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本自由行》凡爾賽玫瑰與寶塚歌劇團

40多年的上演歷史,讓寶塚與凡爾賽玫瑰幾乎成為相互的代名詞,但其實當初寶塚的導演決定將漫畫改編上演的構想,不但寶塚內部反對,連漫畫迷都激烈反彈,編劇甚至還收到夾有剃刀的恐嚇信,沒有人會料到這齣歌舞劇是讓寶塚重生,而且成為流傳數十年的招牌戲碼。

林翠儀

8月中旬,日本老牌的寶塚歌劇團在台灣進行的14場的海外公演,2萬多張門票販售一空,這是繼2013年4月以來,寶塚第2次來台,座無虛席的票房反應,讓這個有101年歷史的歌劇團看到了開拓亞洲市場的曙光,未來寶塚甚至可能早AKB48一步以台灣為據點長期演出。

這次來台上演的劇碼是寶塚的經典大戲「凡爾賽玫瑰」(ベルサイユのばら),改編自漫畫家池田理代子於1972年連載的同名漫畫。寶塚與凡爾賽玫瑰結緣超過40年,觀賞人次在去年6月突破500萬。

寶塚花組來台上演凡爾賽玫瑰的瑪莉皇后與漢斯篇。(http://kageki.hankyu.co.jp/revue/2015/versailles_flower/)

百老匯史上最長壽的音樂劇「歌劇魅影」,1986年首度上演至今也還不到30年歷史,這樣的比較或許不是很恰當,但寶塚的凡爾賽玫瑰遠遠超過歌劇魅影10多年。

40多年的上演歷史,讓寶塚與凡爾賽玫瑰幾乎成為相互的代名詞,但其實當初寶塚的導演決定將漫畫改編上演的構想,不但寶塚內部反對,連漫畫迷都激烈反彈,編劇甚至還收到夾有剃刀的恐嚇信,沒有人會料到這齣歌舞劇是讓寶塚重生,而且成為流傳數十年的招牌戲碼。

今年8月21日到12月14日,寶塚舉辦第5屆凡爾賽玫瑰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他們公演期間去參觀。接著讓我們來邊欣賞寶塚歷代奧斯卡與安德烈主角,邊看故事。

寶塚第5屆凡爾賽玫瑰展。(http://kageki.hankyu.co.jp/news/20150810_002.html)

先來談談凡爾賽玫瑰這部漫畫。

對五年級的女生而言,凡爾賽玫瑰是少女時代美好的共同記憶。

凡爾賽玫瑰以18世紀末的法國宮廷為舞台,因為政治聯姻而從奧地利嫁入法國皇室的瑪莉公主(皇后),以及她的貼身隨扈貴族出身的奧斯卡(歐絲嘉)、奧斯卡奶媽的平民孫子安德烈、奧斯卡的好友瑞典貴族漢斯,故事圍繞著4個主要人物的多角戀。

最大賣點是被當成男孩養大的「男裝麗人」奧斯卡。

凡爾賽玫瑰從1972到73年連載於集英社的漫畫雜誌Margaret,單行本的本篇加外傳共11卷(完全復印版10卷),台灣起初譯名「玉女英豪」,1979年法國新浪潮導演Jacques Demy將漫畫拍成真人版電影,隨著在台上映之機正名為「凡爾賽玫瑰」。

少女漫畫不朽名作─凡爾賽玫瑰。(http://shop.plaza.rakuten.co.jp/graniph/diary/detail/201406110001)

埼玉市玉漫畫會館舉辦池田理代子歷史漫畫展,9/12~10/12。(http://www.city.saitama.jp/004/001/002/005/kita/p042510.html)

英國名牌Aquascutum 找上奧斯卡與安德烈,宣傳他們的主力商品防水風衣。(http://www.renown.co.jp/LoveandTrench/)

日本人氣漫畫有一套成功方程式,通常在漫畫暢銷之後會拍成動畫,接著出現真人版的電影,有時也會被改編成舞台劇。早期的漫畫都很有節制,10到20卷故事完結,才會啟動這套方程式,現在大都是一有人氣就馬上製作動畫,弄得漫畫超級「拖棚」沒完沒了,當然,像多啦A夢或海賊王這種一話一個完整故事的漫畫又是另當別論。

像凡爾賽玫瑰這樣,漫畫本篇9卷,主角全部以死完結,沒有拖棚的退路(頂多只有外傳的空間),而且先有改編歌舞劇(1974),再有真人電影(1979年3月),接著才有動畫(1979年10月)的案例並不多見,由此也可以看出寶塚導演獨具慧眼。

成立於1914年的寶塚,以推出男女老幼皆宜的歌舞劇轟動全國,1年上千場的演出,吸引數百萬人進場觀賞。但到了70年代前後因為電視普及,票房跌到谷底,雖然嘗試將百老匯歌劇翻譯上演,但未見起色,劇團面臨存亡危機。

1974年寶塚60週年,凡爾賽玫瑰初演,主角為榛名由梨(奧斯卡)、麻生薫(安德烈)。(http://kageki.hankyu.co.jp/versailles/)

1971年找來歌舞伎出身的電影演員,也是寶塚迷的長谷川一夫擔任導演,長谷川與寶塚專屬編劇植田紳爾聯手尋找新的題材,植田相中了漫畫凡爾賽玫瑰,他直覺池田理代子筆下的人物,簡直就是為寶塚量身訂作地吻合。恰巧池田正好也是個狂熱的寶塚迷,很爽快地應允,而且只收了微薄的版權費。

但事情並不順利。

首先是長谷川的反對,因為漫畫中瑪莉皇后與漢斯形同外遇的情節,不符合寶塚「清純、端莊、優美(清く正しく美しく)」方針,植田不斷地說服,保證劇本一定會改得更健康陽光。接下來是寶塚高層的反對,也許覺得不入流,寶塚在此之前從未以漫畫改編成歌舞劇。

1975年寶塚60週年,主角為花組安奈淳(奧斯卡)、榛名由梨(安德烈)。(http://kageki.hankyu.co.jp/versailles/)

1976年劇本改版,由星組及月組再演。(http://kageki.hankyu.co.jp/versailles/) 

好不容易搞定了內部的反對意見,接下來發表上演時間及角色分配後,又招惹了漫畫迷的不爽,漫畫迷們認為日本人根本無法演好「八頭身」的奧斯卡,為了避免破壞奧斯卡的在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形象,漫畫迷們拚命投書要求中止演出,植田甚至收到了夾藏剃刀的恐嚇信。

幸好,長谷川和植田排除萬難,讓凡爾賽玫瑰如期於1974年8月做為寶塚60週紀念作上演,打響第一砲的是寶塚的第2組「月組」,大家熟悉的女星天海祐希和涼風真世就是出身於月組。

1991年月組公演,涼風真世扮演奧斯卡,天海祐希為安德烈(左一)。(http://kageki.hankyu.co.jp/versailles/) 

月組男役的天海祐希,在寶塚時代不可能主演奧斯卡,不過在2011年舞台劇「薔薇與武士」(薔薇とサムライ)中故意扮起了奧斯卡,成為該劇最大的賣點。(http://news.ameba.jp/20110422-109/) 

外界並不看好的寶塚凡爾賽玫瑰,上演首日滿場觀眾掌聲如雷,植田回憶說,掌聲從3樓的觀眾席,如瀑布般一路狂瀉而下,那一刻他便確信這會是一部讓寶塚在歷史留名的代表作。

寶塚的「花、月、雪、星、宙」5組,在不同年代均表演過凡爾賽玫瑰。

1974到1976年創造第一次巔峰,被稱為「昭和凡爾賽玫瑰」(昭和ベルばら)。

1989年紀念法國大革命200週年及寶塚75週年重新上演,一直演到1991年,稱為「平成凡爾賽玫瑰」(平成ベルばら)。

2001年的「凡爾賽玫瑰2001」由較晚成立的宙組和星組東西同時公演,吸引了356万4千名觀眾入場。

2006年紀念瑪莉皇后誕生250年由星組與雪組公演,這年1月寶塚演出凡爾賽玫瑰累計已破1500次。

2013到14年,寶塚慶祝創團百週年再度演出,各組的頂尖主角也特別跨組演出。

21世紀的凡爾賽玫瑰的主角扮演更具現代味。2001年宙組公演。(http://kageki.hankyu.co.jp/versailles/)

2006年雪組公演。(http://kageki.hankyu.co.jp/versailles/)

2013年月組公演,龍真咲(奧斯卡)、明日海りお(安德烈)。(http://kageki.hankyu.co.jp/versailles/)

2015年8月,花組來台灣演出「瑪莉與漢斯篇」,2.1萬張門票全部賣光,但日本共同社報導,即使座無虛席演出收入也達不到成本的一半,只能依靠贊助勉強維持盈利,寶塚製作部企劃室長村川研策表示,因為目標是在台長期演出,所以從首次演出就全部找當地企業贊助。另一方面,在台灣的成功經驗也讓寶塚對開拓亞洲市場躍躍欲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