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新政府上任以來民調持續走低,除了行政部門橫向聯繫出了問題之外,備受詬病的就是所謂「換個位置就換個腦袋」的現象,還有政策上的髮夾式的轉彎,如勞工休假日的問題。
而這兩個問題,同時也發生在C肝防治政策上。
中央健康保險為全台灣最大的事業體之一,作為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險人,其給付政策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以C型肝炎的治療為例,以C型肝炎的治療為例,由於高治癒率的新藥並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患者為了活命選擇自費治療,有人花費數十萬的所在多有,甚至一兩百萬的也不在少數,造成罹患C肝的民眾苦不堪言。
根據統計,台灣C型肝炎帶原者人數約落在40-70萬人,何以數字誤差這麼大?那是因為國內目前缺乏全面性篩檢的政策。
根據日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所發布「全台最大規模的C型肝炎篩檢調查報告」,我們可以發現,該基金會在100年至104年間,至全台各地為民眾進行免費肝病抽血篩檢,總篩檢人數高達14萬3520人,共篩出C肝患者人數為6043人,篩出率平均約 4.2%。其中雲嘉南地區的篩出率高達7.3%,推算下來相當於當地每14人就有1人是C肝患者;東部地區篩出率也高達6%。而我國整體之篩出率為4%,這個數據在先進國家中也屬於排名較高。
事實上,C型肝炎需要治療的原因在於:若不積極治療,C肝有可能惡化成為肝癌或肝硬化等其他慢性肝病。
肝癌是我國十大癌症之一,肝硬化等慢性肝病也列名十大死因之中。若就醫療費用的面向上來看,依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的資料,2014年肝癌為我國癌症排行第四名,每年健保署花在肝癌治療上的經費高達84億元,而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每年也要花上15-20億元。
從降低死亡率及健保的支出的積極效果而言,若能對C型肝炎積極防治,絕對有正面的幫助。也因此,在具公衛背景的副總統陳建仁及衛生福利部林奏延部長指示下,中央健康保險署也開始積極研議,將C肝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之中,同時也有藥廠表示願意降價,健保署與相關醫學會議在進行討論後,基於健保的有限性,針對其中較為急迫的病人予以給付,一年至多有1萬名患者受惠。
行文至此,C 肝的問題在政府與民間,或者是說產官學界的努力下,似乎有了解決方法。
然而,就在部分醫界人士的壓力下,這個方向有了致命性轉彎。
中央健康保險署目前正研議,罹患C肝的民眾必須負擔一半費用。如此一來,政府照顧民眾的美意全然消失。同時,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關於民眾就醫自行負擔的額度於法律中已經有明確規範,現行藥自行負擔最高即為200元,以避免民眾有過高的負擔,而健保署目前規劃的作法,不無疑問。
然而,醫界人士更擔憂的問題在於這筆治療花費可能引發的排擠效應,將造成健保財務更形吃重,誠然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但若就目前現有的全面篩選資料來看,中南部可謂C型肝炎重災區,就經濟情況而言,中南部又屬相對貧困區塊,自費負擔一半的壓力將使得經濟情況不佳的患者不得不放棄治療,甚至病情進一步惡化為癌症或肝硬化,除了導致照顧民眾健康的美意落空,對於健保財政負擔更是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政策急轉彎,也將再度傷害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