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健/台灣大學化學系學生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成長在李光耀時代》作者兼新加坡資深媒體人的李慧敏指出,目前新加坡人對於人口、房屋及交通的施政,以及外來移民問題,早已民怨沸騰。自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先生辭世後,新加坡恐蘊釀一波反對李顯龍的聲浪。「在不少新加坡人的心目中,李光耀仍有著無法取代的『崇高』甚至是『神人』的地位,將新加坡的建設成就完全歸功於他的智慧與努力。」但根據《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指出,李光耀的功過很難論定,一方面是新加坡人民對他的尊重與感恩,另一方面他曾利用行政及司法手段打壓異己,但隨著他的逝世,新加坡許多困境也將一一浮現。新加坡如今民怨載道的種種社會問題,簡單來說,是因為快速成長的人口以及分配不均的財富所造成,例如:過度擁擠的都市與公共交通、一輩子的房奴生活還有成長得比工資還快的物價等,狹義上來說可視為短時間內快速成長的經濟所造成的弊端。
貧富懸殊大,物價水準高
首先,根據凱捷管理顧問公司(Capgemini)與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2014年6月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2013年新加坡身家超過100 萬美元的富豪約10萬5100人,也就是說,平均每37位新加坡人中就有1位百萬富豪。若把所有人的資產相加,總額高達5225億美元。雖然政府也打房,抽取高額富人稅,購買新車更是貴得嚇人,而強力驅動的經濟成長則讓中小企業主生意不斷,且能進行跨國商業活動,賺到令人稱羨的商業收入。但是,全球物價調查網站城市生活指數平臺(Expatistan.com)對各城市物價進行排名,新加坡的物價指數,名列全球第七,亞洲第一。在信仰菁英領導制的李光耀主導下,新加坡成為一個安全又乾淨的國際金融、製造業重鎮,但引入大批的銀行家、股票經理人及許多專業人士進駐後,新加坡的物價及房價更是水漲船高。
對照之下,一般民眾快樂不起來,不僅僅要忍受高消費的生活開支,還要擔心工作機會被剝奪而導致負擔不起日常生活所需,高消費生活指數更讓他們備感壓力。此外,新加坡為了維持一定的經濟成長力道,急需大批較為「廉價」的外國勞工填補,自1990年起愈來愈龐大的移工進入,也讓新加坡人產生工作被搶走的剝奪感。根據消費者網站顯示,1998年1.5新幣便可享用到的南洋美食叻沙(LAKSA),在2015年的今天,小販中心的最低價也要5元新幣,短短的十七年,物價飛漲了277%。因此,《經濟學人智庫》調查顯示,新加坡已連續兩年(2013、2014)成為全球物價最昂貴的城市,甚至還超過紐約及巴黎。話雖如此,相關領域的專家還是認為,乾淨、有秩序、執政廉潔、高效率及高生活水準的新加坡,仍會是全球富人選擇落腳的頭號城市之一。換句話說,因為遷徙進入新加坡的外來白領與仰慕者所造成的物價飛速高漲的情況,有可能還要繼續下去。
為解決這個課題,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第一,今年2月底,新加坡政府宣佈將所得稅的邊際稅率從原有的3.5%-20%,最高邊際稅率提高至22%,針對收入前5%的富人課更多的稅收,這也是新加坡近30年來首度調整稅率,並將把稅收使用在社會及老人福利。但其實22%的邊際稅率,遠低於日本的50%、台灣的40%富人稅。第二,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在2015年2月發佈的新加坡2015財政年預算案公告,斥資新幣7億1700萬,推出50%個人所得稅回扣,協助中等收入納稅人,估計將有150萬人受惠,回扣額頂限設在1千元新幣,以確保受益者絕大部份是中高等收入群體 。
外來人口暴增,居民受苦於交通擁塞
無可否認,新加坡是小國,面積才716平方公里,但是根據統計,2014年人口就有547萬,其中公民及永久居民才387萬,瘋狂的人口密度僅次於香港。1998年的新加坡,人口才392.7萬。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平息後,為開始用一系列的受惠政策還有所樹立的高、廉、捷形象,迅速吸引了高階知識分子、白領、富豪紛紛移民或定居新加坡。由於在教育體制方面的種種優勢,新加坡日益受到投資移民申請者的青睞,全家移民、讓子女接受優質教育成為眾多投資移民家庭的首選。但畢竟扣除自然保護區、蓄水池和軍事用地等,實際可使用面積只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小國家到底需要能夠容納多少人?新加坡政府的理想數字是650萬。但與政府的觀點不同的是,2015年的547萬人的數字,已經成功激起了人民的憤怒。
根據Google Trends統計2004年至今的搜索關鍵字「Traffic Congestion(交通擁堵)」第一名的就是新加坡人。網路上也隨處可見,部落客或是到訪的旅客抱怨政府應盡基礎義務設施項目之一的公共交通過於擁堵,以致於乘客倍感不適。造成公交擁堵最主要的原因是,佔據平均全國人數30.34%約160萬非本國居民或永久居留的每日外來人口,影響了剩餘其餘69.66%本地居民應享有的權益。新加坡雖然一直以來本著開放的移民政策,但是隨著近年來新移民的不斷湧入,控制人口飽和度也是政府的考慮因素。與此同時,新加坡的車流量所造成的塞車也是令新加坡人民詬病的另一個大課題。繁忙時間的道路賽車,永遠是阻喝人們驅車前往上班、上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人口課題,隨著澳大利亞、加拿大相繼提高了商業投資移民的門檻,受移民人士歡迎的熱門國家新加坡的投資移民對於申請人要求也將更加嚴格。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官網公佈的新標準,2011年1月1日起,新加坡投資移民的金額將由原先的150萬新幣提高到250萬元。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新加坡投資移民的申請者開始增多,但是新加坡政府處理案件的速度卻沒有提升。此外,為了防止外籍移工濫用前來新加坡工作的機會和本地人結婚而滯留在新加坡,法律還規定凡是持有或是曾經持有勞工準證的人,如果和本地人結婚,必須經過人力部的批准。目的則是為了拒絕在經濟貢獻上低過平均水準的人加入新加坡。為了控制人口素質,法律也規定了持有工作準證的女子不能在新加坡生子,假使懷孕生子,也無法讓小孩取得新加坡國籍。就政府的觀點,擁有高學歷以及卓越工資的高階人士才是他們理想中的潛在國民。因此,近幾年來,獲准新加坡護照的人多是收入不錯的知識分子和成功人士。
就公共交通課題,新加坡2013年4月16日公佈在上午尖峰時段,提供免費搭乘交通工具的計畫,以舒緩大眾運輸網絡嚴重擁擠現象。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說,將自6月24日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試驗,通勤者在工作日上午7時45分前,抵達市中心16個指定地鐵站,可免費搭乘地鐵。在上午7時45分至8時抵達指定地鐵站的通勤者則享0.5新元的車資折扣。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發布聲明說:「進行這個試驗的目的是要鼓勵通勤者,能夠並願意更改搭車時間的話,可在尖峰時段前,早一點搭車進城」。
新加坡交通擁塞成為話題(圖:http://www.aussiepete.com/)
為了控制國內私家汽車的增長與促使人民改搭公共交通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90年代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便想出了舉世聞名的COE,所得還投入中央資金,為利民建設所用,並在政府網站上定期發佈每年的財政收入及支出狀況及明細,增加財政的透明度。簡單來說,便是「車輛限額計畫」,根據交通狀況和道路容量,科學地確定車輛投放配額,讓國民在購買汽車以前,必須上網競標擁車證,價格由零元起,競標結束後價高者得。但根據價格的統計,擁車證的價格只會居高不下,2014年1600CC以下的小汽車的牌照2014四月最新價格是186萬台幣,下一個等級的中型車是204萬台幣,配上新加坡的暢銷車款「Toyota Corona 1.6」需要大約新幣13.5萬(約326萬台幣)。根據lta.gov.sg官方數據顯示,去年2014年的總發行量為28932張,每張有效期為十年,並強制規定超過十年車齡的汽車不准上公路以維護交通安全與控管車輛。數據也顯示,新加坡私家車每年的新增數量,逐年降低,由2007年的109,376降至如今的28,932,效果非常顯著。
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於1998年開始實施的電子道路定價策略(Electronic Road Pricing, ERP),讓駕車人士意識到,開車可不僅僅是負擔自己的油錢而已,還得負擔因開車而引發的公共外部成本。經過8年的發展,收費制度已趨於完備,還在2006年內置GPS,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代替原先設置的感應器與拱柱,還有利於空間利用與市容美化。由於ERP的施行,減少了2.5萬輛車輛於尖峰時段進入尖峰地段,車速更大大提升了20%,維持在時速每小時45-65公里之間。此外,新加坡也是全世界最早收取道路交通擁堵費的國家,實施這項政策已經近40年,效果明顯:進入交通擁擠區域的日交通量減少了15%,其中上午上班高峰期減少16%,車速又提高了22%。今年,尚達曼還自2003年以來首次宣佈調漲汽油稅。他指出,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下調,即使汽油稅調高,新加坡汽油零售價格還是會低於過去兩年半來的水準。這將每年為政府帶來約1億7千700萬元的稅收。為協助公眾過渡到較高的汽油稅,政府將為各類車輛提供一年的路稅回扣,汽車可享有20%的路稅回扣,汽油電單車60%回扣,使用汽油驅動的商用車則可享有百分百的路稅回扣。這項優惠將從今年8月1日至明年7月31日生效,政府將因此損失1億4千400萬元的收入。
新加坡到處都是像這樣的組屋建築(萬宗綸攝)
房價攀升,國土擁擠
最後一項,新加坡人最關注的房價問題。常言道,「衣食住行」。身為美食天堂的新加坡,地處東南亞的交匯處,又由於極高的國民人均收入,吸引了周遭各國的料理好手前往發展飲食業,因此在食品方面沒有太大問題。同理,身為擁有「花園城市」讚譽的新加坡,更加是旅行客嚮往的地點之一,再加上自身的環球影城、烏節路,鄰國的Legoland、Premium Outlet等,是新加坡國民的週末好去處,衣、行也不成問題。但落在了最後一項,住。
外來人口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投機客,不斷刷新新加坡的房價。使得建國一代常言的,努力工作,20歲買房的預言無線往後延長。這一點,便引發了新加坡本地居民的強烈反彈。檯面的高GDP,不意味著人民的生活水準也是如此。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12年12月30日,新加坡人均GDP為60,688美元。非盈利經濟學家組織新加坡經濟學會的副會長Yeoh Lam Keong表示,該調查顯示了一些實情:新加坡人絕對富裕,但相對不幸福。新加坡智庫──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助理高級研究員Yeoh解釋,在平衡工作和生活方面,新加坡人屬全球最差之列,工作時間也屬全球最長之列。新加坡人壓力過大,沒有足夠時間娛樂和過家庭生活。
國際勞工組織2010年一份報告顯示,新加坡人投入工作的時間最長。該報告並未詳細說明具體數字,但新加坡人力部數據顯示,新加坡人每週平均工作45.9小時。擁有財富不一定代表生活質量必然很高。香港平均每人的居住面積僅為12平方公尺,屬全球最小之列。新加坡情況稍好,平均每人為25平方公尺。不過據Yeoh表示,儘管新加坡擁有全球一流的公共住房、教育及醫療保健,很大一部分新加坡人越來越難負擔得起。Yeoh補充道,移民導致過度擁擠,加上工資停滯不漲,對中低收入的新加坡人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收入差距也升至高位。大部分研究表明,收入差距越大,社會幸福感和流動性便越低。據美國化妝品公司玫琳凱亞太區總裁蔡慶國表示,在新加坡貧富兩極分化,導致富人越來越幸福,而普通人越來越不幸福;加上人與人之間互相嫉妒,因此更加不幸福。與此同時,新加坡人又很關注其不足之處,對自身的要求也很高,原因之一是新加坡政府經常提醒大家,一旦鬆懈就會失去一切。這種不安全感,加上居住在一個擁擠城市所帶來的壓力,都令新加坡人抱有怨言。
就房屋課題,雖然政府執行力強,不斷增建大批組屋,提供平價的棲身之所,但畢竟還是供大於求。新加坡除了不斷降低組屋的門檻,還開始從法律上限制組屋的轉售,例如加收賣屋印花稅或限制兩年才能夠轉售等,套住抄家的流動資金,提早房價投機者的門檻,以阻止不良商家的操作風氣。但「所幸」新加坡靠近鄰國馬來西亞,距離最近的城市Johor Bahru(柔佛巴魯)僅僅是一橋之隔。目前有許多的新加坡國民,開始把目光放向在馬來西亞購買房屋並每日驅車前往新加坡工作。
新加坡藝術家對李光耀先生致敬(圖:Flickr,Kevin Lim)
新加坡以一無資源、無優勢的小利用面積島國由無資本發展至今的國際地位,確實值得很多的國家的效法與吹捧。但就如它不以「小國寡民」的理由,放棄生存的權利,而是積極尋找出它在世界的定位,還有政黨上臺需接受民選,領導人得用政績說話,有關注發展與民生的高效率行政,這就是「新加坡模式」。但因為過於奉行李光耀先生的精英領導制,變相地制定了國民篩選標準,積極地汰換國民,還有加入許多標準以上的外來國民,以保證自身經濟的繼續強勢,爭取國際上的話語權。但是,快速成長的背後,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弊端。雖然說政府已經積極在解決,但是根本問題是出在新加坡的國土並不足以容納如此多的國民。新加坡在給予了國民驕傲的同時,也在同時間迫使無法跟上新加坡腳步的人民遷往他國,換取更多的名額讓國外的新鮮血液充實著新加坡。雖然說無法具體說出這種手法對於新加坡來說,是否是釜底抽薪之計,但站在領導人的角度,為了確保新加坡的榮耀,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今,在德高望重的李光耀先生逝世以後的今天,是否還有人具有如此高度的智慧以及人氣、手腕繼續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一切都還在未定之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理眼:劉凱健 赤道之虎新加坡?經濟富裕下的多重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