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海獅先生
好的,上次我們說到波斯人發現了埃及人對貓的崇拜,因此就在交戰的時候開大絕:在盾牌上畫上貓、在部隊前面放貓、把貓扔過城牆、甚至把貓綁在盾牌上!(各種說法都有)嚇到崩潰的埃及人根本不敢放箭,也就因此這樣兵敗如山倒了。
那麼,現在有個問題是:人類為什麼要養貓?而養貓也就算了,埃及又為什麼崇拜貓呢?
這個問題曾經難倒了一大票考古學家。因為在原始社會中,所有的馴化動物都有些明顯的作用:牛馬拉車、豬羊食用,至於狗則用處太多了-牠們可以示警、輸送、狩獵、作戰、導盲、牧羊,在羅馬時代,甚至還有小型犬可以發揮類似暖手袋的功能。
那貓呢?
貓一點毛用都沒有!沒有人知道古人養貓到底是拿來幹嘛的。這傢伙絕大多數的時間就是吃、睡、日光浴,然後貢獻給飼主的就是滿地貓毛,和抓到破爛的沙發扶手。
有人說不對,貓會抓老鼠啊~~ 也有歷史學家大大肯定了貓的這項作用,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項論點也開始被質疑。貓的確會抓老鼠,但其實牠們抓的老鼠數量遠遠不及危害人類文明;而且隨著時間演化,野貓純粹肉食的短腸子開始變長,雜食性的家貓自己也會到穀倉翻東西吃。
那人類養貓到底圖的是什麼??
演化學家終於為我們找到了答案:大概是9200萬年前(真是有夠久的),人類跟貓科動物擁有共同的祖先。到最後雖然各自前往不同的方向,但是家貓共同的祖先北非野貓卻與人長得十分相像,更確切的說,....是長得像人類的小嬰兒。
人類對於「美」的定義可以千變萬化,但是對於「可愛」的定義卻很相似:與人類嬰孩擁有相似的特徵,包括大大的頭、渾圓的臉型、肉嘟嘟的雙頰、短短的四肢。
家貓、甚至古早的非洲野貓都正好跟人類嬰孩相似:平均體重3.6公斤,正好可以抱起來;貓的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短而有力的下顎造就渾圓的臉型;而最強大的還是他們的眼睛-大部分陸上動物的眼睛都是長在臉頰兩側,好讓自己擁有更寬廣的視野;但唯獨貓科因為狩獵需要計算距離,所以跟人類一樣長在前面。而且從比例來講,貓的眼睛超級大顆,在幼貓的小臉上看起來一整個水汪汪。
人們看到這些生理特徵,便啟動一連串賀爾蒙噴發,喚起成人體內愉快、如毒品般的「催產素」洋溢,進而啟動養育行為。而埃及就是馴化貓最徹底的古代國家。或是我們可以說,埃及是被貓馴化的最徹底的國家。
他們不但養貓、愛貓,甚至拜貓。西元2世紀末,基督教哲學家克雷門斯前去一探埃及的神。按照他的描述:
「.....一開始看到神廟鑲金鑲銀,而室內更是金光閃爍、並且用印度和衣索比亞的閃亮寶石裝飾的美輪美奐。」
在這種神殿上的神,一定是個非常崇高的神吧?他們如履薄冰的走進「至聖所」,裡面有一塊繡金薄紗遮蓋,顯得一片朦朧昏暗。而就在至聖所裡,他們終於看見...
一隻貓。
瞬間他們哄堂大笑,想不到在熱切尋找、終於在神廟參處尋獲的竟非神明,而是一隻貓。
事實上,古埃及絕對是整個歷史上貓過得最爽的時期。他們崇拜著貓女神巴斯特(Bastet),每年的祭典是整個埃及最隆重的祭典。根據希羅多德的說法,每年參加祭典的人數幾乎可達70萬人,整個祭典消耗的酒比一整年其他日子的總合都還多。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埃及人崇拜貓??
這件事情還得從古王國的時代說起:大概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的時候,貓女神還只是下埃及的一個小小地方神。那時地位較高的,是分別叫做沙賀美、哈索爾和特芙娜的獅女神。而祂們的個性只有兩個字能夠形容:傲嬌。
身為稱霸非洲大陸的獵食動物,獅女神一直都是古王國的戰神。在古埃及人的眼中,獅子是炙熱陽光與尼羅河的化身,祂本身既孕育著農業文明,但是如果不順心,祂也會開啟「屠殺模式」-數萬百姓生靈塗炭,宮殿與麥子都被染成一片血紅,甚至連派她出去的太陽神拉都拉不住她,只好用紅石榴的果汁配上啤酒,假裝成人血給她喝。等醉倒後才終於把她帶回國。
為了安撫獅女神,埃及人每年都要固定舉辦一次慶典,演奏音樂和跳舞、而且還要喝大量的葡萄酒,好安撫女神那毀天滅地的野性。但是這樣的慶典到了新王國時期,便開始產生了改變-西元前16世紀,埃及第18王朝定都底比斯,底比斯神廟的祭司們信奉的並不是舊的埃及神祇:太陽神拉,而是該地的地方神阿蒙神。為了提昇阿蒙神的地位,該地神廟透過一系列的整併活動,將埃及一卡車的神祇通通都合而為一。而這個時候獅女神沙賀美,也就變成了貓女神巴斯特。為了合理化兩者之間的變化,埃及甚至還出現了兩者之間怎麼轉變的故事。
有一次,獅女神前往征服埃及南邊的努比亞,但是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獅女神又開始抓狂了!!
獅女神在努比亞立刻引發了恐懼的風暴。她殺紅了眼,一邊飲血狂舞,一邊殺戮人命,最後是和善的猴神感化了她。並且當她返鄉之後,卻一改過去的狂暴狀態-昔日怒吼的獅女神沙賀美,搖身一變成為柔美的貓女神巴斯特。她讓尼羅河固定氾濫、為埃及帶來固定而豐沛的水資源。自此以後,埃及人開始舉行安撫儀式,祈求貓女神別再恢復從前的野性、不再毀滅人類,繼續當一個慈祥和藹的喵星人。
就這樣,貓女神信仰在新王國開始不斷飆升,並且從怒吼狂風的戰神搖身一變,轉變為溫和慵懶的家庭之神。她甚至擁有自己的城市布巴斯提斯,這個城市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邊,意思就是「愛貓之城」。至於這個城市的長相,從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可看出一二:
「這裡瀰漫著濃烈的貓草味.....這種氣味讓所有生物都受不了,但唯獨貓是例外。就我們所知,貓對貓草的喜愛甚至到了貪得無饜的地步。城裡的主要建築龐大的巴斯特神廟裡,養著無數隻貓,黑的、白的、花的,以他們堅定而沈靜的特有優雅,信步走在牆頂、悠遊於中庭,穿梭在虔誠信徒之間。」
不過也就因為埃及人對貓的愛,那時還在埃及做牛做馬的以色列人肯定不會太喜歡這種動物。貓不但褻瀆了神明、更誘惑了人們。《舊約聖經》完全沒有貓的影子,也就因此種下日後基督教「貓大屠殺」的遠因.....
回到波斯征服埃及的現場。
岡比西斯在戰敗的埃及人面前,輕蔑的將貓從手中扔出。因為這群埃及人寧可把城交出,也不願在抵抗時殺死或弄傷自己的神明。當信仰到了迷信的程度後,就會吞噬自己。西元前525年的佩魯希姆之役,埃及人就證明了這件事情。
岡比西斯意氣風發,然而卻不知道厄運即將降臨到他的頭上。(待續)
PS:本週的連載是我在台南的青年旅館寫的,正當寫到貓看起來很像小嬰兒,有大大的頭、渾圓的臉型、肉嘟嘟的雙頰和短短的四肢,然後人類看到就覺得很幸福,進而開始養貓。
正當我想「有這麼誇張嗎?」的時候,青年旅館的館貓就這樣從吧台另一邊浮出來看著我.....
好啦我信了,我都信了。(萌到滿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