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支持政府投設人工魚礁,永續利用漁業資源

◎劉仁銘

人工魚礁的投設在世界各國行之有年,美日自1950年起便陸續實施設置人工魚礁大型計畫,法國與澳洲自1960年後也開始推動,目的在於增加漁業生產力與產出(如日本)、改善海洋生物棲息地及拖網漁業的破壞(如歐洲國家)及提供海洋觀光遊憩與潛水運動資源(如美國)。由於擔心魚礁可能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各國在進行魚礁投設時都非常謹慎,都會審慎考量水流、溫度、深度等因素,再選定合適的地點與材料來進行魚礁的投設。在亞洲地區,日本、香港及臺灣等,也都有一套具體的規範及完善的後續管理計畫。

各國在進行魚礁投設時都非常謹慎,都會審慎考量水流、溫度、深度等因素,再選定合適的地點與材料來進行魚礁的投設。(記者游太郎攝)

政府自民國63年起便積極推動人工魚礁的設置,其目的就是為了「培育魚類資源、改善漁場環境」,當時既已明令所有的人工魚礁都必須投放在沿近海3浬、水深25公尺以淺的魚礁區內,並將全省周邊海域規劃出88處的人工魚礁區。為何要這麼規定?原因是沿近海3浬本來就是禁漁區,漁民是不能在此進行任何漁撈作業的,也因此才有培育的效果。隨著時代進展,政府除97年起展開魚礁效益普查外,針對98年後投放的大型鋼鐵及電桿礁,更制定一套相當嚴格的吊放與驗證標準作業標準,且規定每次都需投設在公告的88處礁區內,因此並沒有所謂破壞棲地的問題;就如最近即將投放的軍艦礁,也是經過事前海底掃瞄探測審慎評估規劃投礁地點,並將船體徹底整理清潔,船體鑿孔設計成魚的公寓後,再將此艘軍艦投設於魚類資源貧乏的沙泥海底。

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其實並不在於人工魚礁的投放會不會破壞棲地上,不然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皆讚同在做的事,怎麼會是個錯誤的政策呢?問題點在於為下一代漁業資源永續發展,全民對於人工魚礁的投設應有正面的共識,應共同來支持這項培育資源的工作,我們要共同打擊的是進入礁區內恣意掠奪資源的破壞者才對,例如在礁區內盜割鋼鐵、用網具圍捕魚類,造成網具損壞纏絡生物者。所以,請各位學者與保育團體的專家們,不要再把重心放在政府投放人工魚礁政策對與不對上了。請將焦點轉移到進入人工魚礁區內蓄意破壞資源的破壞者身上,這些才是真正造成資源枯竭的歷史罪人。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系副教授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