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攝影◎記者何宗翰
「山歌不唱不記得,老路不行草生塞。」七、八年前黃連煜曾到中國進行采風之旅,尋找老客家山歌,將所見所感寫進《山歌一條路》專輯,拿下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及最佳客語演唱人,去年底他出版第五張個人專輯《黃泥路》,將客家獨立音樂之路以山上難走的黃泥路比喻,將客家山歌、客家北管與傳統求雨祝文,融入藍調、民謠、搖滾、雷鬼、爵士、電音舞曲、世界音樂等曲風,完成這張「花啦嗶啵」(客語色彩斑斕)的新作。
女性角度出發 揭揪心望夫情
問:
新專輯何以想到從女性的角度出發?答:
九成以上的山歌是在山上互訴情意,沒有客家女人就不會有山歌!客家社會是隱性的母系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卻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是賢內助也要下田、照顧一家老小,在客家的世界,女人真的是很辛苦,並不是她們心甘情願,而是傳統觀念使然。像《送郎》是講過去客家男人離家到南洋、台灣闖蕩,一出門就一年半載,甚至一輩子不回來,女人只能守活寡;我在江西采風時聽過同名的客家民謠,也叫做《長歌》,講的就是十八相送時女人的揪心,希望趕快下一場雨,讓郎能多停留一晚,也表現出客家婦女的壓抑。《Jakarta》則是《送郎》的男生版,講男生在雅加達對妻子的思念。
過去我的專輯很少有女聲,《送郎》找了苗栗同鄉陳明珠合唱,之前曾幫她的節目寫過主題曲《唱四季》;另外也找了簡嫚書合唱《一杯米酒》,她也負責了國語的詞,簡嫚書私下很實驗性、很有自己的想法,還想當我MV的導演,她們都是趁喝了酒趕快錄音,最後都選了第一次錄的版本。
問:
專輯中的《天光》是女性勇敢出走的歌,是客語版的《純情青春夢》嗎?答:
《天光》是十多年前為客家連續劇《木觀音》寫的,劇中有一個想學木雕的女生被家裡人反對,因此寫這首歌期許有夢想、有理想的客家女性放膽走吧,「不怕天有多黑,只怕等不到天光。」是帶有希望的感覺。講一個沒人知道的事,《純情青春夢》是當年陳昇為潘越雲做的歌,但歌詞原本是我寫客家女生等男生回來的心情,陳昇看了覺得客家女生怎麼這麼可憐,就把客語改成台語,寫女人要出去勇敢追尋夢想,字數幾乎一樣,但意思不一樣,後來我寫的那首也沒有發表。
客語南腔北調 皆28字訴真情
問:
你為什麼離開新寶島康樂隊?答:
那時候才卅幾歲,一年要唱一百場,當初離開是覺得很累,單純想休息,結果一休息就是十年。原本打算不再回音樂圈,開過夜店、PUB、麻辣火鍋、西餐、小館,後來一一收掉,賠的比賺的多,最後一家人搬到三芝去,在台北藝術大學開個咖啡店,每個禮拜都會買新CD在店裡放,不定期地會做一些獨立樂團、學生樂團的表演,慢慢讓音樂要被澆熄的火苗又被燃起。問:
為什麼會到中國采風?答:
客家話有九腔十八調,其實就是很多的意思,翻一個山頭、轉一個彎就不一樣了,客家山歌更是,客家人最聚集的就是華南三角地帶,贛南、粵東、閩西是客家大本營,鄰近的湖南、廣西、四川也有一些,各地的客家山歌雖然聽起來不一樣,但規則是一樣的,都是七言絕句,講究平平仄平的押韻,短短廿八字要把情感傳達出來,要利用很多雙關語、歇後語、比喻、諧音,語言不熟練是做不到的,有些生活中有山歌的人,說話也都是七個字一句地講,還有客家隨口,就像Rap battle一樣一來一往,現在會的人也不多了。我試圖讓更多聽我音樂的人了解,客家是怎麼一回事,有什麼習俗和故事,這次《求雨歌》用了廣東客家的求雨祝文,還有北管取樣,《送郎》請了客家山歌大師徐木珍演奏胡琴,《打支山歌》是江西贛南山歌,《劉三妹》是與已故客家歌仙劉三妹對話,《Jakarta》也找了李欣芸加入弦樂編曲,山歌雖然已經不在山上唱了,內在價值觀還是沒有改變。
問:
《煙囪管》說的是頭份的故事吧?有點湯姆威茲(Tom Waits)式的唱腔?答:
頭份是我的故鄉,歌裡那支煙囪管是中纖的,現在工廠已經變成大賣場,它跟一般細長的煙囪不一樣,很粗壯,小時候頭份是工業城,一半的頭份人在工廠上班,遠到造橋、新竹香山都聞得到刺鼻的廢氣味,每次走路回後庄阿公家一定經過這支煙囪,結果有天居然被拆掉了,我還滿生氣的,但想想也是一種悲哀,不是懷念故鄉的稻穗,而是煙囪。《煙囪管》也象徵一個父權、權威的倒塌,父權其實也是維繫傳統重要的一環,但尷尬的是我們既要傳統、又想要平權,就好像當時又要工廠養你,又不要污染,煙囪倒了,也象徵一個時代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