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理眼》樹在說話?松菸護樹的生態政治

大巨蛋的爭議除了柯P外,還有一部份能量來自松菸護樹的運動,究竟這場護樹運動是如何博得媒體版面,而颱風肆虐的護樹議題卻乏人問津呢?來看政治生態學的分析!

邱逸鈴(台大地理所碩士生)、賴思妤(台大地理所碩士生)、趙怡凱(台大人類系學生)、林泉吟(台大人類系學生)

2014年4月24日,一個飄雨的午夜,巨大的怪手和卡車開進了光復南路,跟眾多工人與警察,意圖強行移植光復南路上的木棉樹和印度紫檀,人數較少的護樹團體以抱樹來保護老樹和抵抗,但仍有許多樹木慘遭連根拔起。消息隨著PTT和Facebook等社群網站和新聞媒體迅速傳開,護樹團體開始留守現場,展開長期抗爭,這便是「松菸護樹」運動的開端。

大巨蛋興建前後綠地面積比對圖。(攝/邱逸鈴)

松菸護樹並非臺灣首次的護樹運動,卻是捍衛城市中行道樹的首例。松菸護樹運動早已進行多年,皆因於「臺北文化體育園區」計畫。臺北文化體育園區基地為過去的松山菸廠。2001年松山菸廠指定為古蹟,基地分為文化和體育園區。文化用地成為了今日的松菸文創園區,體育用地則規劃為臺灣棒球迷引頸期盼的大巨蛋預定地。2006年臺北市政府與遠雄簽約,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BOT)興建大巨蛋,BOT案將移植松菸園區內的數百棵樹木,同年當地反對居民自發性組成「松菸公園催生聯盟」,並在其它環保團體的支援下,成為反巨蛋的重要力量,希望能保留此地成為東區的森林公園1。2009年為保護最後一棵老樟樹,爆發臺灣首次的抱樹抗爭行動。2014年4月24日,遠雄集團試圖將光復南路和忠孝東路上好幾十年歷史的路樹進行粗糙移植而燃起護樹運動事件開端。運動目前已持續超過一年,目前主要在運作的團體,是2014年光復南路行道樹移植衝突後誕生的「松菸護樹志工團」,在原基地外留守現場和舉辦各式活動。而「臺灣護樹團體聯盟」現轉變為平行且協助的結盟夥伴。

護樹行動如今已不僅是保護樹木的行動,團體提出三大訴求為:一、原地保留光復南路、忠孝東路共33棵路樹,二、臺北市政府立即與遠雄終止大巨蛋契約,三、拆除臺北大巨蛋,規劃一座市民共享的松菸森林公園。由於大巨蛋爆發的許多設計不當問題甚至政府弊案,加上近年反開發、反財團的主流論述,護樹行動從最初的護樹和爭取松菸森林公園,轉為反巨蛋、拆巨蛋和對抗財團的重要力量和組織,將「護樹」和「反巨蛋」這兩個議題緊密結合。

大巨蛋。(資料照,記者梁珮綺攝)

護樹運動與政治生態學

政治生態學家 Blaikie 和 Brookfield2認為,政治生態學是結合了對於生態學的關注與廣義的政治經濟學,其包含了社會與土地資源間不斷變化中的辯證,以及社會中階級與群體之間不斷變化的辯證。從松菸護樹發生的場域來看,可以從都市政治生態學的方向去思考。都市政治生態學在討論都市發展的過程中,社會與生態(自然)的不平等,往往與環境不正義相關,在新自由主義的發展下,都市內部的土地呈現高密度的使用,許多看似無生產價值的土地、閒置空間和綠地,也成為資本流入的新管道和被瓜分的資源,並重構新的地方意象,而環境衝突即起因於資源分配過程中權力不均等的問題,例如都市中的空間、公園及水資源分配,而國家的存在強化了權力關係,在目前的社會結構下使得部分人群的利益受到剝奪,因此地方上的社群聲音可能會被忽視,或在更大的尺度上被行動者或制度所剝削,但環境抗爭並非只在在地發生,在地的行動者和社群可藉由網絡的力量,或是藉由尺度策略達成目標。

政治生態學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來觀看護樹運動,藉由訪談松菸護樹運動的參與者,釐清運動中行動者的實踐如何反映護樹團體的自然觀,和團體內不同成員對環境的想像。在松菸護樹運動中,護樹團體藉由對「樹」的論述,讓行動者對於樹和自然的想像逐漸凝聚成反巨蛋的公民運動,而不同的行動者包含樹木本身在活動中都能發揮其能動性,創造出護樹的綠色力量。

松菸志工團帳篷外寫著護樹拆巨蛋的標語。(攝/邱逸鈴)

護樹運動中的問題與策略

在大巨蛋旁的光復南路人行道拓寬工程,護樹團體的觀念是以「樹」為主體來規劃道路,以原地保留為前提思考,若非要移樹的話,也必須一次到位做好,重點是開發單位是否將把樹當作生命來看待與重視。護樹團體在運動過程中也遭遇一些問題,多為內部不同意見所造成的衝突,而這些不同的聲音即來自每個人是如何定義這場公民運動和它的走向與想像為何有關,例如有人認為公民運動就是要純淨清白,沒有政黨力量介入等,因此重點是如何處理團體內部不同的聲音,讓運動繼續走下去。此外在團體中是否需要一個領導者也是個問題,志工團最後是採取共識決,認為每個人的意見都很重要。

Stuart Hall提出的接合(articulation)理論3,有助於我們理解松菸護樹運動的策略轉變。「接合」的概念為能讓兩種不同的元素連結進而形成統一體的連結形式,而連結的產生通常是在於歷史、社會等條件背景中,透過許多偶發性的因素而產生連結,因此接合理論不僅是要去瞭解,在特定的條件下不同元素如何產生,也企圖理清各元素之間如何透過論述被連結或彼此切割。回到松菸護樹運動的轉變脈絡裡,從去年要求「行道樹」原地保留的連署人數沒有大幅的成長,似乎已達極限,後來護樹團體認為整個事件的禍根就是大巨蛋,加上太陽花學運帶來公民意識抬頭的社會氛圍和較多的新聞點,還有臺北市新科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打擊弊案的政策,讓護樹團體決定將護樹和反巨蛋連結在一起,大巨蛋的安全與弊案問題成為焦點,運動的能見度得以提升。也藉由這運動,讓大家認識護樹議題和理念,開始去關心城市裡的環境和行道樹。

2014年4月的護樹行動(圖片來源:PEOPO公民新聞)

從社區到社群

徐震4對於社區的定義為:「社區是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人群。」由當地居民組成的松菸森林公園催生聯盟,捍衛住家周邊遭受到迫害的環境議題,以共同居住的地理空間為前提,鄰避效應(NIMBY)構成了他們共同的認同與社會關係,社區成員希望社區內有的是一座可供居民運動休閒的森林公園,而不是缺少公共性、甚至帶來許多居住環境負面影響的大巨蛋。

太陽花學運後許多人開始關注社會議題,時間點正好在學運退場後發生的松菸護樹,因此獲得大量的關注和參與,松菸護樹志工團即是在此背景下成立。在當代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使得網路的聲音與力量開始集結,藉由這些媒介,新的議題和情況得以即時傳播,關注此運動的網民們成為了某種形式的參與者,透過社群網站,運動參與者不再侷限在松菸周遭的社區中,而轉變為新的「社群」形式,類似陳其南5所認為的社區:「類似社群和共同體的概念,並非單純以空間和地域單位來劃分,而是具有共同意識的一群人或社區單位,產生對於議題與地方的認同,並共同去強化與凝聚其理念。」

上千位民眾參加松菸護樹聯盟等團體所舉行的425拆蛋大遊行,表達拆蛋建立森林公園的訴求,圖為遊行隊伍行經大巨蛋工地外圍時高舉拆蛋手勢。(記者王敏為攝)

參與者的集體意識與認同

我們訪談了幾位松菸護樹運動的參與者,受訪者參與松菸護樹運動前都已有公民運動的經驗,認為護樹有其必要性,必要性來自對過去地景的記憶,及對都市休閒空間和環境的重視,而樹木兼具了維護都市環境和自然的公共性意象,樹即象徵了都市裡的自然環境。在運動的困境方面目前主要為公投推動,另外還有更大的結構性問題,來自被傳統教育塑造的社會大眾對自然之想像,讓樹(自然) 沒有被好好對待,在開發中被犧牲。綠色力量的凝聚則來自和其它社會議題的串連與行動,及網路社群所形成的公民力量。

護樹運動中,參與者藉由集體意識的凝聚與串連,增進對當地的瞭解與情感連結,進而得到對於當地的認同感,願意為地方付出。呂怡儒6 認為認同感的層次須建立在親身體驗上,透過不斷與地方接觸,從地方感衍生對地方的認同,將自己納入環境內部(inside),視自己為環境的一份子(insider);反之若越將自己納入外部(outside),則可能對地方鬆脫。一般來說對自然環境的認同感並不容易建立,即使是生活於當地的人,也可能對周遭的環境議題無動於衷,甚至漠不關心。不管參與者是否為居民,經由對地方的認同進而關心周遭環境議題,成為松菸護樹響應力量的關鍵。

護樹運動中,參與者藉由集體意識的凝聚與串連,增進對當地的瞭解與情感連結,進而得到對於當地的認同感,願意為地方付出。(記者王敏為攝)

政治生態學下的松菸護樹

護樹團體內部對自然的想像並非是均質的,但對外的宣稱卻呈現一致性,是經內部協調過程所生產的,符合環境保護主流論述的結果,除此之外內部的異質性更形成團體運作的困境,不同行動者雖藉由集體意識連結在一起,但摩擦與衝突仍不可避免。

「護樹」與「反巨蛋」兩個元素的接合,在操作性或偶發性的條件下,提供了運動更大的動能,各個行動者以護樹作為途徑,強化了「自然」在城市中的重要性,與都市開發的論述相抗衡。

松菸護樹行動目前仍持續地進行,這樣的行動背後所蘊涵的價值,是讓城市中的綠地不再是沈默的一方,社會上有一個群體為樹發聲,讓城市中看似渺小的行道樹,也能彰顯其生命與價值。同時也可以看到當代公民意識的覺醒,透過網路的串聯與傳播,讓地域性的環境問題,可以超越尺度與地域上的考量,在學運退場後,這股覺醒的力量也轉而投入了護樹行動當中,將捍衛國家正義轉為地方的護樹行動,並依然堅持理想與更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1. 陳挹芬2011。探索永續城市:以松菸巨蛋爭議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Blaikie, P. and H. Brookfield .1987. LandDegradationand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and Co. Ltd.

3. Hall, Stuart. 1996. “On Postmodernism andArticulation:An Interview with StuartHall,” edited by Lawrence Grossberg, inDavid Morleyand Kuan-Hsing Chen, eds.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Cultural Studies.London: Routledge, 131–50

4. 徐震1986。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社區發展的回顧與展望,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主編,15-34。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5. 陳其南、陳瑞樺1998。臺灣社區營造運動的回顧。研考報導41: 21-37。

6. 呂怡儒2001。台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理眼GeogDaily:樹在說話?松菸護樹的生態政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