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別鬼扯
根據《今週刊》的報導,日月光案因為一紙環保署的公文,因此二審時大逆轉,日月光獲判無罪。包括諸多環保團體與立委,因此抨擊環保署變相為日月光護航。
雖說日月光案與專門討論農業、食安議題的【文青別鬼扯】沒啥太大關係,但環保署的舉動,不禁讓人怨嘆:為何養豬產業從未享有與日月光同等的待遇?
過去養豬業確實曾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雖說口蹄疫前,每年豬肉出口日本可創造高達16億美元的收益。但外界總批評,養豬業是讓污染留在自家,卻讓日本獲益的產業。當時的環保署長趙少康就曾說,台灣猶如「我們反變成日本的豬圈,嚴重遭受環境污染,而他們卻享受成果」。而面對環保署的指責,當時的農政官員似乎無力應付。甚至許多那一輩的農政官員對於養豬業也充滿了歧視,認為養豬業只是在製造污染。
1997年口蹄疫爆發,當時就有一派人士認為,乾脆趁此機會縮減台灣的養豬業。(資料照,記者江志雄攝)
其後1997年口蹄疫爆發,當時就有一派人士認為,乾脆趁此機會縮減台灣的養豬業。從此,某種陰謀論就存在於養豬產業內。大家都認為,經過18年口蹄疫居然還沒滅,就是政府刻意「操作」所致,故意讓口蹄疫滅不掉,台灣豬肉出不去,養豬產業永遠無法興盛。
雖說至今仍有許多人認為,養豬業造成許多污染。在鄉間小路走跳時,動不動就會聞到神奇的味道。許多養豬業者也常怨嘆,環保人員動不動就來稽查,他們搞到快被花轟了。政府雖口口聲聲說要支持台灣農業,但他們卻幾乎感受不到政府的誠意。
若從提昇台灣農業的角度出發,我們不禁要問:環保需要資本與技術的投入,20年前的環保技術或許無法解決養豬業的困境,難道20年後仍舊不行嗎?如果可行,政府為何不站在協助養豬業者解決環保問題的立場出發呢?同樣的,面對養豬業所造成的環保問題,農委會的立場到底是啥?
若從提昇台灣農業的角度出發,我們不禁要問,20年前的環保技術或許無法解決養豬業的困境,難道20年後仍舊不行嗎?(資料照,記者蔡淑媛翻攝)
另一方面,就產業發展現況而言:台灣八千多個豬場中,許多小豬場根本無力投資環保設備,整天抱著僥倖的心態苟活。而這些小豬場不僅環保處理不合格外,相關的畜產規範也未達到(如防疫不確實、藥物濫用等)。這些豬場究竟該如何處理?扶植轉型,或是繼續放任他們成為環保團體與動保團體抨擊的箭靶?他們究竟是養豬產業的中堅份子或是進步的絆腳石?政府或許該表達明確的立場,提出具體的方案措施才行。
政府的態度常是導致產業能否升級進步的關鍵。20年來台灣幾乎毫無清楚的養豬政策可言,曖昧不明的態度反而導致養豬產業發展的停滯。在無所適從的狀況下,養豬業的環保規格未能達國際標準,具備雄心壯志的年輕豬農更無法大展宏圖,整體產業發展落後國際的狀況下,政府又動不動拿美豬來嚇人,讓豬農們都覺得日月無光。搞到最後,全國只能天天自爽喊著台灣豬肉最好吃的同時,看著我們的養豬產業從1,000萬漸漸萎縮不到600萬頭的規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青別鬼扯:讓豬農感到日月無光的日月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