,這研究發現推翻了我們之前的印象:有氧運動有助於腦子健康,尤其是對痴呆和憂鬱的改善有助益。

跑越長變得越笨了,這還得了,幸好,研究團隊還有做賽後追蹤研究,發現參賽者的腦子在賽後6個月就恢復原先的容量了。他們提出的推測原因也合乎邏輯,他們認為參賽者每天盯著單調的路面前進,沒有刺激,時間久了,造成此問題。這讓我想起幾個身邊的例子,一位荷蘭籍的超馬高手,有一次跟我說他每天長距離練習完都只能盯著電視看,因為太累了,無法做其他事,例如閱讀,照說以他大學新聞系背景,他會每天關心新聞,閱讀報紙才對。

超馬參賽者每天盯著單調的路面前進,沒有刺激,時間久了,就造成愈跑愈笨問題。不過,根據研究,賽後6個月就恢復原先的腦容量了。(http://www.techandfacts.com/)

有了這研究,就能解釋這位荷蘭籍好手為何練習完不能做智力活動了。還有位跑友第一次挑戰超馬,好不容易完成,我特地到終點迎接恭喜他,可是他居然對站在終點的我視而不見,認不出我來,直接跑過去。之後,他說他在中間有一度抽筋,跑得很難過(大部分這種情形都會盯著路面跑),又說出發前我穿的衣服顏色和結束時我穿的衣服顏色不同,因而他認不出我來。顯然,這個研究推測的理由也可以解釋這位跑友認不出我的原因。我還發現,距離越長,恢復得越慢,環歐賽參賽者6個月後恢復,這位跑友只花了幾分鐘就恢復,認出我來了,好家在!

要避免這種跑長了卻變笨了的情形,我們能做什麼呢?

首先,我們跑步時要看風景,不要只盯著路面,單調的路面是容易讓腦子失去刺激,欣賞風景,觀察人,讓腦子活躍。再者,跟同行的跑友邊跑邊講話也是解方,因為對話時需要動腦筋,腦子不會空白。如果是自己跑步,也不要讓腦子完全空白太久,找個主題胡思亂想一通也不錯。

我們還有個做實驗的好機會,陳瑞龍和羅維銘兩位國內超馬好手明年初要去巴西參加1500英里賽事(2400公里),從2/9跑到3/6,他們3/10晚上10點回國,我們到機場接機,看看他們會不會認不出我們來。

2015陳瑞龍完成1800公里環法賽。(圖:作者提供)

2013 羅維銘完成1100公里環台超馬賽。(圖:作者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