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號稱有六都,是首都台北市加上原院轄市高雄市縣合併,台南市縣合併,台中市縣合併,以及人口數多桃園縣、台北縣升格,合為六院轄市,而有以名之。或許,因為嘉義、新竹、基隆等前省轄市,彰化的縣轄市也是市,都啊都啊這種類似東京都之都,被脫口而出,大家見怪不怪。形容詞美化的都概念滿足了地域的升格願望,卻徒具虛名。
不管是從前的城市或近現代都市,都是人口密集。因為人口密集,公共交通系統比起鄉村,更為必要。但台灣的都市,人口密集,公共交通便捷系統並未形成。拜某種程度的經濟發展條件,自備汽、機車既是一種因應,也是自力救濟的方法。有多一點錢買汽車,錢少一點買機車,就成為有車階級。
因而,台灣的都市並未形成都市的社會構造,就如同沒有國家的社會構造一樣。自力救濟的交通,疏離於進步共同體的構造。彷彿從獨立平房家屋轉變到高樓大廈,建築物卻未設置必要條件的公共電梯。許多住在所謂的都市人口,只能自行加裝升降家用小電梯或流籠上下。若小汽車像家戶小電梯,機車就像家戶流籠。
自力救濟慣了,形成執著的生活文化習慣。就像台北市,即使有這麼多公車,也有逐漸形成系統的捷運,使用汽機車(不是作為業務工具,而僅作為交通工具)的數量沒有真正減少。沒有便捷公車、捷運的其他都市,就不用說了。
在歐洲,譬如德國有許多中小型都市,也許人口只有十來萬,也有地下鐵及便捷的公車,其間並有電鐵相連。像維也納作為奧地利首都:地下鐵、地面有軌電車、地面無軌電車、巴士的交錯系統就為都市的人流提供移動條件。並不是有些經濟條件,就人人一台汽車,人人一台機車。我行我素,街道就像停車場。台北市上下班十字路口彷彿千軍萬馬奔騰的機車,大街小巷都像機車場,還說是什麼世界一流都市,讓人難以恭維。
從號稱六都的六市開始吧!首長們好好地解決便捷的公共交流系統問題,市民也應該要有這種市民公共意識才好!特別是已有捷運系統,準備發展捷運系統的都市,想想辦法改善人們自力救濟形成的交通壞習慣。至少,不是為了業務,只為了交通,要讓市民改變一人一車的自力救濟現象,也改變疏離的都市社會構造。(作者李敏勇,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